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

2022-01-01李小琴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日记形式家长

李小琴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南小学 甘肃平凉 744400)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教师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写作时苦恼没有写作素材、无从下笔。教师感觉写作的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写作能力不能达到同步,总之写作都是教师和学生感觉同样吃力的地方。基于日常的协作训练,日记在学生写作强化的训练过程中,变成了流水账,或是应付作业的凑字数。笔者有一个想法:如果教师在学生日记写作训练中找到适当的方法,就会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1]

一、传统的呆板的日记形式有待改善

新教改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还一直存在,所以,传统的呆板的日记形式也还在继续,急需要进行改善。因为学生惧怕写作,对于日记这种从词汇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一日一记的手法,学生更加吃力,甚至厌烦和乏味,成了应付作业的凑字数,流水账是常见的模式,没有达到对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提高的作用。有时候还起到了反作用,给到学生一个强烈的信息,日记都很难写,写作更是难上加难。这种传统的呆板的日记形式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分不开。传统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没有有机结合,写作被分离成最难得一个模块,没有写作素材已经成了学生的苦恼,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写作形式成了命题作文,给学生设置的权限更低,解锁的空间看似变小,学生写作困难凸显,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下笔,作文结构不知道如何构建,写作内容就像在堆砌,这些都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的写作途径不对。

反映到日记训练中,教师没有给到有效的引导,没有给到学生足够的吸引,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没有体现学生的发现和想法。这种呆板的日记形式必须得到积极改善,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不论是身边的小事、小动物、小植物,只要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只要激发了学生动笔记录的兴趣,就是日记开始的源头,日记也就有了生命和灵魂。那么,如何做到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有动笔的动力。只要下笔,就是学生有所写;只要动笔,就是学生的从心而发。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日记这种形式从多元化模式出发,利用现代教学和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唤醒学生困乏的脚步,唤醒学生走进生活的动力,吸引学生记录的冲动。使学生有想象力、创造力,模仿写作。只是去学会写作的结构梳理,句式的有效表达,而不是写作内容的重复和思想感情的复制。[2]

二、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开拓日记有效功能,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一)引导学生日记要从生活着手,自主创作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不过11岁左右,对生活的接触和感悟很多源于听读,生活阅历很少,感悟也不会太多。大量的知识都是来自书籍、课本中可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没有实际操作和经验,很多知识显得骨感。如果实际去描述,语言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就是对知识的内容重复,没有新意,没有自己融入的场景,写作水平自然达不到高度。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由学生的实践和参与,来进行对书本的验证和体验,进而开拓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有真实的体会,表达的也是真情实感,在升华的维度也会有创新,有自己的想象和理念。[3]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在对小植物的描写时,要参与到植物的观察中,就是对四季的体会,每个人运用的词汇也不会相同,因为只要有自己的亲身感觉,同样是描写春天,有的学生会从春天的味道开始,有的学生从春天的颜色开始,有的学生从春天的温度开始,有的学生又会从春天的心情开始。春天,在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描写春天,还难吗?绝对不难,因为那是自己真实的体会,发自肺腑,来自心灵,不用去想用哪个词汇,只要做简单的描述。同样的道理,对事件的描述,无论是倒叙还是正叙,什么样的结构都是来自自己,看自己先从哪个时间段开始叙述。还有对人物的描写,只要是自己深刻印象的人物,他的神情、面部特征也是随手拈来。可见,引导学生写日记,从生活着手,自主创作就好。简单的日记也是一样,遇到想要表达的就写出来,遇到一件特别的事就记录下来,慢慢的,日记也就成了习惯,成了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日记给了写作更多的生活感受。

比如今天是周一,周一一般是学生被要求穿校服入校的日子,大部分学生都按要求着装,而少部分学生没有依据校规执行。从这一件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维度去进行日记的写作。首先,不同的角色,班长是负责检查着装并进行治理和评价的学生代表,他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不按规矩着装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想法和心情,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没有按校规进行着装的;没有穿校服的同学的同桌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老师又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简单的人物设想,就会有不同的描述和看法,进而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感悟。然后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述,校服临时弄脏了;校服已经小了,不能穿了;刚买的新衣服;家长认为冬天天凉了校服穿着冷,等等。虽然没有穿校服的原因很多,但会有不同的描写切入。那么,描写一件事确实很简单,只是从真情实感出发而已。如果每天都从一个生活的点出发,写日记就变得有迹可循,有话可说了。

