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英语教学
——以牛津译林版2020新教材为例

2022-01-01周尔飞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音频友谊语篇

周尔飞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江苏南通 226400)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高中英语教师可将之合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针对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素养意识薄弱的学情现状,加以有力改善,那么最终,学生便能兼顾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良好习得,以及素养意识的高度养成,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指示及要求,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步与提升。本文将以牛津译林版2020新教材为例,深入研讨与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于高中英语课堂的具体实施路径及策略。

一、高中英语课堂读写教学方面融入课程思政

听说读写是高中英语课程基础且核心的教学项目,也是课堂教学开展所围绕的重点,为了能够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于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便需把握听、说、读、写等项目的教学及指导环节,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或合理创设一些德育方法、内容及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育中,也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素养意识。

首先,教师可在课堂读写教学方面融入课程思政,为求提高读写教学效果,教师不妨展开读写结合探索,高效衔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促使学生能在语言的输入后,经由及时、高效的输出而获以语用能力的扎实锻炼。在此期间,教师便可采取一些手段或设计相关任务来渗透课程思政。

(一)读前话题导入

以牛津译林版2020新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3“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为例,基于本单元的课堂教学,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教学指导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探索,在此期间,为了高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则需把握读前导入、阅读研读与读后写作等环节采取相关手段或设计相应任务来驱动学生素养意识的良好发展与形成。

比如教师在结合“Reading.”板块重要语篇“Friendship on the rocks:please advise!”展开阅读指导前,需要用部分时间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以便对语篇主要内容及话题信息进行有效导入,促使学生能链接实际生活,做出预先的感知与思考。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对话互动的方式完成读前导入,而为了促进课程思政的融入,在对话互动中,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想共情,让其能基于实际生活经验做出主动的思考与情感方面的深思。

如针对这一语篇教师可设计“Have you ever had a contradiction with your friends?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contradiction?”“How do you 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与“What do you think is true friendship?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get along with friends?”等问题与学生完成对话互动。基于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生活与朋友之间的相处经验进行深度的反思,其间,学生的情感意识能够得到有力的调动,在与教师的对话互动中完成对友谊这一概念的深层思考与探讨,并以此获悉语篇涉及的主要话题信息及内容,完成学前导入。

(二)深度阅读研读

1.内容深析

导入完成后,学生的阅读探究便正式开始,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师需极力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中心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对语篇展开自主而深层的阅读,其间,教师需积极提炼语篇中的德育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放大化处理,从而确保课程思政的有力渗透,有效驱动学生情感意识的良好建造与生成。如针对这一语篇而言,教师可让学生预先阅读A1“Read the forum exchange and complete the chart below. ”与A2“Read the forum exchange again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两部分承接语篇的题目信息,分析这些信息中的主要考查点之后,要求学生展开具有目的性的主动阅读,使之能够自行发挥对阅读文本的信息分析、处理与归纳整合等方面的技能,积极审视并洞察文章细节来对上述题目做出解答。经此学生能获取对语篇较为充分的阅读认知与理解效果。

2.情感深思

在学生基本了解语篇信息之后,教师还需重视德育方面的引导,设计德育思考类的任务让学生探究完成。比如要求学生结合A3“In Paris, discuss and following questions.”部分的三个题目,以及教师重新增设的“What do you think is true friendship? In order to better maintain friendship, what should we do?”问题,完成在小组内部的辩证探讨,以求达到对语篇主旨情感的深度研究与深思。对此,学生在辩证探讨中可能会生成不同的意见与看法,比如有的人会偏向Cindy提出的建议与观点,而有的人则会偏向David的建议与观点,其间,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又可结合各自的生活经历展开辩证交流,那么最终,小组成员可结合不同个体的理性看法与意见,将这些意见与看法有机融合,从而基本上探知正确处理朋友间矛盾的方式。

此外,小组成员也可以此矛盾为鉴,思考一些维系友谊的方法以及面对友谊危机的一些有效处理方式。借此辩证探讨以及有感而发的互动讨论形式,学生能获取对语篇主旨情感的深层认知与切实体会,从而更好地认知友谊真谛,在后续生活与学习中与同伴建立更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切实提高自身的素养水平。

(三)知识习得

在学生的深度研读中,教师除了要驱动学生深度把握语篇信息,并且有效感悟主旨情感之外。还要结合其中的重要知识展开专业讲解。比如结合“She was the popular girl who was willing to make friends with me.”这一语篇语句为学生专业化讲解定语从句的概念、条件及具体的用法形式,并且对不同的定语从句引导词对比与区分,增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层理解与基本掌握。

(四)读后写作衔接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完成后设计一项读后输出环节,以确保学生对阅读所学的回顾、巩固与高程度吸收。这时不妨尝试对接写作任务,让学生能通过写作能力的运作与施展来积极回顾与巩固阅读所学,兼顾读写能力的双重锻炼,切实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水平。

