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思路及策略

2022-01-01黄千珊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建构监控教学质量

黄千珊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144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深入改革,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教师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研资源等不断创新完善的重要依据,它在高校教师与学生学习之间发挥着桥梁式的枢纽作用。当前,我国诸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大多习惯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且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同时,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也缺少完整、有效的教学持续改进机制,导致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无法充分发挥价值功能。文章对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思路及策略进一步探析,寻找更加有效的建构路径,从而促进高校各项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一、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依据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教学结果及其他影响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系列工作的总称。高等院校构建起完整、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院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深入了解一线教学情况的必定方法,也是指导一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课程内容等重要依据与凭借。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完整的教学监控系统之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处理各种教学评价信息,从而构建出教学改进机制。

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目的出发,其主要目的是让院校各级教学管理工作者能深入了解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价值性的依据,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对此,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广大师生,提高高校专业教学质量。通过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教学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有效掌握一线教学动态,为一线专业教师提供教学改进上建议,不断提高专业教师教研水平、教学质量,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

(二)有利于高校特色专业群的建设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改革,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高校特色专业群的建设成为高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而高校特色专业群的建设离不开高校所有教学管理者、一线教师、其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一方面,通过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不断拓宽高校专业课程资源,推动高校特色专业群建设[1]。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与社会市场对专业课程的要求,提高专业教学针对性、实用性,推动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三、当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且规范的评价指标

当前,虽然我国各个高等院校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但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仍然不全,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局限性等现象。例如,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上,当前大多院校对教学计划、教学秩序等监控较为重视,却缺乏对教学大纲、教学研究、教学过程等内容的监控,没有将执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研究、落实教学内容等放在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中。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仍然缺少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参与,教学评价存在着形式化现象。

(二)缺少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构建

目前,我国一些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仍然缺乏有效的教学改进机制融入。一方面,一些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过于注重对一线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虽然能定时跟踪教师的教学动态,但是忽略了对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专业教师不能够通过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获取改进课程教学的依据,从而造成教师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学模式难以调整等现象。另一方面,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不能与教师激励机制有效结合,一些教学评价结果会对教师教学心理造成影响,由于激励机制及教学改进机制的缺失,将造成教学上的负面效应。

(三)教学过程监控评价缺乏严密性

现阶段,许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过于注重教学结果评价,而忽略教学过程的评价,同时对教学的监控与评价不严密、不系统,甚至出现形式化现象。一方面,由于教学过程监控评价缺乏严密性、系统性,造成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教学质量评价及检查,将精力都放在了临时补材料、伪造数据上,导致评价结果失真[2]。另一方面,很多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应用中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监控、评价手段,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足。

四、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路径

(一)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健全教学管理标准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完善与优化评价指标,健全教学管理标准。例如,在对教师教学监控、学生学习监控的基础上,将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学习、职业素养等内容放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环节,从而对教学质量全面监控评价。同时,院校需要进一步建立一支专职教学督导队伍,对院校教学的开展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专业性的督导与检查。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中,要将教学质量检查、教学保障检查放在重要的评价指标环节中。在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制定出三级评价制度,即各院系部领导+专业教师+学生的三级评价制度,注重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参与,提高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度[3]。此外,高校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建立起网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网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为日常教学评价与监控的开展奠定基础,从而健全教学管理标准。

(二)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注重教学持续改进

新形势下,基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一方面应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拓展教学信心的来源与渠道。另一方面,要将持续改进机制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释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对教师教学改进的实效性。例如,根据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教学监控机制。第一,要加强与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在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建立起一套“不设比例、不限总量”的灵活化教学监控体系,即对教学评价对象、教学监控对象采取随机、不提前告知的全面评价措施。通过此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的构建,提高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有效性,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度[4]。要强化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参与,拓展教学质量信息的来源渠道,增强教学评价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第二,要在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教学持续改进机制,将教师激励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公布,配合着教师激励机制与改进机制,为教师教学模式的调整提供思路与动能,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价值作用。

(三)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视教学过程监控

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提高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效果,需要在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中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搭起完整、有效的网上监控评价平台,重视教学过程监控。例如,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完整、有效的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网上平台,进一步构建出“互联网+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新形态,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发评价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收集并充实教学评价信息,收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信息、学生学习信息,使得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更具真实性、有效性。同时,高校需要在校园官网上增设学生匿名评价系统,学生通过学号登录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投票,评价内容上要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反映教学结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5]。同时,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搭建起教学反馈板块,教学管理者充分的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日常反馈,从而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供价值性信息与依据,同时方便对一线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构不仅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更是高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根本需要。为了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需要结合当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健全教学管理标准、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注重教学持续改进、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视教学过程监控等路径,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监控教学质量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