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危害及治理技术研究

2021-12-31徐梦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吸收剂膜分离吸附剂

徐梦晏

(江苏锡澄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滨湖分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日益增多,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最近几年,全国部分地区,尤其是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存有大量的可吸入性颗粒(PM2.5、PM10),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则是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后,可吸入性颗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本文将对VOCs 气体的来源和危害进行探讨,分析防治工业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处理技术,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1 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和危害

VOCs 主要包括天然和人为两种来源,天然来源主要是由火山喷发、植物释放和森林或草原火灾等引起的,主要排放物质是单萜烯和异戊二烯;人为来源主要是工业生产所采用的溶剂排放和车辆尾气排放,涉及的行业和排放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含硫有机物、含氧有机物(醚、酮、醇、醛等)、含氯有机物、含氮有机物、非甲烷烃类(芳香烃、烷烃、炔烃、烯烃等)等,同时伴随浓度大、强度高且排放时间长的特点。例如:制造行业的油漆喷涂、油墨印刷、人造板材、玩具涂料、胶黏剂、清洁剂、防腐剂等。

VOCs 的化学成分较复杂,一般带有恶臭、刺激性等特殊气味,尤其是甲醛、甲苯等苯类物质,对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肝和肾等脏器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可致癌或突变。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60 万人间接或直接死于VOCs 污染,是颗粒物和NO 的第三大空气污染物。同时,VOCs 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生长,也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太阳光的照射下,VOCs 分解成自由基和过氧基,引起光化学烟雾并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影响大气臭氧层。

VOCs 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自2012 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VOCs 的防治目标,2013年再次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可以看出我国在VOCs污染治理问题上的重视程度,相对于污水和垃圾治理、脱硝等,对VOCs 的防治任务已经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2 VOCs 的处理技术

当前,对VOCs 的处理技术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取替易产生可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在密闭空间中生产或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来实现降低或避免VOCs 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控制VOCs 排放,是最佳的防治有机废气污染的方法,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各行业生产无法全部做到,实现难度较高;第二种是在生产末端,采取一定的技术或措施,消除或降低VOCs 排放量。VOCs 末端控制技术包括采取物理和化学两种措施,物理措施是将VOCs 非破坏性回收再利用,主要包括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冷凝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在控制VOCs 排放的同时,可节约资源并带来经济价值,适用范围较广。化学或生物处理措施,是将VOCs 破坏性处理成无毒或低毒物质,主要措施包括燃烧处理技术、生物技术。

2.1 吸附技术

当前,在对VOCs 治理领域中,吸附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该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投资低、工艺简单、净化率高且能耗低。吸附技术关键在于其中的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人工沸石、活性氧化铝和硅胶等,具有化学性稳定、细且密集的孔结构、耐高温高压、耐酸碱等特性。活性炭的孔容积通常为0.2~1.0cm3/g,比表面积为300~3000m2/g,与其他商用吸附剂相比,吸脱附容量更大且吸附动力更强,是首选的吸附剂。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等温线弯曲度的大小和斜率的变化,改变系统的压力,以使吸附质在加压状态下吸附,在减压状态下脱附,是恒温或无热源的吸附分离过程。按照工艺方法,主要包括变压吸附(PSA)和变温吸附(TSA),变压吸附自动化程度很高,可实现循环操作,但加、减压的频繁操作,对系统设备的质量要求较高,通常用于对高档溶剂的回收;变温吸附是利用在不同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变化,来实现吸附和分离的循环。低温下,吸附容量高,组分被吸附。高温下,吸附容量低,已吸附的组分被脱附解吸,吸附剂再生,如此循环。常用的变温吸附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床式吸附器,移动床式设备因容易磨损吸附剂且价格较高,较少采用;固定床式设备工艺相对成熟且回收效率高,应用范围较广。

2.2 吸收技术

吸收技术是将废气排放至填料塔或喷淋塔等设备中,使吸收剂和废气充分接触,其中的VOCs 组分溶于吸收剂中,并从废气中分离。吸收技术有常压常温和常压低温两种工艺,由于常压低温吸收技术,在吸收剂冷却后,温度要控制在243K 温度以下,系统需要增加一套制冷设备,相对于常压常温吸收技术的能耗要高很多。吸收技术工艺的核心是吸收剂,不同的VOCs 气体,吸收剂类别不同。例如:当采用润滑油和植物油作为吸收剂,甲醇、四氯化碳、苯和甲苯的吸收率为70%、80%、90%和95%,当甲醇浓度<1.34g/m3时,用水作为吸收剂效果较好。

吸收技术比较适合处理流量和浓度较高的VOCs 气体,处理浓度较低的VOCs 气体时,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目前,行业内常用吸附-吸收联合技术来处理低浓度的VOCs 气体,以此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这种工艺是利用吸附剂富集VOCs 气体,再通过真空泵解析吸附剂得到高浓度气体,最后由吸收塔吸收。没有被完全吸收的气体循环进入吸附罐内。