而在此期间,为了高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师还需对学生的写作任务提出有关德育的具体要求。比如基于上述语篇,教师可让学生基于“True friendship.”完成写作训练,其间,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以求既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深入锻炼,又能助力其巩固阅读所学,同时也能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以议论文写作方式,完成对友谊的探讨与描述,期间需要融入在语篇辩证探讨阶段的感想,并结合生活实例印证自身的观点与看法。

第二,并也可尝试应用在语篇中了解到的核心词汇及结构表达。

根据这两项明确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回顾阅读所学进行有效地成果输出,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想,并且完成对重要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实践。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语篇辩证探讨阶段所形成的对友谊的理性认知能很好地融入文章内容中,其间,学生也可添加一些自己对友谊的其他方面的感想,作为自身观点与想法,并以实际生活案例来支撑自身想法,借由自身有感而发的素材填充而赋予文章灵魂,伴随情感的抒发而高度塑造自身的素养意识与道德精神品质。

二、高中英语课堂视听说教学方面融入课程思政

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也需为了融入课程思政而积极设计一些德育方面的指导策略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听说技能习得与发展的同时,也能高效养成学科的素养意识及品质。

其间,教师不妨推行“视听说”教学模式,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与动觉,给予其焕然一新的学习感受来充分引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集视、听、说为一体的别样化教学方式也能为学生的语用能力锻炼提供良好的交际平台,那么最终,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便可获以较大程度的提升。

(一)优化整合视听资源

在英语视听说教学形势下,教师要先在备课中准备相应的视频及音频材料,为学生后期的听说训练所用。音频材料可以选择本课“Integrated skills.”板块A“Tim is talking to his friend Patrick about his problems. Liste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below. ”部分的原声听力音频材料,而有关于视听说所需应用到的视频材料,教师可以自行整理与制作。比如,教师在备课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友谊以及朋友间相处方式等方面的视频资料,或者自行设计几个动画人物,并为人物配以情境语句来体现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积极展现他们之间的不同相处方式。诸如此类等等,教师可积极搜集整理或者自行设计有关友谊方面的视频资源。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视频资源的背景音需采用英文表达,以便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

这一阶段为视听说资源的整合阶段,而以上述方式选用的资源,能够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教学价值与特性,学生借助这些听力与视频资源,能从中有效探知友谊的真谛,并获悉和谐的人际关系维系与相处方式,以此为之素养意识的形成做足资源准备。

(二)目标引导视听过程

在备课阶段整理与制作好视听说教学所需用的视频及音频资源后,在课堂开展中,教师便要播放音频材料,并展示所整理与设计的视频材料。在此期间,为了能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良好锻炼,并促进其素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教师便需针对学生的视听过程而设计具体的目标,让其能够有意识地完成听力训练,并深入反思材料中的德育因素而有效发展自身的素养意识。

教师提出的第一项目标便是让学生自行深化听力技能,在音频聆听过程中能自主获取并理解一些关键的信息,积极洞察音频细节来获取对音频材料的基本认知。此项目标旨在助力学生听力技能的深化,至于第二项目标的设计,教师不妨为学生后续口语能力的训练做足准备,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基本了解听力音频及视频信息后,能够模仿其中专业人士的发音语调,矫正自身发音状况。第三项目标的设计可以指向学生素养意识的建造,以此有力融入课程思政,如要求学生在基本了解音频及视频信息后,能够有意识地感知其中所提出的一些有关友谊方面的问题、意见及观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加以辩证思考,在小组内部展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

以这些目标为驱动的视听过程中,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能获以良好的锻炼,并能充分认知其中涵盖的一些德育因素,了解在专业材料中所提出的有关友谊及朋友间相处方式方面的观点,最终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与情感意识。

(三)组织学后口语活动

视听过程完成后,教师需要对接一些口语活动来组织学生完成视听的学后输出,使之能有效回顾并加深在视听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内容及情感认知。这一阶段也是课程思政融入的良好途径,教师需有力把握,在口语活动的开展中促进学生素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复述类、情境类与辩证类等不同类型的口语活动,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助其巩固听力所得,并深化情感意识,提升思想格局。如在一些情境类的口语活动设计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音频或视频中呈现出的不同的友谊状态加以积极还原。其间,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与组内成员配合,扮演持有不同矛盾,或者具有不同相处方式的两位朋友。以此情境化表演方式,学生能够切实感知角色人物的心理变化,正确认知人物情绪,并理性分析出切实可行的矛盾解决措施与方法,从而有效探知朋友之间和谐相处与维系的方式方法。

此期间,学生需结合本单元的重要词汇、句型及语法来积极组建情境语句,用于表演与沟通。最终,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此获以较大程度的提升,且思想格局与素养意识也能得到有力的发展与形成。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师可立足课堂读写与视听说等教学环节,全面研究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与策略方法,坚守这几项环节,优化教学设计与指导方式,在学生习得语言知识、锻炼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同时,对其情感意识、素养及价值观进行深入引导与建造,最终丰富其学习体验,提高其课堂学习收益,促进其高阶而全面的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音频友谊语篇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友谊之路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