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期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后出血护理1 例

2022-01-01万瑶杨青兰林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医嘱艾滋病入院

万瑶 杨青兰 林奕

作者单位: 401147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科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从而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1]。中期妊娠是妊娠第14~27 周末[2],终止中期妊娠的常用治疗方案为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缩宫素、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水囊和剖宫取胚等。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其感染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1]。截至2019 年10 月底,我国报告存活HIV/AIDS 感染者95.8 万[3]。随着国家政府对艾滋病各方面宣传教育的加深,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刻,尊重、不伤害、有利、公平公正是防治艾滋病传染过程中的重要原则。虽然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选择终止妊娠可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然而,就人道主义而言,这对艾滋病患者来说是残忍的,医生应为其提供艾滋病传染相关的知识,保障其知情权,使其能够自愿、自主选择终止或继续妊娠[4-5]。因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而在终止妊娠过程中可能造成失血过多、引产失败、羊水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6],为防治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20 年7 月,我科收治了1 例中期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2 岁,未婚,因“停经23 周”于2020 年7 月26 日入院。入院诊断为中期妊娠,艾滋病。患者既往发现HIV 感染4 个月,规律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诺福韦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至今。入院时体温(T)36.5℃,脉搏(P)89 次/min,呼吸(R) 20 次/min,血压(BP)99/59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楚,营养良好,入院后各项常规检查指标无明显异常。医生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终止妊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终止妊娠,并签署“终止妊娠知情同意书”“药物流产及清宫术知情同意书”。入院第2 天,在超声引导下常规消毒,予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 mg 羊膜腔内注射,遵医嘱予以米非司酮50 mg 口服,每日2 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入院第3 天傍晚,患者出现寒战、头痛,扪及不规律宫缩,阴道无流血。查体:T 38.7℃,P 98 次/min,R 22 次/min,BP 101/60 mmHg。 急查血培养、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显示:白细胞(WBC)10.5×109/L、血红蛋白(HGB)102 g/L、红细胞压积(HCT)28.7 %、粒细胞比例(NEUT%)87.4 %、CRP 4.29 mg/L、PCT<0.05 ng/ml,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及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入院第4 天,患者感下腹阵痛频繁伴阴道血性分泌物,妇科检查示宫口未开,宫颈容受1指,予以盐酸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患者于下午在常规消毒下经阴道娩出一死婴,胎儿娩出后胎盘未及时娩出,医生帮助其按摩子宫底,遵医嘱予以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但效果差,阴道流血约600 ml,立即成立抢救小组,建立静脉双通道,持续心电监护,吸氧2 L/min,保暖,于手术室超声引导下行急诊钳夹清宫术。术中T 37.4℃,P 127 次/min,R 20 次/min,BP 95/54 mmHg。产时及术中出血共约1600 ml,术中予以缩宫素静脉输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 肌内注射,术后予以卡前列甲酯栓1 mg 每4 h 1 次纳肛。术后患者轻微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复查相关指标示WBC 22.8×109/L、血小板计数(PLT)177×109/L、红细胞(RBC)2.1×1012/L、HGB 79 g/L、HCT 21.7 %、NEUT% 92.3 %,全天体温波动在36.6~37.8℃之间。入院第5 天,患者无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复查血结果示WBC 12.4 ×109/L、HGB 59 g/L、HCT 16.9 %、NEUT% 79.7 %、CRP 133.79 mg/L,予以红细胞悬液1U 输注,输血后患者T 38.4℃,予以物理降温,阿奇霉素及奥硝唑静脉抗炎、补液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入院第6 天,患者体温波动在37.4~37.5℃之间,请ICU 会诊后,建议更换抗生素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成分输血纠正贫血;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需特殊配血,在未输血前,建议转入ICU 进一步治疗。患者自觉一般情况良好,与家属反复商议后,要求出院至院外传染病医院就诊,步行出院。