(二)鼓励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生活,日记要有感而发

写作是学生很苦恼的事,即便是简单的看图作文,都感觉下笔困难,总是想怎样写才会写得好?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写什么,怎么写,重要的是学生首先看到了什么,注重的是什么,对自己隐形深刻的是什么。写日记一样,需要学生有写日记的兴趣和动力。不是凑字数应付作业,而是有冲动想把生活中的东西用语言记录下来。那就需要教师来利用一些辅助教学模式,进行激励和开发,给学生写日记的动力和引导。兴趣是一切的源泉,没有兴趣,就是机械式操作,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文章也就没有了生机。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写日记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搜索一些社会热点或是流行元素,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的微课视频,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直观的体会更多的社会事件。教师通过利用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和体会,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输出,学生在讨论和畅所欲言中,会注意自己对语言的提炼,对思想的集中。然后在讨论过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发言改成日记,在小组合作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并评改日记,促进形成“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教师也可以积极用改写课文形式进行日记写作,改写是写作的有效模仿,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概况,表现的语言特色就会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告诉学生,日记有多重形式,不是简单地语言组合,而是基于不同的思想表达,不同的观点看法,学生重要的是习惯用语言去表达,学会输出,生活的脚步是需要记录的,日记要的是有感而发,注重的不是语言形式,而是不同的语言表达。[4]

比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回忆春节的家庭温馨,还有腊月初八是腊八粥的香甜,或是回忆腊八粥的制作过程,或是腊八粥材料的购买,年夜饭的准备,孩子们的喜悦,等等。鼓励学生在日记写作中对这些往事的回忆和回味,体会过节的乐趣,那么语言的描述就不会匮乏和无处下手,让学生明白只要勇敢的用语言来描述生活,生活就会给你无尽的感悟和畅享,日记仅仅成为了生活的记录和思想感情的表露,极尽简洁。在日记的描写过程中,逐渐的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燃起了学生创作热情,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述的长效性,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激发家长的参与性,增加学生日记写作的素材积累

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学生的日记创作也需要每天的真实生活形式,为学生的日记增添写作素材,加入生活的元素。那么回到家里,与家长的互动就成为了生活的主体,家长的参与是很重要的。教师呼吁家长互动总动员,家校携手形成合力。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与家庭生活,积极发现日记素材并有效启发并指导孩子写作。学生喜欢和家长一起做家务,一起聊学习生活的事情,一起做游戏,一起做运动。总之,与家长的互动给了学生很多的乐趣,给了学生无尽的温暖。学生从家庭的温暖中,也能激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只有对生活热爱,才能详细的观察到生活中的细节,品味出不同的人生味道。因此,激发家长的参与性,就会增加学生日记写作的素材积累。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告诉家长生活的有效形式就是家长和学生的陪伴和协作。

比如在家中,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饲养小动物或培育植物,在植物和动物的成长中,家长给予学生一些种植和养殖的指导,或是一起查阅书籍,在共同的照顾下,小动物和植物都有了成长。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和家长有共同的成长,那就是互相的了解,互动的情感,对植物的成长过程的了解,还有对小动物的特征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对生命的领悟,学会对生命的热爱,学会照顾他人,感受快乐。这些都是学生的亲身感受,也都是学生的快乐生活,这个过程可以成为日记的有效形式,写作有了基础,有了素材。针对应试作文,一般也会从生活实际出发命题,这无疑是为学生写作创造了有效的写作素材和写作内容。可见,家长要多陪伴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的所想所为,和学生共同进行生活创造,也是对写作创作的构造和摄取。生活的多元化折射出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生活体现的乐趣,让学生在日记中有话可说,在日记写作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找到日记写作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路径,让日记变得灵活多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亮点,发现就会有感悟,日记写作才会有惊喜,才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让学生做日记的主人,让日记真正成为学生有感而发的阵地。采用多样化日记教学引导,可以鼓励家长的参与,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多资源、多效应的将学生的日记进行发表。让学生看到成绩,有信心、有兴趣的进行日记的训练。这样,学生就会在日记训练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在应试命题中有内容可写,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日记形式家长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