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22-01-01李玉梅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探究

李玉梅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新城中学 山东潍坊 262400)

历史这门学科综合性较强,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历史观察能力、人文素养。对此,就需要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旨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推动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此外,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学生才能够更加乐于去学习,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改进,在后续教学生涯中弥补不足,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

当前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较为传统,通常是单向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呈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缺乏主体意识。而历史这门学科属于文学学科,学习的内容多为历史和人文知识。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若是一味地使用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降低。一味地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主体地位越发显著。虽然能够有效把握教学进度,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就需要着眼于全局去考量,反思教学行为。构建合作小组,从大局上考量好每一位同学的基础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做到互补,善于取长补短,让每位同学的能力都能发挥到极致[1]。

(二) 教师知识面欠宽, 教学方法单一

历史这门学科中包含了多种学科内容,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对此就需要教师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当准备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但是,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面和文学综合能力略显不足,不能以自身的技能来带动学生学习。此外,当前的教学文理分科现象较为明显,专业教学占据主体,影响到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历史学科学时较短,课程有限,单一的授课方式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2]。

(三)历史课堂缺少有效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中照顾到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需要根据这一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解答出学生提出的各个问题。然而,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形式化现象明显,教师对学生问题的解答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虽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但是在解答过程中没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如,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类的电视剧来探究电视剧对人们历史观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对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清史康雍乾盛世的皇帝生活。教师在正史正名时也需要注重引申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关注清史上,这样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3]。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切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通常情况下,历史学科教学时间较短,需要学生来把握历史知识,对此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依据课本来设定教学目标,优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结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利用合理的办法来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历史史实的同时,体会其背后蕴含的道理,进一步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视野,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负担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们需要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最大程度上为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合理增长。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过后,学生可以靠理解记忆历史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利用这种方式解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和探究思维,真正让学习变得轻松,有价值[4]。

(三)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义务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利用较少的课堂时间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5]。也就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增强课堂有效性,改进教学。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真钻研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将科学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教学成就感,也能够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划。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创新历史授课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授课方式。通过图片的观看能够活灵活现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如讲《五四运动》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为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以及历史影响;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本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从爆发到扩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意义,难点是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五四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教师可以分阶段进行讲解,第一阶段是天安门集会、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最终掀起全国性的罢课浪潮。第二阶段是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罢斗争以及人民联合斗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本上的图片将这些阶段进行串联,通过为学生讲述两个阶段的经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最终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具有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当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之中,接受历史知识。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接着也可以将五四运动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通过这种比较学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五四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开端,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历史[7]。

(二)融入信息技术

通过应用信息化的技术,能够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方案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利用多媒体教师也能够直观地将历史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示电视剧、影片片段。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加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更好地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和记忆。从当前社会形势来看,学生需要拥有独特的思维、开放的格局,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改革开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工具,如微信、QQ。教师可以在朋友圈内发布消息,如“为什么在福建、广东两个地方首先进行改革开放?”并且可以通过上传文字、图片的方式说明,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8]。通过朋友圈来进行互动解答,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不会产生对学习的排斥心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动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立微信群或QQ群,将关键的作业任务上传到群里,这样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群里开展测试,引导学生积极回应,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定期更新公众号文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历史感悟,弘扬民族精神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发表学生的见解。五四运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由于初中生受到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的限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降低难度,围绕着五四运动的核心向学生提出疑问,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应当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在弘扬五四精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来进行。通过开展这样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使得学生对于历史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同时在对资料进行探究收集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清醒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并且铭记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屈辱,唤醒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9]。在引导学生对未来进行展望的同时,使得学生成为一个敢于保家卫国的青年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学生作为当代的青年,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与五四精神相关的图片,例如延安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等,最终提出寄予,希望学生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根植爱国情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10]。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创新历史授课方式、融入信息技术、注重历史感悟等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历史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历史探究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