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2-01-01陈全法刘晓爱

江西农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种子

陈全法,刘晓爱

(山东省单县北城街道办事处,山东 单县 274300)

为了保证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小麦生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加强对小麦种植基础工作的重视,详细分析造成病虫害的各种外界影响因素和内部条件,合理应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升我国小麦的质量以及种植规模,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1 优质小麦栽培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种植和培育小麦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选择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这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小麦这一粮食作物的需要。同时,优质小麦栽培技术也能够提升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为粮食出口奠定基础,这不仅能够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益,也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2 影响小麦栽培和种植效益的因素

2.1 内部遗传品质

小麦种植效益以及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特性,小麦自身的遗传特性直接影响着小麦的成活率、后期的面粉质量等多方面,因此,小麦自身的遗传性质,对于后续的种植和培育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升小麦的品质,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因地制宜,在选种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选择遗传特性适合当地环境的小麦品种。

2.2 栽培技术

除了小麦遗传因素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之外,栽培技术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影响到小麦的品质和种植效益。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栽培技术以及灌溉施肥技术等要求较高,同时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这些管理栽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科学合理地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发育需求进行灌溉和管理工作,选择适合小麦生长和种植的栽培技术。

3 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品种质量和性能是实现小麦高产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品种上应选择符合种植标准且适合当地种植环境的小麦品种,从根本上确保小麦的基础产量和生长水平。通常情况下,小麦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自然环境与种植实际情况作为理论根据,并且优先从推荐品种中选择合适的种植种子,同时,充分结合地区光源、热量、水资源以及土壤等自然资源情况,利用现有种植经验和技术,选择适合的种植品种。

3.2 种子处理

第一,选择从正规的销售商和生产经营商处购买小麦种子,避免贪图便宜购买到品质不佳的小麦种子。第二,细致地检查种子包装上的各项信息,确认生产日期、质量指标、销售单位等信息,确保种子来源清晰。第三,筛选种子,剔除种子中的草籽、石砾等杂物,剔除带有病虫的种子,通常选用整齐、均匀、无病虫的小麦种子,可以选用机械筛选的方式,该方式较为高效,不过要注意合理地操作设备,确保其各项性能,确保其筛选效果。通过筛选种子保证小麦的成活率,保证其能够健康地生长。第四,种子包衣。所谓包衣,就是用种衣剂包衣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提高种子抗病虫害能力,但是此方法有着较高的种植生产成本。如果采用包衣处理方式,那么需要保证种衣剂配置科学合理,根据包衣的目的采取不同的配方,比如防病、杀虫、补充微肥等都需要不同的配方,总体来看,农药、肥料、吸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等都是常见的包衣剂。在包衣处理时工作人员先要在容器中洗干净小麦种子并且进行晾晒,然后按照说明要求和包衣目的适量添加种衣剂,在包衣过程中要注意边搅拌边倒入种衣剂,直到每颗种子上都均匀地包裹薄膜,然后晾晒。第五,浸种或拌种。浸种或者拌种可以有效杀灭种子内外的病菌,为小麦生根发芽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将小麦出苗的效率提高,为此,很多地区在种植小麦之前都会进行浸种和拌种。在拌种或者浸种之前,要做好药剂溶剂的调制,添加适量的药剂溶液,保证搅拌或者浸泡均匀。拌种还能够防治小麦病虫害,比如拌种时使用0.05%的稀土和ZnSO4(硫酸锌)可以预防小麦生理性病害。浸种主要是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植物生长情况的控制,比如小麦浸种时使用0.5%的矮壮素溶剂2000倍液浸泡6~12小时后再将其晾干,可以提高小麦种子的出苗率。

3.3 播种时间

天气会对小麦生长环境与生产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选择小麦播种时间十分重要。在全球气候普遍变暖的大环境下,小麦的播种时间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推迟15天左右。同时,还需结合小麦品种之间的差异确定播种时间。科学选择播种时间是保证小麦保持良好生长势头及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

3.4 底肥施用

小麦正式种植之前,应使用高质量底肥,以此有效完善土壤基础肥力,为小麦后续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提升小麦生长速度,在底肥施用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合理配比肥料,改善小麦种植条件。为此种植之前应分区域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化验结果执行施肥技术标准,除此之外,还应积极结合秸秆还田技术,重点培养土壤基础肥力,确保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达到平衡。

3.5 播种方式

首先,根据土壤墒情和质地来确定播种深度。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对于墒情较高、土壤质地较为黏重的地块,应适当减小播种深度;对于土壤墒情较差、质地较疏松的地块,应适当增加播种深度。其次,合理确定播种量。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为了保证小麦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效吸收土壤养分,需要合理控制小麦播种量。一般来说,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适当减少播种量,而分蘖能力较弱的品种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再次,采用合适的播种方法。目前,机械化技术在小麦播种方面的应用水平显著提高,采用机械播种已成为小麦播种的首选方法。选用小麦宽幅精播机能够精准控制小麦的播种行距与播种量,且可以依照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要求,将播种深度有效控制在3~5 cm。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种植面积较大,适宜采用机械播种;如果种植面积较小,适宜采用人工播种。

3.6 病虫害防治

绿色小麦种植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防治病虫害时,需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科学合理地应用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多种防治技术,提高种植质量,科学应对各种病虫害。首先,在病虫害防治时,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用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设备,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有大规模病虫害,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病虫害实际情况,同时及时发布预警,引导广大农民加强防治。其次,利用害虫的特性,对粘虫板、捕虫灯等设备做好科学的应用。再次,采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于绿色优质小麦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见的小麦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在防治时,要科学选择药物。防治赤霉病,可选择戊唑醇、戊唑·福美双、多·酮·福美双、戊唑·咪鲜胺等内吸杀菌剂,在小麦的齐穗期至盛花期及时用药;防治纹枯病,可选择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苯甲·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需要加强管理,合理轮作,科学做好种子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常见的虫害类型有小麦蚜虫、小麦黏虫、潜叶蝇等。防治小麦蚜虫,可在虫害较为严重时,选择噻呋酰胺、吡虫啉等药进行防治;防治小麦黏虫可在孵化盛期至幼虫3日龄前,及时喷洒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5%S-氰戊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的灭虫效果;防治小麦黑斑潜叶蝇,可用48%毒死蜱乳油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 mL兑水30~45 L进行喷施,也可以使用1%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进行喷施,不仅能够防治小麦黑斑潜叶蝇,还能同时兼治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麦的品质以及产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优质小麦的需求,就要求相关种植人员要加强对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的了解,及时运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益,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粮食产业以及农业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小麦病虫害种子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