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1-01许琴华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情境

许琴华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和认字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分为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都值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受应试考试制度的存在,大多数教师把教学中心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对于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忽视,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所有小学语文教师思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交际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很好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精确简练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开发,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快速。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应的语言能力提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改善思维能力。此外,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密切相关,相应的能力提高,综合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并且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一些需要合作和讨论的环节,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交流能力可以让该部分的教学事半功倍。除此之外,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他们可以扩展他们的交际面,多交一些好朋友,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语文教师经常会点一些不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想要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可大多数学生要么就是断断续续地说一些回答,要么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后课堂互动就结束了,这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学生紧张,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表达能力太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表达的自信心,到最后形成不敢说的情况。还有一种现象是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讲语文题,但是明明自己会做,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讲题时缺乏逻辑性,表述也没有那么准确,自己心里知道,但是说不出来,讲题的效率也大打折扣。这也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现象。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两种现象,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将自身的长处和特点展现给其他学生,既满足了他们喜欢被别人关注的年龄心理,也会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地表达自我。

(三)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素质人才提出更多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人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试都设置了面试环节,旨在考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期,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会受挫,相应的能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生活中语言环境比较良好和规范家庭的学生,相应的表达能力也会较强。反之,生活在语言环境欠佳的孩子,相应的表达能力可能会有所不足。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由于很多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而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而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教师主导着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怕提问学生浪费太多课堂时间,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大多语文教师会选择提问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或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用挤牙膏的“填空式”让他们回答,这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没有实质性的促进。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不活跃,变得内向起来,从而错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期。其次就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和见识,对于一些画面缺乏美感和措辞,这也是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受挫的因素之一。

(二)缺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意识,他们的交际面仅仅局限于同桌和前后桌的学生,在熟悉的同伴面前他们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但是遇到了不熟悉的同学可能就会出现结巴和不知所措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适时地开展一些互动交流的游戏或者活动,让学生之间可以经常地开展交流活动,让同学变成朋友,与教师成为朋友,像朋友一样地开展教学活动和互动,语文课堂学习就会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与朋友一起相处,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多开展一些交流互动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创设相应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主要是在生活中一些具体的情境中发生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知识创设一些多元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中,体验和观察相应的情境,建立起情境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为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载体。并且,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着“口语交际”这部分,这些都可以被教师利用作为相应的语言训练情境,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如语文教师在开展“狐假虎威”相关课文讲解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片,但是要把声音和字幕去掉,让学生们观看动画片后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动画片的内容,包括动物之间的对话等。这时候,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会被完全激活,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会被激起,这个时候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除了无声动画片外,还可以用“看图说话”“补充句子”等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一举多得。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几节语文课抽出来,让学生完成“口语交际”这个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有趣的动物”这部分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上周去了动物园,里面有许多种有趣的动物,你们能猜出来是什么吗?”如大象是“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公鸡是“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以此来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也根据自己的思考想出一些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学生去猜。也可以是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及其原因,只要是能锻炼学生的描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可。或者是创设“打电话”的情境,可以是学生向教师请假,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相约出去玩。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注意礼貌用语,在接电话时要用“您好”然后确定对方的身份,随后再讲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最后挂电话去要说“再见”,并且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一些口头请假的情境模仿,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尝试。通过这种情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也会更加的礼貌和规范,让学生获得了真实可用的语用能力。[1]

(二)增加游戏环节,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爱玩的天性,另一个就是容易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两个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与游戏的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玩的时候学习,在学习中还有趣味性,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述“动物王国开大会”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去扮演其中的动物,将课本中的内容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其他学生面前,看哪个小组可以最有趣最形象地将其表演出来。学生在扮演的同时,由于不能看着教材去读台词,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去表达,这对于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种训练,并且模仿的游戏形式也可以很好地被学生所接受,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词组解释接龙的比赛。让每位同学随机从所学的知识中选一些词组,让下一位同学进行解释,然后解释的同学再选一个词组,给下一位同学,既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知”“鬼脸”“喇叭”“注意”等。[2]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积累语言素材

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来说,大量的词汇和语言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是说话时减少由于缺少词汇而说不出话的现象。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是名言名句,加强他们的积累。除了课内的知识外,教师也要适当的结合课本知识拓展一些课外读物,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童话故事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是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语文教师就可以定期地让学生阅读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等,让学生摘抄其中一些优美的段落或者字词,既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为他们的想象插上梦想的翅膀,也能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语言素材。

(四)培养学生敢说的自信心

在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除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丰富的语言储备外,还要适时地增强学生敢说的自信心。有许多小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教师和同学时,正常的交流和互动都很正常,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但是一遇到人多的时候或者是面对陌生人时就容易出现一些卡壳的现象。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帮助,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语言鼓励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去鼓励学生,一旦学生在课堂或是集体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应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去表扬他们,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爱抚,这些都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逐渐培养他们在何时何地都敢说的自信心。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在未来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本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情境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