2 护理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实施保护性隔离

因AIDS 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而HIV 感染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7],妊娠合并AIDS 患者在终止妊娠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远高于普通患者,采取隔离防范措施如下,①保护性隔离:患者入院后,收于单间隔离病房,通风良好;病房门口张贴隔离标识,病房内放置黄色垃圾桶(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及快速消毒洗手液;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②处置与消毒:患者物品专人专用;严格执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垃圾消毒后张贴红色高危警示标识,再行处置;与手术室工作人员做好交接,提前告知患者病情特殊性,由专用通道护送患者入手术室,手术在感染性手术间完成,同时通知医管家对患者经过路线进行消毒处理;患者分娩后死婴及胎盘组织物交由患者及家属查看后装于标本袋内,并张贴醒目高危警示标识,放于胚胎组织标本转移箱内,由专人护送转移至统一处置地点。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患者分娩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手术帽、口罩、双层橡胶手套等;术中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及医疗垃圾等单独放置,术后统一集中处理;操作过程集中注意力,规范操作,正确投递器械,防止针刺伤。④患者在院期间限制家属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2.2 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共情护理

研究表明,AIDS 患者焦虑、抑郁、孤独感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其感知歧视程度与抑郁程度、消极情绪呈正相关[8]。所以护理AIDS 患者应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还需要一定的思想境界。我科在接待该患者,了解其疾病特殊性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②以亲切的态度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疾病发展、治疗过程,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增加患者归属感,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向患者介绍我科该病种的成功案例,减轻其焦虑情绪。③整个产程由专人护理,并向其讲解分娩大致过程,减轻担忧情绪,做好人文关怀。④日常沟通交流注意言辞用语,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讨论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提升患者自信心。⑤予以患者家属健康宣教,指导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⑥全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落实上述措施后,患者在院期间,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无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2.3 加强围产期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①遵医嘱合理用药,观察用药疗效:遵医嘱予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 mg 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片口服,每日2 次,每次2 粒,讲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②做好清洁、消毒措施,预防感染:产前予以宫颈阴道上药,出现产兆及产后予以会阴擦洗每日2 次;保持病室及床单位整洁,指导患者着宽松舒适衣物,勤换卫生巾及内衣裤。③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者产程进展情况及体温变化,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及补液治疗;每班进行床旁交接班,加强病房巡视,防止意外伤害发生。④健康饮食,合理休息:鼓励患者进食高能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食物;遵医嘱予以镇痛药帮助患者合理休息,调整宫缩。⑤加强专科护理,提升患者舒适度:指导患者保持乳房皮肤清洁,积极采取回奶措施,如遵医嘱予以维生素B6每日3 次,每次20 粒口服,煎服生麦芽,芒硝外敷乳房;勿按摩、挤压乳房,忌食下奶汤类食物等。

2.4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有研究报道,我国因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9]。产后出血常见病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病因[7]。该患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未及时娩出,产时产后出血共1600 ml,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值为1.3,予以急救措施如下:①立即通知医生床旁查看患者,按摩子宫底,静脉输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②成立抢救小组,建立静脉双通道,加快输液滴速,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2 L/min,重点监测患者意识状态、BP、P、尿量及阴道流血量等,保暖。③积极联系手术室,开放绿色通道,护送患者入手术室行急诊钳夹清宫术,并与手术室医务人员做好交接。④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2 L/min,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甲床及阴道流血情况;每班护士床旁交接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主诉,记录24 h 阴道流血量。⑤遵医嘱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予以促进子宫收缩药物、抗炎、补液及物理降温等治疗。⑥医务人员全程紧密配合,安全合理用药。同时协助患者上下床,加强预防跌倒、坠床相关知识宣教。

2.5 实施出院健康指导和延续性护理

因AIDS 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随访,所以实施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既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延续性护理能让出院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再次住院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10]。①饮食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含铁丰富食物,如瘦肉、猪肝、鱼、虾等。②活动指导:早期适当下床活动,遵循下床活动三部曲,预防跌倒、坠床;1 个月内不适宜参与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③专科指导:禁止性生活及盆浴1 个月,避孕半年以上,采用避孕套避孕,禁止乱交;1 周后门诊复查彩超及血指标;阴道流血超过15 d、阴道流血量增多或术后40 d 未来月经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④药物指导:口服维生素B6帮助回奶,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口服右旋糖酐铁,帮助纠正贫血症状。⑤电话随访:分别于患者出院后24 h、出院后3 d、出院后1 周、出院后1 个月电话回访患者情况,患者已于传染病医院就诊后步行出院,并在我科门诊复查。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已正常回归社会。

3 小结

本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合并产后出血,使治疗和护理难度加大。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医务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感知患者情绪,实施共情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患者围产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积极处理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开展出院健康指导及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从医院过渡到家庭。

猜你喜欢

医嘱艾滋病入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 世界艾滋病日》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局艾滋病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