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患者的护理1 例

2022-01-01邓春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创伤性插管呼吸机

邓春蕾

作者单位: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多发伤是由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一处损伤即使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1]。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遭受严重创伤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穿过膈肌破口部位进入胸腔,引起呼吸、循环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病死率高达30%[2]。2020 年10 月30 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精细化护理,患者转归良好。

1 病例介绍

患者黄某,女,29 岁,2020 年10 月29 日凌晨3:00 左右乘坐小轿车时车辆撞击树木致全身多处伤,感前胸、腰背部及双侧大腿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后来我院。胸部CT 提示胸12 椎体骨折,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腹部CT提示肝包膜下积血积液,左肾挫伤,盆腔积液。 急诊以多发伤,即胸部闭合性损伤: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闭合性腹部损伤;肝挫伤、肾挫伤、膈疝;脊柱骨折:胸12 椎体骨折收入院。患者神志清楚,格拉斯哥评分(GCS)15 分,体温36.3 ℃,脉搏 119 次 /min,呼吸 25 次 /min, 血压104/56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95%。胸廓挤压征(+),腹平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脊柱无畸形,无压痛。骨盆挤压征(-),骨盆分离试验(-)。双下肢肌力0 级,感觉正常。

2 临床表现与治疗过程

创伤性膈疝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容易遗漏或谬诊。若抢救不及时,易发生嵌顿、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3]。入院后应详细询问受伤史、受伤机制及演变过程。若患者出现腹部症状,体征表现为下胸部损伤,或者出现以胸部症状、体征为表现的上腹部损伤,需警惕创伤性膈疝的可能[4]。观察呼吸的幅度、深浅,有无气促、发绀、咳嗽、咳痰等,还应观察腹痛的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有无呕吐等症状。在未明确诊断前慎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创伤性膈疝 CT 表现为: 膈肌增厚形态不规则,膈面升高或假膈面,胸腔内出现肠管影像。该患者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可见右肾上腺不均匀增粗,右肾、肾上腺下移,升结肠、结肠肝曲位于右肾外上缘,提示膈疝形成。结合病史及查体可明确诊断。

入院后收监护室予抗休克、镇痛支持治疗。10月31 日患者SpO2下降至85%,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床边B 超提示肝右动脉破裂出血,行经皮动脉栓塞术,并紧急行“剖腹探查+开胸探查+膈肌修补+肋骨骨折内固定+大网膜切除+心包修补+胸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11 月7 日脱呼吸机,予高压氧、针灸、关节运动训练(PT)等康复治疗。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双下肢肌力4 级,12 月26 日转当地医院。

3 护理

3.1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VAP 是一种肺实质性炎症,主要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 后或机械通气结束拔除气管插管48 h内发生的肺炎[5]。 10 月31 日19 时10 分患者SpO2下降至85%,心率134 次 /min,张口呼吸,听诊右侧呼吸音消失。立即调节氧流量至15 L/min ,呼吸困难仍不能缓解。急查动脉血气示氧分压(PaO2)51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6 mmHg,协助医生床边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模式为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潮气量430 ml,氧浓度80%,呼吸频率14 次/min,患者SpO2升至99%。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期间每日行口腔护理3 次。患者取侧卧位,床头抬高45°,头偏向一侧,以减少误吸的风险。行口腔护理前检查气管插管的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2O。确定气管插管的深度,即气管插管至门齿的距离,一般为22~24 cm,由2 名护士配合行口腔护理,1 名护士负责固定插管,另1 名护士用带负压吸引的牙刷清洗患者口腔。固定插管的护士负责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清洁完后再次检查气囊的压力及插管的深度,确保与操作前一致并妥善固定。呼吸机吸入端湿化温度在36~37 ℃, 能使吸入的气体快速达到水蒸气饱和状态,降低呼吸道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患者咳痰,避免形成痰痂[6]。每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氧合情况,尽早拔管。

3.2 管道护理

术后留置胃管、胸腔引流管、脾窝引流管、膈下引流管、背部切口引流管、尿管等,正确标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更换管路时注意无菌原则,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外出检查时,双钳夹闭引流管。尽早拔出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7]。

3.3 镇痛护理

数字评分法(NRS)是将一条直线分成10 段,0 表示没有疼痛,10 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我感受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的程度[8]。本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50 ml+地佐辛注射液10 mg 持续泵入,NRS 评分由4 分降为1 分,患者可安静休息。患者开始康复治疗后诉下肢肌肉酸痛,NRS 评分1分,给予普瑞巴林胶囊75 mg,每天2 次口服。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冥想、转移注意力等非药物方法镇痛,患者可安静入睡。

3.4 饮食护理

患者肛门排气前予胃肠减压,减轻吻合口张力,给予必需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患者11 月9日肛门排气后予200 ml 温水鼻饲管注入,患者未诉不适。予瑞代500 ml 经鼻饲管注入,给予肠道益菌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及促胃动力药。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日30ml 口服,必要时使用开塞露,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正常饮食后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床上活动,预防便秘。

3.5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 (DVT) 形成与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及高凝状态等相关,是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9]。DVT 后栓子脱落极易诱发肺栓塞(PTE)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0]。Caprini 风险评估模型是以证据为基础、基于临床经验的一种简单、高效、实用的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评估工具[11]。根据Caprini 风险评估量表,患者血栓风险等级为高危,将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措施相结合,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500 ml 以上。患者病程较长,申请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肢体护理:用软枕将患者下肢垫高20°~30°,每2 h 协助患者翻身1 次。穿弹力袜,同时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气压泵治疗,指导家属进行腓肠肌按摩及下肢被动运动等。予利伐沙班片10 mg,每日口服1 次。患者在院期间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3.6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患者卧床时间久,容易导致肺炎、废用性肌萎缩、压力性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打破传统被动的护理形式,树立主动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的护理需求放在首位,站在患者的角度,切实维护患者的利益,帮助患者解决问题[12]。指导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开始进行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的锻炼,帮助肺复张。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背伸、拓曲和旋转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训练。予高压氧治疗及床边关节运动训练,患者由入院时双下肢肌力0 级恢复到4 级,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康复锻炼,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总之,创伤性膈疝若得不到及时救治,病死率极高。因此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关键,精细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转归。

猜你喜欢

创伤性插管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