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2-01-01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董进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乡镇基础设施规划

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董进

乡镇规划建设是当前我国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深度和广度。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乡镇规划建设出现多种问题,不利于乡镇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乡镇规划建设工作,提高乡镇管理水平。

一、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规划缺乏长远性

乡镇发展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成效普遍一般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前期,规划部门对乡镇的整体规划没有从长远出发,缺乏战略性思维,只顾完成任务,忽视了乡镇建设发展的核心,进而导致乡镇建设布局不合理,又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无法实现乡镇群众生活质量实质性的提升。同时,在实际运作中,频繁改动建设方案和规划策略,乡镇建设缺乏统筹。且在排水系统修建、道路交通设置方面,只考虑到当前利益,没有综合长远考虑,导致生活污水缺乏规范处理及环保排放措施。道路规划随意,导致交通拥挤现象时有发生,给乡镇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乡村风貌不统一,无法体现当地特有民族特色或历史文化传承。

(二)思想宣传工作较滞后

乡镇群众对乡镇规划建设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为了自身微小的利益,阻碍乡镇建设施工的有序进行,不利于乡镇的持续发展。同时,大部分群众各扫自家门前雪,不参与乡镇建设,无长远的乡镇规划建设理念。部分乡镇干部前瞻性不足,习惯于城镇工业企业建设发展,轻视乡镇的规划和建设,导致乡镇规划建设工作滞后、审批时间长、效率低,导致乡镇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1]。因没有从长远出发,谋划乡镇发展方向,导致乡镇发展问题层出不穷。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乡镇的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乡镇群众有病难治、上学困难,严重阻碍了乡镇的全面发展。各地区虽经过脱贫攻坚建设和国家重点扶持,乡镇基础设施已有较大改善,但总体而言,我国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相关配套设施一直处于不齐全、共享性差的状态,且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基础设施损坏不能及时维修,导致用一个少一个,不利于提升乡镇群众的生活质量。此外,乡镇基层中常常出现基础设施资金滥用、挪用现象,导致资金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价值,严重影响了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四)各地区乡镇建设水平不一

乡镇建设水平整体偏低,部分地区的乡镇仍处于标准水平之下,经济发展慢、人均收入低、消费力不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落后,不利于乡镇各行各业的发展,且技术应用有限,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不足,导致乡镇的发展速度始终无法得到提升。此外,资源的利用率低,本地优势资源转化成乡镇建设基金的能力有限,导致乡镇经济发展无法得到资源的辅助。

二、乡镇规划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

对于乡镇的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势产业、人文历史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整体方案,要立足于乡镇特色建设,从长远出发,旨在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乡镇规划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全身心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国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分别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实施阶段性成果检测和评价,保证乡镇建设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乡镇建设和规划的效率[2]。此外,在前期规划中,组织专业的建设人员进入乡镇实地勘察,有针对性地规划乡镇布局,指出发展方向。并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组织研讨会,对规划方案进行细节讨论和修改,从而保证规划方案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提高乡镇规划建设的质量。这样能够有效促进乡镇的长远发展,且与全国乡镇发展相协调。

(二)加强乡镇群众的宣传和教育

要促进乡镇建设的发展,首先要加强乡镇群众的思想宣传动员工作,转变群众的固有观念,提升群众对乡镇规划建设的认识高,让群众主动参与到乡镇建设中,为乡镇规划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需要从上而上加强担当意识和规划意识,发挥乡镇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设置宣传栏、广播喇叭、互联网融媒体等宣传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乡镇建设的重要性,明白乡镇建设的成效将惠及自身,从而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乡镇建设中,与建设人员共同做好乡镇建设工作,推动乡镇的建设发展。此外,在乡镇建设和管理中,管理人员要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满意度当成服务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实现官民互动,推动乡镇建设的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乡镇规划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作为开展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规划制定前,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抓住群众的关注点和需求点,结合规划要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草案提案,并及时提交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由代表和选民一起研讨。一致通过产生法律效力后,在建设时要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施工,不可随意更改,进而保证方案的有效性[3]。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乡镇规划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乡镇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而合理的乡镇规划建设布局,可全力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改变多部门管理的现状,将原来分散的管理权力进行集中,将社会保障职能划分到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中,确保其职能的完整性,保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此外,构建乡镇特色保障机制,提高其运行能力,切实解决乡镇医疗、养老、教学、住房等突出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对社会保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定期督查,对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养老福利等方面进行抽查,推动乡镇社会保障的有效开展。另外,不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做法,结合实际,根据自身优势,建立特色化乡镇保障机制,进一步促进乡镇规划建设健康发展。

(五)转变乡镇经济发展模式

乡镇的规划和建设从乡镇的总体布局展开,尤其在经济结构上,从长远出发,转变乡镇的生产结构类型,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乡镇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首先,减少乡镇中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规模,鼓励环保企业或科技企业入驻乡镇,将乡镇原来旧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高收入的技术服务类模式,提高乡镇居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但需从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方向,确定乡镇的产业发展类型,注重发展乡镇特色产业。此外,乡镇建设要加强农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的方式,谋划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乡镇企业规模化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乡镇资源,比如农副产品和现有矿产资源,发动乡镇富余劳动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特色资源的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企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农业特色旅游资源,利用自身特有风景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促进乡镇经济的多元化。积极探索,依据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制定属于本乡镇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镇规划建设稳步向前。

(六)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乡镇政府要争取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筹措等方式,加大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为乡镇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辅助。加大教育投入,增加乡镇中小学教学必要硬件设施,引进优秀教师资源,教育环境,这将有效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合理规划建设乡镇卫生诊所,解决乡镇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乡镇卫生诊所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硬件设施,加强医生和护士的执业培训,整体提高乡镇的医疗能力。同时,加强乡镇内部雨污分流系统、照明系统筹公用设施建设,为乡镇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进而加快乡镇发展速度,实现乡镇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镇规划建设中,要注重结合乡镇的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制定科学的乡镇规划,合理布局,转变乡镇的经济发展结构,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步伐,从而推动乡镇规划建设工作合理、有序、高效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乡镇基础设施规划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