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安全饮水管理的强化措施

2022-01-01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片区水务服务中心熊荣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片区水务服务中心 熊荣

农村现阶段建设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保障村内的饮水安全,确保农村居民可以饮用对身体无害的健康水源,保障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淡水资源数量相对较少的背景下,我国各地政府部门在农村地区修建了大量饮水工程用于解决农村水质不达标、淡水不足等问题,但是在建设和管理阶段存在的一些影响饮水安全的问题急需解决,相关政府单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是新时代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各地政府相关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概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属于一项惠民工程,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因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缺乏盈利性,无法吸引投资者资金,只能依靠国家政府财政投入,这项工程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原来农村饮水缺乏统一管理,无法保障农村饮水水质,没有检测和控制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直接饮用河水,危害到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因此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保障农村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农村建设饮水工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人员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水质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用寿命短

政府单位往往都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建设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是在建设阶段以及后续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未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实用、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导致工程建设完成后通常无法满足实际的饮水需求。部分农村饮水工程在建设完毕后,会存在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工程的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部分设备故障情况存在无人维护或者无人发现的问题,导致饮水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工程管理困难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人口和牲畜的饮水需求。我国农村面积较大,人口居住具有分散性特征,聚集区之间距离较长,每个聚集区的人数比较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为农村人民饮水提供便利性,但是因为农村地区比较分散,在各个农村地区设置饮水保障体系,不仅建设投资较大,而且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难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系统性特征,在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多个管理部门存在权责不一的问题,管理工作具有混乱性,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农村人口分布具有分散及量小的特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要铺设较长的管道,增加了施工材料和施工难度,尤其是山区地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不断增加,同时还会提高整体施工成本。

(三)不重视饮水安全管理工作

国内虽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了一系列的工程,但是受限于农村的分布特点和工程资金,往往无法实现全范围的覆盖。农村居民通常对于饮水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概念,未曾重视对饮水安全的管理工作,而且一些负责饮水安全的人员往往未曾受到相应的培训,无法正确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导致相关工作存在缺漏,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

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多,部分区域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往往无法满足区域内农村人员的饮水需求,部分农村日常的饮用水甚至存在大量杂物,难以满足正常的水质要求,与居民的健康饮水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这些农村中的居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大多数农村选择饮用地下水,难以确保供水源头的可靠性,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当前一些相对落后区域的农村通常未能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往往在取水的过程中只能依靠简陋落后的设备。与此同时,农村耕地分布相对广泛、散乱,难以实现对耕地的集中供水,也会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此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饮水工程的建设工作之中,甚至为了经济发展建设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工厂,导致本来较差的水质环境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污染,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对农村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危害。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水质不达标问题,确保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更加健康和卫生,符合水质标准的要求。部分农村区域未曾为饮水工程配备相应的水质监测人员及设备,导致一些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部分单位缺乏重视,对于农村用水问题未能积极关注,导致水质监测工作未曾做到位;相关监督管控制度不够完善,也影响了水质监测工作的落实。

(五)农村饮水管理难

现在农村饮水难管理,主要是因为很多村都是山泉水自流的,存在没有收费的情况,既使有的村收费,但都收得少,管理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少,所以管理人员很多都是村干部兼任。

三、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各单位需要根据本村饮用水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的完善管理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农村的实际,确保制度标准具备充足的可行性。山泉水需纳入统一管理,建立相关的收费标准,使其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在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各层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确保人员可以结合工作要求解决饮水工程存在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为了提升管理效果,管理单位需要将工程划分为众多不同的部分,安排人员协调管理,再由负责人员整体管控,确保水质检测、工程记录等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人才建设工作,提升管理人水平

管理人员是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相关单位需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建设工作,通过业务培养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将能力及个人表现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并将其与个人奖金挂钩,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积极肯干,及时并整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饮水工程建设问题。在饮水工程运营中,乡镇管理人员、供水站人员应到管辖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当地饮水安全情况,明确运营机制、管理方式、收费标准等,如果发现工程问题,需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避免工程运营问题进一步恶化。提高农村饮水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水源保护

农村饮水安全的核心是水源保护,更是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水源保护工作,管理人员制定目标责任制度、考评机制,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积极性,上级部门通过建设水源保护公示制度、定期巡检制度,针对水源现状,制定水资源保护条例,落实应急预案,完善信息监测系统。对水源进行集中保护,水源附近禁止建设有污染的工程和养殖场,严禁乱倒污水,在源头上加强水源保护力度。供水站维修团队定期对工程进行维护检查,不定期开展抽查工作,找出工程运行的安全隐患,确保水站设备可以正常运营。政府部门也应组织监管小组,公开监管信息内容,不断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质检测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质检测管理机制,可以有效促进饮用水安全。首先,要结合农村水质状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对农村水质状况做出全面分析,不断完善制度条款与内容。其次,要不断完善水检监督机构与人员配置状况,积极引进技术型、综合型水质检测专业人员,并做好专业人员的选拔工作。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水检中心的管理,对水质检测情况进行定期调查与不定期审查,提高水质检测工作的监管力度,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状况,确保农村群众的用水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饮水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基础,更加关系到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饮用水的质量不达标,甚至水源污染问题依然在恶化,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和隐患,并且也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用科学可靠的水处理技术,来提升水处理的质量,确保人们能够充足的饮用到安全、健康的水,这也是目前农村饮水工作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用水的重要保证。在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持续完善工程管理机制,通过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监管体系等方式提升饮水工程的管理及维护质量,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可靠健康的饮用水。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饮用水水质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简易饮水鸟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减塑”水站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饮水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