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探讨

2022-01-01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蒋波

区域治理 2021年45期
关键词:运维程序应急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 蒋波

现如今,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日益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应急指挥能力全面提高。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为海上搜救、路网监测、应急处置等逐渐建立了指挥所、业务信息系统[1]。但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致使现有的应急处置、运行协调模式无法满足安全出行的要求,为此有必要积极地建设一个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应急指挥系统与部级一体化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确保能够实现各类应急指挥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侧重于应急指挥、日常值班功能的发挥,并满足应急值班需求,在应急状态下确保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综合应急协调指挥的实际需要。

一、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现状分析

一方面,不具备协同联动的行业级运行监测、应急指挥体系。当前,类似于搜救、救捞、路网监测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专门的应急值班室、会商室,多用于日常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与办公。但是,公众突发事件处置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多途径、多手段、统筹调度与综合指挥,导致与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应急处置要求背道而驰,单一中心无法有效地处置今后的突发事件[2]。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运输部门逐渐形成了公路与水路应急指挥体系,并存在多种职能。但是,在场地限制下,为满足日常应急指挥任务,多设置了少量值守工位,但是考虑到今后多部门与跨业务区域联合值守的需要,促使现有工作场所与值守工位不能有效地监测综合交通运行情况和满足应急指挥协调任务。

二、实现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监测、应急指挥能力,有必要建立一个部级综合信息平台来更好地为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服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必须具备整合公路交通体系信息的能力,在出现突发事件以后确保能够有效地满足应急指挥综合协调需求,并为交通运输部门的日常业务服务,方便更好地优化、调配资源,并兼具各单位的各种功能,诸如日常值班与应急搜救等。这一系统建设的基础就在于水路、公路,待运行成熟后有必要向铁路、民航扩展,确保在全范围内能够逐渐形成一个立体化、综合化的检测与应急管理体系。

另外,这一系统是一个综合信息平台,除了要科学地整合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外,还需要形成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管理平台,确保能够满足多网络、多标准信号需求[3]。

三、系统建设

(一)设计原则

就指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定位必须明确下来,近期主要在于基础建设,诸如场地、配套设施与技术手段等,在此基础上能需要对现有的各值守资源进行科学地整合,明确工作模式,并对应急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远期则在于科学的整合数据资源、综合应用建设与模式机制建设,确保能够科学地整合、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将综合应用系统建立起来,最终确保协调、集约发展的真正实现。其次,可以建立小程序·云开发组合,以此优化指挥系统功能。从基本原理来看,小程序·云开发组合架构包括小程序端、小程序原生接口、云端、云端SDK、云数据库、云存储和云函数。在这种组合架构下,终端客户无须开展部署工作和配置工作,也不需要执行服务器管理工作,云端会自动提供代码运行所对应的服务器。开发者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仅需要实现业务逻辑,不必注册域名、配置后端的数据接口以及搭建服务器等,因此,工作流程更为简洁,开发成本也更加低廉,工作效率能得以提高。在小程序·云开发组合架构中,云数据库属于文档型,类似JSON 数组集合,这些数组的对象格式就是JSON文档。云存储是一种文件存储空间,不仅可以做好来自云端的文件存储工作,而且能够确保用户身份安全。云函数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接口,运用它就能够使小程序端顺利完成文件资源和数据操作工作。

(二)系统框架

第一,为满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各项需求,诸如运行监测、应急管理、指挥。第二,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在于建立一个科学的技术体系。第三,为确保各自关系科学、合理,有必要合理地划分、科学地管理各模块,方便更好地调用、共享数据。基于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四级系统框架,分别为:应急指挥场所:要求软硬件设施完备,从在功能区域上可以分为设备区、洽谈区、值班区,要求各个区域能够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和相互配合;基础支撑:类似于网络通信系统、值班座席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应急指挥场所的各种软硬件系统;数据层:初期在于共享各种数据,后期高度整合数据,使其成为涉及不同分类的数据库,如基础信息、地域信息、实践信息与知识库等,方便能够更好地调用、分析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整个系统平台具有各自功能性应用,当前集中开发应急模拟系统与风险预警系统等。通常,在云平台下,为提高交通管理系统使用效率,应深度开发云框架,做好小程序语言编程工作。目前,小程序定义语言包括WXML语言和WXSS语言,语言编辑与应用工作需要发挥微信小程序原生接口、云端SDK和云函数的作用。WXML语言的功能和Web前端开发语言也就与以往的HTML相似,能够对小程序界面的组件结构进行完整地组建。WXSS语言功能和 CSS语言相似,能够对定义界面的组件样式进行规范性设计。小程序原生接口、云端SDK和云函数都会应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能够确保小程序业务功能顺利实现。小程序·云开发的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表现层。该层结构属于小程序界面,其功能实现是依据WXML语言和WXSS 语言。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该层次是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层,系统业务功能模块就在这一层。该层次的系统用户包括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和程序管理员,全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模板消息进行交互。 第三层是持久层。该层次能够提供的功能包括系统数据存储功能和文件资源存储功能。其中,系统数据存储功能是通过启动小程序原生接口,同时,发挥云函数和云端 SDK 的作用来实现。文件资源存储功能对文件和图片进行云存储,依据云端 SDK来实现。

