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人才强区之略 筑引才聚智之基

2022-01-01

求贤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东区人才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近年来,河东区扎实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立足河东区实际,着力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引才聚智,大力推动河东区“四个之区”建设,加快河东区高质量发展。

一、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是首要

河东区作为中心城区之一,拥有中心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但缺乏优质的高校资源和工业资源,土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有限。怎样立足河东区实际,引进集聚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是河东区人才工作的用力点和着力点。

一是坚持人才工作与主导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去年底,河东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制定了河东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全力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直沽文化繁荣区、宜居宜业承载区,并针对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这个“四个之区”之首,明确了信创产业、科技金融、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文旅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河东区的人才工作就是要做到与这六大主导产业同频共振,加强人才流要素集聚,发掘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促进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团队携带优质项目“带土移植”来河东区发展。今年一季度,河东区引进信创产业、文旅产业、平台经济等主导产业企业143家,落地北京地区投资企业17家,引进央企下属公司3家。下一步,河东将继续紧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引进信创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动能企业及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商务总部、科研院所、新经济等领域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对“项目+团队”和“企业+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强化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着力提高人才队伍发展“成色”。

二是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近年来,河东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努力打造“招得来、引得进、落得下、服务好”的招商链条。作为招商工作的服务保障之一,河东区树牢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工作理念,坚持人才工作前置服务,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同步落实,着力实现人才、资本、产业的有机融合,进而产生“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优质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2020年底,河东区引进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生物材料相关研究团队,为河东生物医药产业注入强大的人才力量。下一步,河东区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人才政策杠杆作用,继续主动承接首都创新资源辐射,加强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推动人才、项目、资本、政策、服务全方位对接。

三是坚持人才培育与联盟建设同频共振。2020年6月以来,全市成立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河东区紧紧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深入挖掘区内优质企业和人才,推荐更多企业参与联盟建设,加强与联盟组建区的沟通协作,通过联盟这个平台,实现人才交流发展,着力构建“企业+企业”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双赢合作机制。河东区华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无人机和新材料联盟领军企业之一,自联盟成立以来,已与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科电十八所重点新能源研究院等7家科研院所合作产品研发,与天津博雅全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联盟企业开展项目对接。目前,河东区正在整合科技金融上下游产业资源,规划打造以渤海银行总部为龙头、以六纬路海河沿线为轴心的沿海河金融科技创新带,逐步实现科技金融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同时,也正在筹划建立科技金融产业人才联盟。

二、管用有效,优化政策是基础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其所长,就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着力把人才工作做扎实、显实效。

一是突出需求导向,以政策之精进强工作之准。“十三五”期间,河东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打造专业技术突出贡献人才、百名博士引进计划、名师名医工作室等品牌人才项目,为河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智力保障。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今年将紧紧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河东区“十四五”规划主导产业方向和区域发展需求,对2017年出台的《关于实施“翔东计划”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意见》进行修订提升,制定《打造“翔东计划”升级版推进河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优化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领域人才引育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开人才政策的“手脚”。

二是突出高端引领,以机制之优化促工作之精。近年来,河东区注重优化充实高层次人才奖励资助政策,加大对主导产业创新创业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吸引人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着力实现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依托中能建、电气院、核工业理化院、医药集团等央企、国企转型升级契机,灵活推行柔性引才,着力打造品牌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发挥河东区军民融合区域优势,充分利用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核工业理化院人才资源,促进军政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民参军”、“军转民”产业集群,着力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三是突出基础保障,以服务之健全保工作之效。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持续加大对名师名医工作室建设支持力度,选拔培育优秀教师、优秀医生开展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和专项课题研究,着力激发本土人才学习成长热情。持续实施“借脑融智、借力发展”柔性引进博士助力区域发展工作机制,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制定“美玉十条”、零要件落户、优先择校等更加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政策。加大人才经费投入,立足提升人才资金服务效能,对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批、专项保障、足额拨付,以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三、软硬兼具,优化环境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集聚人才的“聚宝盆”。近年来,河东区在抓好“翔东计划”人才政策制定、人才专项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人才发展硬环境的基础上,始终将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具有河东热情、河东速度的人才服务体系。

一是以优质的问需服务体现河东“热情”。2016年,河东区出台党委联系人才制度,2020年建立优化“向人才汇报”常态化问需服务机制,区领导带头结对联系服务重点人才专家,全区处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400余人,在全区72个单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安排专人做好重点人才对接服务,推动形成招商与引才并行、服务企业与服务人才同步、项目与人才共进的发展格局。2020年,河东区建立企业走访服务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对区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采取多部门“点对点”上门走访问需等形式,协调解决企业需求93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河东区持续当好企业和人才发展的“助推手”,发挥人才创新创业产业联盟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企业家“111”工程培养对象等市级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多渠道宣传推介河东区重点企业,为企业和人才发声,有效提高了电气院、锦美碳材、华鼎科技、远景放送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用河东的“热情”加强了对人才的引领和吸纳。

二是以便捷的生活保障体现河东“速度”。近年来,河东区全方位整合地块、楼宇、老厂房、国有资产等“基地”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链融合、生产性服务等一体化良好成长环境,放大空间载体的吸附效应。推行便捷的人才落户,建立“海河英才”落户一站式网上办理流程,自2018年以来,“海河英才”累计落户11387人。推进人才公寓提质扩面,发挥市级人才公寓优势,为百余名企业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等解决居住需求。持续深挖区内青年长租公寓、酒店式公寓等资源,拓宽人才公寓辐射群体,解决各类人才和企业居住需求。整合人才公共服务资源,协调解决企业和人才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安居保障、项目申报、生活服务配套等方面相关问题,为人才落户河东区解除后顾之忧,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猜你喜欢

河东区人才服务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培训会召开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河东区地志办到市地志办学习二轮修志工作经验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