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武汉红色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的研究

2022-01-0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战嘉莹潘烁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武汉市景点武汉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战嘉莹,潘烁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实践的光辉历史[1]。自改革开放以来,乘着科技之舟乘风破浪、势如破竹,物质文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英雄在这里诞生,扭转危局的八七会议在这里召开,武汉这个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的城市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武汉这座古城的安宁,似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苦难,而幸运的是,中华儿女精神不朽,当年那些悲壮的先烈留下来的勇气与正义,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传承下来,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同舟共济的家国大义。

新的时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物质生活的源动力,那么,红色文化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完美地诠释了红色基因在武汉人血脉中的流淌与传承。

二、武汉红色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景点分散,没有形成地域红色文化体系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城市,位于湖北中心,也是集合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重要枢纽。武汉市拥有着别具一格的红色文化背景及红色文化资源,不论是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还是施洋烈士纪念馆,又或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这些红色古迹都刻画了武汉市在曾经的风云岁月中斗争过的痕迹,也为武汉带来了红色文化发展和孕育的丰沛土壤。

但武汉市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存在着分布较分散的况,这些景点大多分布在武汉三镇,呈点状分布,当地居民也只了解附近的红色景点,外来游客一般也只是参观几个临近或者有代表性的景点来感受武汉历史。景点数量多、分布分散,是武汉市红色文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恰为武汉市的红色文化发展埋下了隐患,仅仅通过点与点的连接,而不从整体出发,很难体悟到这座城市深厚悠久的内涵。缺乏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连结,致使红色文化链条断裂,成为阻碍武汉市红色文化影响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红色文化景点线上、线下展馆智慧化水平均有待提升

多数红色文化景点在博物馆展陈中,仅通过声、光、电的多媒体形式来增加文物的可视化效果,它们大多以橱窗、实物等静态方式呈现,大大削弱了参观者的互动感和体验感。在景点周边环境建设上,总体看来缺乏有效的衬托物和渲染,形式单调,趋同现象严重,很难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投入感。并且这些景点普遍没有配备专业解说员,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游览无法让游客深入了解到红色文化所传达的深层内涵。虽然部分景点开通了线上数字展馆,但展示内容有限,形式不够新颖,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三、传承武汉红色文化的措施

(一)整合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分布较分散的特点,因此重新整合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将武汉市红色文化整合在一起,武汉市政府对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统合,打造文化品牌效应,将更有利于通过整合后的整体效果来提升武汉市的红色文化影响力。日前,经赣州、遵义、延安联手策划、设计的长征旅游线路正式面向公众,打造出了跨区域的长征红色文化。整合后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加强主流媒体、地方媒体的宣传力度,可以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品牌影响力,从而真正意义上化解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散的问题,使民众通过了解武汉市红色文化载体而感受到武汉市红色文化的整体魅力,完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

发挥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和党史资源优势,提升红色文化魅力,加大武汉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从发挥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和党史资源优势入手,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但由于湖北省湘鄂西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突出,常作为研究和投入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武汉市的红色文化反而没有得到长足的挖掘和发展。因此,作为武汉市综合实力发展的一环,在发挥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优势下,可以同湘鄂西地区相联合,充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党史资源,提升武汉市红色文化内涵,摆脱以往完全走商业化的道路,提升内在的红色文化魅力。

(二)跳出时间,结合当代成果

当下人民群众心中所理解的红色文化是千篇一律的“那个年代”。可是,不论是嘉兴南湖的红船劈浪惊雷起让新时代的曙光升起,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为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奔走呼号,抑或是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发射让所有国人为之振奋……如此种种,都标志着红色精神理应是栩栩如生的,不应仅仅只是橱窗里的一幅画、一把枪,更应该具有宏观的时代精神和传承意义。所以,值得一问,我们想要的红色旅游究竟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从近现代文明看来,不仅应聚焦革命斗争等历史事件,也要将视角拓展到时代的视野——航天国防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更新迭代,科教兴国、重视人才的教方针等等当代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从古代史文明来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要讴歌捍卫民族主权的历史人物,也要展现促进国家统一的历史变革。简而言之,红色精神的传承应该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主线,充分融合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星火燎原、奋斗不息”的文化精神传统,进而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工程、建设两个百年目标作出卓绝的贡献[2]。

(三)利用科技,加强红色宣传

以往的红色文化宣传模式往往形式老旧,以电视节目、报刊文章、广播电台为主,年龄受众单一,传播速度也较慢。通过利用新兴文化载体,打造微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宣传渠道,让红色文化能够以一种更新的姿态,更易传播的方式走进更广泛的年龄受众群体中,不仅走入大学生的日常课堂,更要走入他们的心中。也可以通过建立红色文化互联网站门户,让居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多多发挥群众力量,让市民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既可以增强武汉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也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还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就已经拥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网络宣传平台,武汉革命博物馆平台上展示了优秀的展品以及展览活动,让群众与红色文化更加息息相关。

此外,各个博物馆也应将红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利用AR技术创建数字展馆,使得观众可以更方便得看到展览的全貌,不受天气、人流量等困扰,通过互联网即可以纵观全貌,采用语音导航,可以提前网上预约参观展览等,大大方便利了观众了解红色文化。

四、总结

武汉,这座历经风雨、筚路蓝缕的英雄城市,在经历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挑战后,无数只接力棒将中国精神薪火相传,中华儿女以自己的英雄气概唤醒了这座城的巨大活力。新时期伊始,它正在以红色精神为底蕴继续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带来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从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到如今十四五,红色精神已经带领中华民族穿越了100年的风雨。历史和现实的不断演绎告诉我们,这份积淀了千百年的红色底蕴,建设出了中华儿女不朽的精神家园。

在今天,我们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加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补钙壮骨,利用好新技术和新载体,弘扬好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历久弥新、代代相传。

相关链接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古时候,中原人称南方为炎方,称炎帝的国土为炎土,称炎帝的子民为炎人,炎帝的下属神是祝融,祝融是火神。黄帝的“黄”字,是太阳初出之色。“黄”与“皇”字可以通假,在古书上,黄帝也经常称作皇帝。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一个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和鸾凤的民族。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而将这种“红色崇拜”转化到我们祖先的生活之中,应该是从“过年”开始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夜,就要闯进我们祖先居住的村落伤害人畜。为了免遭“年”的攻击,祖先们只好在这一夜逃离村庄,躲进山林。有一年的腊月三十下午,正当祖先们扶老携幼大撤离的时候,从村口走进了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叫大家休要惊慌,他有办法制服“年”。祖先们哪敢相信,还是迅速撤进了山林,不听劝说的老人独自留在村子里。老人住进一间屋子,在大门上贴上红纸,在屋子里点起红灯笼,静候“年”的到来。是夜,“年”按惯例准时入侵。可是,当它看到老人们上贴的红纸和屋里点亮的红灯笼时,大为惊恐,未敢搜寻人畜便狼狈逃窜了。正月初一早晨,“避年”的祖先们返回村庄,迎接他们的是安然无恙的老人。祖先们急问其方,老人据实以告。

猜你喜欢

武汉市景点武汉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