2.3 冷凝技术

VOCs 气体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这一特性,冷凝法利用系统对VOCs 气体进行加压或降温,使气态VOCs 凝结成液态,从混合气体中脱离并实现回收再利用。

在一定的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VOCs 浓度越高,脱除效果越好,适用于处理浓度高于25g/m3、高沸点、低温度的有机废气,浓度低于25g/m3时,需要增加燃烧技术或吸附技术等作为前处理,以降低有机负荷。另外,该技术虽然工艺流程简单,但处理过程需要配备液氨或冷凝水等冷凝介质,操作条件较为苛刻。

2.4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压缩机或真空泵对废气进行加压,使废气与具有渗透选择性的聚合物复合膜表面接触,由于该膜对有机气体的渗透度约为空气的10~100 倍,所以,有机气体可以通过膜材料并从废气中分离。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蒸汽渗透工艺、气体膜分离和膜接触器。蒸汽渗透工艺与渗透汽化工艺类似,但采用的是硅橡胶膜,在VOCs 渗透过程中,温度不高且不会发生相变,所以相对于渗透汽化工艺效率更高且节能;气体膜分离是利用VOCs 透过膜的不同传质速率以实现分离的过程,有国外学者利用该技术对汽车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汽油进行分离,汽油的回收率高于99%;膜接触器是利用中空纤维微孔膜两侧流动的两相介质,在膜表面或膜孔内接触,避免两相直接接触而产生乳化现象,膜接触器多用于膜基吸收技术中。膜基吸收技术的关键在于吸收剂的选择,与其他技术相比,对废气所施加的压力较低且不需要VOCs 通过膜,只需两相流体各自流动并保持接触界面稳定即可。

膜分离技术对VOCs 的回收效率较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污染,但前期对设备的投资费用较高,通常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气的预处理单元。

2.5 燃烧处理技术

燃烧处理技术是将废气排入燃烧室内,并向燃烧室内通入过量空气,使VOCs 燃烧,分解成CO2和H2O 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和温度,可区分为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由于直接燃烧法是将VOCs 气体作为燃料,所以燃烧室的温度一般都高于1000℃,当温度不够时,需要添加辅助燃料,适用于VOCs 浓度或尾气温度较高的废气处理。当采用直接燃烧法处理含S 或N 等物质的气体时,需对燃烧后的气体再次处理。另外,由于直接燃烧过程存有明火且燃烧后的废气温度较高,需要回收部分热量,很多化工等企业不能使用;催化燃烧法是利用催化剂使VOCs气体氧化分解,其处理过程温度较低,不存在燃烧火焰,安全性较高,适用性更广。适用于催化燃烧法的催化剂多为含Cu、Fe、Ti、Pd、Pt 等元素的金属催化剂,例如:PdO/H-Beta 和Pt/H-Beta 催化剂,能够对氯化烃类VOCs 气体起到很强的催化分解作用。Au/TiOxNy催化剂,对丙醇、苯、已烷等有机气体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但是,催化燃烧法对气体处理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当废气中含有雾滴或灰尘时,催化剂的处理效率和寿命都会受到影响,并且废气中不能含有As、P、S 等导致催化剂中毒的物质。

对于一些浓度和温度低、风量大的VOCs 气体,如果直接采用催化燃烧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辅助燃料,增加运行成本。所以,可利用吸附-催化燃烧技术组合,先富集一定量的有机物,再利用热空气吹扫,提高VOCs 气体的浓度和温度,为催化燃烧过程补充热量并缩短了处理的时间。

2.6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转化或降解作用,将VOCs 气体转变为低害或无害类物质。生物处理系统的生物洗涤塔中的多孔填料,其表面覆盖有生物膜,当VOCs 气体通过填料床层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有机分子将被传递到生物膜内,并与生物膜内的生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H2O、CO2和中性盐等无机成分,实现废气的净化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能够降解除含氯较多的有机分子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分子,而且VOCs 气体的去除率可达95%,且该项技术设备的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但生物处理技术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不适用于浓度和风量较大的废气处理,并且无法对VOCs 进行回收利用,所以,该项技术一般用在处理恶臭类有机废气领域,例如:处理储存的饲料所散发的臭气和氨气等。

3 结束语

VOCs 气体对生物及环境有较大危害,而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快速发展,污染程度和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对于VOCs 气体的净化方案当前有很多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净化技术会被不断开发和更新。但是,任何单一的VOCs 处理技术,都会受其去除能力、适用范围和成本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VOCs 的成分,优化并组合各种技术方案,以提高VOCs 的去除率,降低成本,避免二次污染,实现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吸收剂膜分离吸附剂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膜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新型高负载CO2 吸收剂开发与中试研究
新型MEA-AMP混合胺吸收剂的抗降解剂研究
液体吸收法处理粘胶纤维生产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三种改性ATP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研究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存储性能研究
探析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