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建+乡村社会治理实践探寻
——基于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实地调研的视角

2022-01-01重庆市城口县委党校陈学彬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村民

重庆市城口县委党校 陈学彬

根据党的相关会议报告精神,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做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一直以来,困扰基层乡村治理的是治理效率低、治理效果不明显。十九大以来,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岚天乡按照乡村治理的总要求,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哪里有社会服务需求哪里就有社会组织”落到实处,初步探索了一条贫困山区“基层党建+乡村社会治理”的新思路。

思路一:调查摸底,建立责权清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城口县构建了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三级书记一抓到底”的工作体制机制,岚天乡开展了进村入户,变上访为下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需求和心声,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走进有意见的群众,思考工作方法是否得当;二是走进有困难的群众,思考民生政策是否落实;三是走进建卡贫困群众,思考帮扶措施是否到位;四是走进失足矫正人员,思考关爱慰藉是否到位。岚天乡通过“四走四思四不走”行动,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广泛收集信息,建立问题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将政治性工作交给党支部处理,将自治性事务交给村委会处理,将经济性事务交给股份经济合作社处理,将服务性社会事务交给村级社会组织处理,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同时,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岚天网上自治交流互动平台,乡政府和各村两委主动提供办事指南、政策宣讲,便于干群交流和老百姓互动交流,促进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

思路二:厘清责权,夯实基层基础

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论是基层基础治理还是整个社会治理,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必须通过基层组织作为引领。只有把党的领导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努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面。

在探索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岚天乡进一步厘清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和责权。村党支部的根本属性在于政治性,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村民委员会的根本属性在于自治性,是村民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体现的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根本属性在于经济性,是具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自主权的经济组织,体现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村级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在于服务性,是通过提供购买服务,充分发挥助人自助、以人为本作用的社会工作组织。

基于上述认识,岚天乡加强领导、强化指导,通过“1+3”带动联动模式,加强所辖村的党组织建设,引领带动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形成良性联动互动。一是筑牢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党支部书记带头、支部成员示范、党员积极参与,推行党员结对帮扶,实行辖区负责制和划片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社会治理的问题清单,逐个解决并销号,让基层组织成为加强社会治理的真正堡垒,充分体现党管一切的作用。与此同时,狠抓“两学一做”,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二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发展起来了,群众生活富裕了,自然会有更多精力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要以村级为主体,以贫困户为根本,以全乡共同富裕为目标,成立各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三变”改革、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三变”+乡村旅游改革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在德治、法治和自治管理中,自治是最为持久、效果最为明显的。首先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通过系统梳理、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乡风文明、环境整治、卫生习惯等中心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公约,切实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其次是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形成“村内大小事、全靠大家管”的氛围。另外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社员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对家风家训传承好,团结邻里、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各类先进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张贴“红黑榜”的办法,对少数好吃懒做、请客送礼等反面典型进行治理,实现村民的自发监督管理。四是大力培育村级社会工作组织。引导每个村完善群团组织,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发展,引导组建了村务监督员、渔政协管员、生态护林员、农村道路养护员、场镇环卫保洁员、义务巡逻队、巾帼宣讲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民兵服务队,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做好专项服务性工作,同时引导巴山巧媳妇、妇女党员、村里爱心人士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展“邻里相扶”“邻里守望”“邻里关爱”“爱心帮助”等服务活动,有效促进了乡村两级服务性社会事务的开展。

思路三:明确思路,构建“三共”格局

党的相关会议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岚天乡在探索贫困山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新成效。一是构建网格治理体系。建立乡干部驻村、村干部包片、组(社)长包户的三级工作任务分解机制,把任务落实到网格,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事务有人管,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网格中。岚天乡以人口集中聚集地或居民点为单位,划分为17个网格治理片区,形成以村支两委为核心、村民小组为载体、社会组织为助推、乡镇科室来支持的治理格局,并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共抓基层社会治理。二是建立调解机制。为了全面落实基层政府的政治责任和安全责任,做到强治理,岚天乡形成三级矛盾调解化解机制,积极探索“小事”由村委会解决、“难事”由综治办处理、“大事”在乡党委消化,并定期反馈村民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处置工作,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使处于萌芽阶段的社会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预防与化解。三是重视弱势群体。着重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失足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困群体的帮扶支持力度,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特困、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四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以家庭为单位,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组织和发动村民,大力开展互助互爱、邻里一家亲等主题活动,让村民自觉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中,从自家房前屋后的小事、难事做起,把自觉参与基层治理当作一种习惯。

思路四:建立机构,搭建服务平台

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岚天乡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进行有效探索。一是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抓手。在乡镇组建社会工作服务站,在村(社区)组建社会工作服务室,服务内容涉及农村公路养护、生态护林、河道巡逻、场镇供水保洁巡逻、文化服务、社会救助等。社会工作服务站人员由有责任心、有公德意识的乡政府退休干部职工组成,主要负责指导村级社会工作服务室的运行,承接乡政府等委托的各类社工项目和服务性社会事务(服务关爱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失足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社会工作相关的咨询、培训、宣传和交流活动,开展社会互助、对外交流与合作承办委托事项等。村级社会工作服务室人员由村里有责任心、有服务意识、有威望的退休返乡村民组成,主要负责组织人员承办社会工作服务站承接的事务,承接村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的各类服务性社会事务。二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群团组织。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团,加快群团改革进程,切实搭建各类平台,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社会组织中,让他们想干事、有事干、能干事、干成事,让群众回归集体,找到心灵的归属和依托。策划开展巾帼关爱行动、建功行动、志愿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村妇联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贫困户“三留守”人员进行帮扶,广泛开展“好婆婆”“巧媳妇”宣传发动、评选表彰活动,培树一批模范典型人物,撒播文明新风。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村民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