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2022-01-01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低段语文课堂课堂

于 晴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强调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在这样新课改背景下,提问也就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早在古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产婆术”的教学方法,意思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反复的诘问,通过启发诱导,有目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自己得出问题最后的答案,从而使得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养成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提问进行差异性教学与个别教学,但经过观察,就目前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来讲,部分教师能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但还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1]。

一、低段小学生认知发展及语文课堂特点

(一)低段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低段学生处于6至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还处于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喜欢提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好动的阶段。

1.低段学生知觉发展特点

知觉使人开始认识世界,知觉是指各种感官对外界刺激的反映,低段儿童知觉特点,一方面,表现为常常被周边的事物吸引,而不关注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教师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部分学生会表现出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问题,原因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知觉常常被其他与学科无关的事情吸引,但经过学习,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开始逐渐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低段学生往往只关注事物的部分,而非整体,比如,学习识字时,只注意到了某个偏旁,而不能注意整体字的书写。

2.低段学生记忆发展特点

按照意识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2]。低段学生记忆表现为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随着在学校的学习,老师不断地制定一些记忆的目标与要求,低段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发展,记忆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3.低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低段学生是由以游戏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化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的直观性教学的引导格外重要,这就为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打下基础。

(二)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特点

1.语言儿童化

儿童化语言是指创造性的言语活动要与学生接地气,化静态的文本呈现为动态的言语实践活动[3]。有效提问课堂中,教师能用孩子们的语言、语调来进行提问,孩子们会便于接受,会让学生们感到亲切,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的提问当中。

2.目的性

有效提问的课堂不是“形式化”的课堂,不会为提问而提问,教师的提问有明确的目标,具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是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是教师根据教材提前准备好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是经过一个主问题,由点及面,而扩充的不同的小问题。

3.开放性

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地理、历史、传统等知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语文课堂这一载体得到传承与发展,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较强的综合性,这也就决定了有效提问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4]。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问题是思维开阔的,开放性的提问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4.适当性

有效的提问具有适当性,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问题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且数量适当,符合低段儿童可接受的程度,不为难学生,但也不会过于简单,是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而得到答案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提问的时机适当,在学生分神时、在课堂纪律不好时发问,以达到教学目的。

5.启发式

有效提问便具有启发式的特点,它是一种层次性的提问,由一个问题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为得到最终问题的答案。

6.奖励科学化

有效提问中,教师的奖励具有科学化,低段学生都渴望被教师夸赞,科学的奖励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到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起到强化和激励作用。有效提问中,教师的夸赞语言是切合实际的,是具体化的,奖励按对象分有组内奖励和个人奖励,按形式又包括口头奖励、物质奖励,教师奖励的次数以及频率是科学化的,适当的[5]。

二、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形式化

部分低年级教师为提问而提问,忽略了有效提问对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问题封闭性居多,没有启发性;另一方面,设计了启发性的问题,而没有实际落实,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短,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没有真正地做到启发学生。

2.提问随意性

部分教师事先毫无准备,没有精心设计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想到哪,提问哪,提问“会了吗”“对吗”等随意问题过多,使得课堂提问不规范,问题杂;另一方面,问题没有呈现阶梯性,不是由易到难的提问,或者,问题不是过难就是太过容易,未结合本班级的学情。

3.提问对象缺乏公平性

部分教师没有注重提问的公平性,总是提问一些举手的同学,但举手发言的同学大多是班级中成绩较好的,或者性格外向的,这就忽视了成绩不好的同学,这部分同学自我效能本身就不强,教师的不关注,使他们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学习好的同学保持原状,成绩不好的同学更差。

4.回答后无反馈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教师并未给予学生以反馈,并未对回答的答案作出评价,而直接找下一位同学来回答,或者教师用一成不变的话来回应学生,比如“你真棒,非常好”,这些词语起不到反馈的作用,没有对学生及时地加以引导,从而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6]。

(二)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自身因素

一是教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熟练地掌握教材,没有对课本进行深入的研读,没有创造性地设计问题。二是教师没有考虑低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设计问题,导致问题设计不合理,没有达到思维启发效果,以至于到最后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7]。三是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

2.学生因素

第一:低年级学生还处于由玩为主到以学习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课堂纪律不好,教师常常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多次维持课堂纪律,精心设计的层次性问题也可能因为维持纪律而中断,从而错过启发学生的时机;第二:低段小学生知识量少,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教师的问题可能会需要思考较长时间;第三:低段小学生中,性格不同,腼腆,不好意思与人交流,不愿举手发言的学生就会导致教师提问的忽视。

三、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教材,提前精心设计

1.导入提问精彩

课前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导入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导入提问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影响着本堂课的授课效率,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失去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过于复杂就会让学生感到疲倦[8],而失去对本堂课的兴趣,耽误课堂的进度,因此导入环节的提问一定要拿捏好“度”。导入提问,可通过猜字谜或谜语的形式展开,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的文章《小蜗牛》时,课前导入可让学生猜谜“名字叫头牛,不会拉车走,说他力气小,背着房子走”,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就已对普通小动物基本的形态特征有所了解,因此,这样的提问,可让他们从自己已储备的知识中调取这部分记忆,激发他们的兴趣。

2.提问生活化

一、二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提问语言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是指低年级儿童能听得懂的,在他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或者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件,便于打开他们的思路。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妈妈睡了》 时, 课前让学生观察家人睡觉的样子,上课时提问学生“你的妈妈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者你的家人睡觉时是怎样的?”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这样的提问使得全班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锻炼二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周围事物,为三年级的写作做铺垫。

3.提问梯度化

教师备课时,要细心地设计问题,问题要呈现梯度,所谓梯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每个问题层层递进,由简到繁,由浅及深,环环相扣,紧密围绕主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玲玲的画》中,分析文末最后一句爸爸的话时,可提问:“本文的坏事指的是什么?好事指的又是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那在生活中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呢?”循序渐进地提问,来引导学生回答,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耐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4.留白处设疑

当课文中某处表达简要,没有对某一部分进行具体讲述,而此处的发展还有不同的结局,较多的可能性时,在此处就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可能发生了什么?从而起到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课《蜘蛛开店》的末尾,教师就可提出问题:“你们猜猜最后蜘蛛有给蜈蚣编织袜子吗?展开你们的想象,想一想接下来可能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时,学生们就会展开自己的想象,为这个小故事续编,结局可能有很多的答案,答案没有对与错,这样地提问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观察学生,实时提问

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一部分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分析教材,精心设计的,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上课情况,讲课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接受程度,学生的状态临时更改教学计划而实时提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包括眼神、肢体、表情的沟通,要注意观察学生普遍的情况以及特例,比如:在发现某位同学眼神不在课本或黑板,在窗外或其他与课堂不相干的事情上时,就要采取实时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四、结束语

经过实际观察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本文对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提问形式化、提问随机化、提问对象不公平化以及提问后无反馈的现象,其次又针对这些现象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教师自身主观因素和低段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客观因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教师提出了课堂有效提问的建议,教师主要进行两种提问,一方面是教师提前设计问题,并为教师如何增加有效提问方面的业务能力给出了四条建议,包括导入提问要精彩、提问生活化、提问梯度化和留白处设疑。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上课状况实时提出问题,包括分神时提问、吵闹时提问以及学生有疑问时提问。

猜你喜欢

低段语文课堂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优化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