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工艺美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2022-01-01黄国军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创学校教育

黄国军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0 引言

我国教育部门在2010年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业创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许多艺术高校都开始迈出了探索双创教育模式的脚步,但是就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导师在双创教育目标的要求下的实践与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没有体现双创教育的特点,作为艺术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放眼未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双创实践和改革道路,推进双创教育阔步前进。

1 双创视域下的教育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从以前依靠人口红利和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了依靠高质量、高科技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找到良好的创新道路,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创业、实践道路,推动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自然肩负着培育双创人才的责任。

创业创新这个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就已经出现了[1],在它刚出现的时候,就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样被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在教育的体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具体而言,双创教育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培养适龄青少年的事业心、进取心等,为他们日后的创业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起,我国开始正式统一布局“双创教育”,在两年之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形成了初步的具有完整体系的一套模式。自此,高校的双创工作走上了正轨,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许多高校都打造了“互联网+创业”的新模式,双创教育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方向。但是,尽管学生对创新创业有较高的兴趣,但真正实现的双创目标却屈指可数,这样的局面导致最近几年学生对双创的参与度开始有了下降的趋势,许多学生觉得这种要求只是一个噱头,没有实际的意义。要想提升双创的参与度,就需要解决在双创中所存在的问题。

2 双创教育现存问题

2.1 关于双创开展的发展规划不系统、不清晰

许多学校在推进双创教育时,都抱有侥幸和敷衍的心理,导致很多学校在实践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双创教育给学生能力提升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这就造成了一些学校在做规划时缺乏对自己学校和学生现状的科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喊喊口号和校园里拉起的横幅上,没有真正地落实在日常教育之中。这样制定出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缺乏可行性,导致很多方面都不能跟上要求,例如,在师资培养与配置、硬件设施的更新、线上线下双创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对双创的资金支持和资金跟进、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没能达到双创教育改革的目标[2]。

2.2 双创的组织机构不完整

双创教育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需要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去支持的,这个组织机构需要包括了咨询服务以及推行双创开展的组织等多个部门,但是在实施双创教育时,很多高校的组织机构都是不完善的,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了双创的领导小组,但是这个领导小组却是隶属于就业创业部门之下或团委之下的,不是独立的组织机构,这就导致该机构在行动上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而这种双创小组机构主要的职责也是为了完成相关的考核内容,并没有真正地为双创教育而服务。这种隶属于其他部门的双创组织机构,还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权责的划分不清楚,有的人觉得自己的行为准则要依托于上级部门,而有的人为了想要推行自己的双创项目会越级,这就导致在真正实行双创实践时会出现一些权责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在之后的推行之中,出现推卸责任的局面。同时,因为双创的部门体系不够完整,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分享和开发,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不能落实到位,不能够及时地完成任务。

2.3 没有形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

双创说到底是教育方式中的一种,它需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行推动。但是在目前的很多高校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首要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认为专业教育还是被放在首位的,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好奇心,忽视了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致使学生对双创的热情不足,并且教师将对这种双创精神的培养任务,寄托于学校的就业部门或一些公共课上。实际上,如果双创教育没有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只是徒有其表。

2.4 缺乏专业的教师

虽然双创教育提出很早,但是真正在我国实行,却也仅仅有十年的时间,这就使得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双创这个理念到底是什么,也就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融入双创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培养出专业的双创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个性[3],对学生的双创实践给予专业性的指导,让学生的双创想法可以真正地落实在实践之中。

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新探索

3.1 转变教育观念

以往高校都是以求稳为主,非常看重就业率,这就在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在双创教育的背景之下,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这就需要学校摒弃以往传统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对双创教育的认识,转变学生的就业态度。同时还要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往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成绩是一种唯成绩论,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双创精神,也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在双创教育模式的背景之下,学校应该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成绩的比重稍微降低一些,加入对学生的综合考量,这样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人性格与个人发展方向。

3.2 做好基础调查和设计推行方案

艺术院校首先要明确双创教育想要培养的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本校现有特征,设计出一个系统的方案。艺术院校可以将对学生的双创培养目标设立为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在双创方面的全面发展。想要真正的推行双创教育,就要摒弃以往那种形式主义的作风,让双创教育真正地面向所有学生[4],通过双创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个性。

3.3 建立系统完善的双创指导组织部门

这个组织部门应该有独立的行政权力和范围,下属设有各相关工作部门,并且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工作准则,所有的工作开展都必须在遵守工作准则的条件下进行,双创指导部门的活动可以与学校的就业部门进行合作,与市场上现有的企业进行合作,引进资金,让学生的想法可以落地。

3.4 培育专业的双创教师

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双创教育的实际需求规划双创教师的招聘人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对原有的教师体系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原有的教师能够成为专业的双创教师,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和专业的培训体系,突出对教师的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由此两个方面不断地完善创业创新教师库,构建起多元、合理的教师体系,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双创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创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够脱离市场,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让教师去企业进行学习,或者搭建起一个教师社会化的平台,以此让教师跟上市场的热点,有利于让教师形成对市场的正确认识,能够及时地纠正学生提出方案中的不现实之处。

4 结语

双创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满足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的要求,作为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双创教育模式,推动学生形成牢固的双创意识,促进学生在双创教育背景下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猜你喜欢

双创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