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2022-01-01任军成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调动化学教学内容

任军成

(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乡初级中学 甘肃泾川 744305)

情境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对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一、在初中化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一)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真实或者是模拟环境下,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写作、文件资料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学生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入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二)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行验证。而且化学知识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卫生、能源、材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十分重要。

(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

和小学生相比,初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成熟,而且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也有了更多的掌握,开始逐步地显现自己的意识,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更加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形式各异的课堂,这符合学生的需求。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意的原则

(一)贴近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是为教学而服务的,因此在教学情境的营造过程当中,教师要仔细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紧密贴合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真正做到互相渗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情境科学真实

在创建情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只有越加真实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会越加可靠,在遇到类似的情境时才能够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还要注重情境的科学性,贴合教学内容,符合科学规律,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趣味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初中化学课程也是如此。学生从初中开始基础化学学习,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给学生创建生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情境创建的时候,教师要改变角色定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情境是否有趣,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有趣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书中这部分内容是序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认识化学。利用化学现象给大家进行演示,让学生认识化学的神奇。告诉学生,今天表演的内容是让水变“牛奶”,再将“牛奶”变回水。性格活泼的学生马上就会质疑,这是不可能的。教师:我们现在就开始进行演示,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可以先用吸管在澄清的石灰水当中吹入气体,液体慢慢变得浑浊仿若牛奶,继续吹入气体,液体慢慢又变得澄清了。学生们纷纷感叹这十分神奇,通过教师的表演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二)借助生活经验,创新教学情境

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着化学的样子。初中的化学知识很多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能够获得相关的经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的建设可以是文字、视频也可以是问题等形式,教师要善于吸取生活当中的素材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以下的生活情境:如果一把锁因为下雨而生锈了,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打开这把锁?我们日常用的铅笔的笔芯是什么材质?铅笔当中经常会有标识,例如答题需要使用到2B铅笔,其中的B代表什么含义?很多防毒面具当中会有一层活性炭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问题都和金刚石、石墨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探索,通过化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在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帮助和指导,和学生一起交流生活当中的现象,分享经验,学习新知识[2]。

(三)创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但是在问题设计的同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合理性,要与教学内容有所关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例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问题的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当中获得答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的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请问你认为汽车尾气当中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如何减轻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酸雨的范围越来越广,请分析一下如何预防酸雨的形成?这些问题都与时事联系比较密切,而且都是社会当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当中的讨论也比较热烈,学生对于这种情境也会比较感兴趣,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这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提升课堂效率都是有帮助的。

(四)运用化学历史创建教学情境

化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充满了智慧,在化学的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实验和发现都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除了对学生介绍有关的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探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故事。为了探索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的关系,几百年以来,化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英国的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金属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加热,在反应完毕之后,打开容器进行称重发现重量增加了,几次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而在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煅烧,总质量在反应的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出在化学变化当中质量是恒定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两位化学家做相同实验,结果却不同?让同学们进行思考,找到实验当中的漏洞,这样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历史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展示知识的发展背景和条件,使学生了解到知识是不断完善的,增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4]。通过上面的历史知识,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质量守恒定律,也受到了科学家不断探索、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感染,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结合实验创建情境,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初中实验当中,有一些实验相对比较安全,可以让学生放手操作,而有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更多地是对教师的实验进行观察,或者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实验的过程。在教学当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学会放手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金属化学性质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可以先和学生进行交流:我们在商场当中经常能够看到黄金首饰的柜台,而且由于黄金是全球的统一货币,受到人们的喜爱,黄金饰品也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但是在市场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黄金标价十分地便宜,甚至打着黄金的名义却不是黄金,同学们想不想通过我们的化学实验来揭露伪黄金的真面目?同学们听到之后都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示:“药金”实际上就是铜锌合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设计化学实验,揭露它的本来面目。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并亲自动手进行验证。在学生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平时进行交流,写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活跃了课堂氛围。

(六)运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矛盾来进行教学,那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索。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有意识地创建冲突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氢气在氧气当中燃烧形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那么在这个过程前后他们的质量是否会有变化呢?有的学生说有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详细的阐述。而有的学生说没有变化,虽然经过了反应,但是质量应该是相等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着不同的声音,这说明学生之间是有一定的冲突的,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认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实验来验证谁对谁错。教师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要指点学生注意事项,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矛盾冲突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去验证结果,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达成统一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注重将真实的化学问题和现象融入地情境当中。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初中化学涵盖范围广泛,知识较为抽象,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难免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运用情境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当中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调动化学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奇妙的化学
调动学生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