(三)系统功能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常包括四大子系统,各自发挥着重要功能。综合管理子系统:利用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后台管理,因此也称之为控制中枢;在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帮助下能够系统化地连接、管理各种显示单元,方便设备的增加、删除,确保系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网络通信子系统:一旦出现应急状态就会马上启动网络通信系统,凭借其本身所具有的联通能力能够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核心功能就在于各种信息的无障碍交互,而这些通常源自于不同部门、不同网络与多种信息采集终端。远程会议子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即部级与省级交通运输机构视频连接、交通运输行业内部视频连接、各搜救中心与人员的视频连接、整个体系各搜救中心的视频连接。

1.综合显示系统

主显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综合管理、展示不同机构、网络与标准信号,为此有必要将一套背投一体化箱体拼接大屏搭建在现实伸屈,要求每块箱体的规格必须保持一致(80英寸DLP单元),整体部署采用弧形,以此可以保证可视角度良好。将两套LED屏幕设置在会商指挥区,分别在主显示系统屏幕两侧、会商指挥区两侧墙壁布设。将电子沙盘部署在会商区中部,这对于电子海图与电子地图的一体化和统一管理业务流程十分有帮助。另外,两套液晶拼接屏分别设置在值班区,便于实时监测路况、进行远程调度与应急值守搜救指挥等。

2.综合管理系统

这是整套系统的后台管理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多个子系统,诸如集中控制、多媒体录播、视频控制子系统等,该系统可以利用一种新型分布式网络架构和极少的设备,就能够管理全部显示单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日后及时添加设备,其本身所具有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十分良好。

3.网络及通信系统

在应急状态下为了及时部署各类应急资源和实现优势整合,就需要借助强大的互联互通能力,为了解决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互问题就必须重视内外部信息沟通桥梁的搭建,在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确保现场指挥员、中心决策者都能够借助统一整合的通信平台对各方情况进行有效连接、掌控。

4.会议会商系统

该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种,诸如利用视频的方式来连接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行业内能够实现视频互联;视频互联救捞系统各救助值班室与大型救助船舶;视频互联各分搜救中心、各海事机构。

5.值班坐席终端系统

针对指挥中心值班区按照相关需求可以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区设有值班坐席、指挥坐席各6个、1个。针对分区工位所可以借助模块化结构,为确保值班、应急指挥各项功能的真正实现,有必要配置一定电话手柄,与相关系统密切配合,诸如通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GIS平台等,并及时接入外场多种类信号。

四、系统运维管理

自投入使用该系统以后,为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就必须将与之相匹配的运维制度建立起来。有必要做好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在日常运维中做好定期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迅速纠正;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与重大事件,有必要及时开展应急处理,并提供全天候服务,确保能够正常的开展各项活动[4]。

(一)日常运维

针对系统情况,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做好巡检工作,侧重于检查各个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在短时间内马上进行纠正。其次,每月都需要备份系统数据,诸如镉系统数据、配置、软件状态等,一旦发现系统故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回复。最后,运维人员需要每天都介入到指挥中心交接班中,尤其需要对系统当前的异常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一旦发现异常需马上进行排查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措施。

(二)突发事件保障

一旦应急指挥中心遇到突发情况、重大事件就必须马上进行应急处理,且运维人员必须参与其中,提供7*24h的全天候服务,以此才能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并正常地开展各项活动。

(三)协调管理

运维服务通常涉及的部门单位日常联系、沟通、反馈、管理工作比较多。基于各管理方、维护服务之间的管理,需将沟通管理分为四大类,从而才能畅通地沟通信息,确保各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协调、解决,即主管方、协作方、供应商、日常协调管理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指挥系统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利用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能够确保各业务应急值守设备、设备资源统筹与整合的实现,进而能够提供一个重要场所、手段、条件来确保同址值班和监测、综合指挥调度的实现。在业务方面,各业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缺少统一的顶层设计(业务协同、应用功能、数据资源等),为此需要积极的研究如何共享各种应急业务数据资源,分阶段地整合相关系统与数据,就需要严格按照该部门信息化规划并做好各项目建设工作,从而才能为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应急指挥系统后期建设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运维程序应急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智能+时代的新运维
——2019(第十届)IT 运维大会特别报道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