APP下载

案例、问题引领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与实践

2022-01-05陈军民许招会

江西化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课程

陈军民,李 乐,许招会

(江西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 引言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大中小学都要统筹推进思政课内容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立志成才、立德成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在此之前,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不能强行分家。所以高校应该对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做出一些积极的探索,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积极导向,为祖国培养出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专业水平高超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

2 现状

2.1 课程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要求较高的理工科基础课程,课业压力较大、课时紧张,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要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有足够的掌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再融入思政元素的教育,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2.2 学生现状

当代大学生大都在较好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有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渠道去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因而他们大都独立、自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2]。传统的思政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更是让学生难以接受。

3 思政教育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3.1 有机化学的地位和特点

有机化学已经成为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同时也是化学、化学工程、制药、环境、材料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当代专业化工、制药等人才的基础。因此将有机化学的学习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3.2 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多年前,季羡林先生就说过,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他认为在世界的巨大转变中,青年人敏感易变,更容易被影响。现在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等交流更加频繁,所以作为新时代高校,更应该培养出专业水平高、思想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人才,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4 思政教育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途径

4.1 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综合素养

教师要对思政融入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对此持有认同感,用心做教学设计,实实在在打动学生,做到有效思政教学。另外,为了提升教师思政与有机课程相融合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高校也应该组织教师参加定期培训,如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等均会有大幅提升。

4.2 实施问题/案例引导式授课

问题/案例引导式授课可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以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五版)的教学内容中《红外光谱》(第八章第三节)为例,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案例引导式授课:

第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粮食产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相应的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和变化深刻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阅读文献《红外光谱法测定肥料施用 26 年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特征》[4],通过这篇文献,大家了解到红外光谱是测定肥料施用后腐殖质变化的一种方法,大家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预习,想一想,红外光谱鉴定物质结构是怎样的原理呢?

第二,根据问题案例,进行讲授。

第三,总结教学内容,架构思政。

1.介绍嫦娥四号搭载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探测数据,发现月壳矿物组成有低钙(斜方)辉石和橄榄石的存在,此研究结果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5],以此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

2.使学生明确适度使用化肥,保护土壤健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引导启发思考,翻转课堂[6]。

查阅文献了解红外光谱发展现状,做一个小的研究综述。酌情选择优秀作业让学生做汇报展示。

通过广播、学院宣传栏、社团甚至是校报进行宣传[4]。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进步,注重隐形教育。

下表为思政和知识点融合的部分途径。

表1 思政融合知识点

4.3 加强化学现象与社会问题的有机融合

“所学皆有所用”,有机化学的学习最终还是应用于化工生产,所学知识与社会问题的相互融合是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必要途径。教师可以将当前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结合分析,使得课堂知识情境化,加强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相关的代入感,最终反哺于课堂知识的学习[7]。

4.4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下实践

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的途径夯实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并在实践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指导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步骤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得以提升。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绿色环保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成长发展[8]。

另外,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化学相关社团的参与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潜移默化的指导。教师可“润物细无声”地发展学生专业素质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通过课下实践,学生深入体会了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夯实了对学科的认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4.5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

教师应该与学校逐步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促进评价体系的发展。

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只是拘泥于平时、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可以就某一节课、某个知识点甚至是某个化学家的事迹来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在领悟到的关于学习、科研的想法,甚至是一些生活感悟。以此来撰写一些小论文、录制一些课后小视频等。这些也算作培养学生思想和意识的方法,也可以作为最后学科成绩的考量。

对于学生提出的科研想法或者思想感悟,教师应该更多地给予“肯定性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表达的意志[9],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国意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发展。

5 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发展的主力军,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和责任。以上只是对思政教育融入有机化学的初步探索。案例/问题引领式教学可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教育者应该立志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课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