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三重维度与多重路径

2021-12-31金赞研马成瑶

南方论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化话语马克思主义

金赞研 马成瑶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开启了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论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大国外交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扶贫思想等成体系、理论化的思想成果。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今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必将继续丰富和完善,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三重维度

(一)内涵拓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在内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进行了新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此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我国理论工作者的根本指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理论指导,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需要着力阐释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长远角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哲学观的提炼和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是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党的工作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在内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思想具有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话语体系的建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填补一段时期以来盲目学习西方造成的话语体系建设缺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在建立立足中国本土立场和思想方法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消解西方新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关乎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础和方向。

(二)传播与批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疑问和误解,中国共产党在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论断、坚决批判错误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在国际上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旗帜鲜明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彻底的批判,强调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2];另一方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为基础,大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宣传工作特别注重揭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揭露其本质上的阶级性,以此来驳斥国内一些人宣扬的“西方意识形态具有普世价值”的谬论。与此相对应的,在党的宣传工作中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西方国家的一系列乱象,来驳斥“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思潮,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原创性”的培养和建设,他强调“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提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取理论的素材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4]。这些概念将成为今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准则和基本理论方法,也将成为支撑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石。

(三)系统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固本之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系化话语建设是多方面的,既要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体系,也要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体系;既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体系化,也要兼顾其他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化;既要把握对当下世情国情的有力解释,又要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清晰的预判。系统建设不同于碎片化寻章摘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其一,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在这一基础上吸收借鉴各家各派,形成完整坚实有说服力的理论架构;其二,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当前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有准确的评估。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具备能成为科学体系的基础,如果丧失了作为基础的这两方面,则体系的崩塌是必然的。只有坚持对这两方面实事求是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才能具备成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体系化建设,无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完整的、准确的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完善,再到目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一脉相承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纳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完整有效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际思想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建设的过程,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理论升华的过程,也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来源有精辟的论述,即“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5]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6]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未来形态应当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又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的形态。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吸收一切有利于我们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因素,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包容的、能够激发创新思想的、能够为党的治国理政提供借鉴的体系。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国际国内形势的客观因素,也有我国理论工作者所存在的不足。

其一,西方强势话语体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主流理论界仍然处于弱势,西方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建设成就的认可没有化为对中国道路的认可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敌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变,虽然金融危机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但是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能完全等同,掌握西方话语体系主流的仍然是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理论界吸收外界理论成果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对于国外的理论很多只能用作批判,借鉴价值非常有限。西方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敌对态度也使得国内外话语体系的交流越发困难,特别是国际右翼势力抬头,左翼式微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传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和传播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态势不变,这一状况就很难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应当具有长期斗争的思维,进行长远谋划和大战略决策。

其二,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食洋不化,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弊端。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被一些人认为“过时”,在一些学术场域里处于边缘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纠正和整治下,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是一些人仍然存在以西方话语剪裁中国实践的理论话语惯性。在学术界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西方理论比较成熟完善,在西方已经获得了良好的解释力,而我国的本土化理论有一些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正确的导向,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的声音不够强,一些应当在意识形态上肩负责任的人没有旗帜鲜明,导致了错误思潮的蔓延。这一问题不仅仅是个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更是一个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完善问题。

其三、社会思潮多元化使得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张力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不同的社会思潮,阶层差距拉大使得这些社会思潮互相弥合补充的空间逐步缩小,一些社会思潮呈现极端化的趋势。社会利益的多元化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困境的根源,目前的完善路径只能从技术上弥补社会阶层利益分歧导致的思想裂痕,而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逐步实现。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跨度中,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弥合社会阶层之间的思想分歧,是这一体系得以在中国立足和发展的主要解决课题。在国际传播的领域,这一分歧显得更加明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传播只能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等具体形式进行传播,无法深入到核心理论层面。这既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歧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前者更加深层次,后者更加现实。如何解决国际传播弱势的问题,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方案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的提升路径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根本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没有强大到可以与西方理论进行针锋相对地博弈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探索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成为当今学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设作为一个客观的过程,应当立足于已有的实际来开展,不能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以抽象的概念代替具体的实践。目前流行于世界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根植于西方的文化土壤,是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中国与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基础迥异,西方理论在中国只能成为空洞的理论推演和批判工具,实际操作性十分有限。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底线,坚持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思维判断中国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实际,保持了话语体系的独立性,没有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迷失自我。中国共产党慎重引入西方理论和西方话语,不仅没有让西方思潮搅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设来平衡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和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7]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核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意识形态的原则和底线。中国不排斥西方文化和理论,但是学习不代表照抄,借鉴不意味着全盘接受,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和借鉴中大力推进理论本土化,用外来的理论作为从本土实践产生原创理论的催化剂,通过借鉴外来理论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催生原创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之处。

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设是多元的社会意识与一元的指导思想的矛盾统一体,应当起到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应当紧跟形势,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也需要随之创新。话语体系是政治权力的外化,是政权兴衰的风向标。政权的兴盛首先表现为能够拥有引领社会思潮的话语体系,政权的衰落也首先表现为所掌握的话语体系失去了对社会思潮的领导力。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利益多元、话语多样、思潮复杂,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社会的进步,也存在潜在的威胁。形势的客观性并不代表我们无可作为,相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应当以自身的创新最大程度起到整合社会意识,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应当做到扎根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实际、凝聚中国力量,以意识形态领航者的姿态引导人民,不仅要“大众化”,更要起到“化大众”的作用。话语体系取得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条件在于扎根人民,用人民的话语讲述人民的故事、反映人民的诉求、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在于与实践相结合又改变实践。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以各种形式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也能找到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这就形成了党和群众在话语上的良性互动。

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严肃性和大众化的矛盾统一体,应当是形式新颖,传播力强,借助各种传媒方式进行传播的话语体系,更应当是能够解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的理论话语体系,不仅要“好听”,更要“好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有着根本区别,目标不同,难度更大,挑战更多。如何在话语体系的传播中掌握“同”和“异”的尺度,如何在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中既讲好中国故事,又不趋同于西方,如何把握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价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建设最为有效彻底的方式就是进行全方位的话语体系传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搭建到受众最为集中的媒介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把握一个重要尺度,即话语体系的隐性与目的性的平衡,既不能将话语体系过于生硬地强加在受众身上,要保持传播的可持续性;又不能由于潜移默化而消解了话语体系鲜明的目的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方案的推广,在促进世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了解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为世界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只有解决或部分解决世界问题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获得认可。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只有为国际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才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传播在宣传的同时,更大程度上要兼顾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方案与世界各国实际相结合,切实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对外传播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话语体系对外传播根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资本主义专注于为资产阶级攫取利益;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类的问题,资本主义从全人类身上剥削价值,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真正让世界看到这一根本不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才会多起来。

其四,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特别是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理论交锋和论战是意识形态领域必不可少的活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理论斗争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就一刻也没有停止,今后必将继续下去,而且会更加激烈,逐步走向国家间斗争的前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家间的斗争将不仅仅是利益斗争,而是意识形态之争,是哪一种社会制度是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是历史发展走向的争论,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能够为国家带来比单纯的利益斗争胜利更为深远持久且广阔的收益,正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西方国家在对苏斗争的胜利中深刻领悟到这个道理,因此对华的意识形态斗争不仅没有被国家利益的竞争掩盖,反而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因此,我国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学术界、思想界的唯一指导思想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世界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错误思潮,严格强化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负责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在组织上构筑意识形态堡垒,严格强化“把关人”机制和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问责,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净化出版市场、网络空间和学校课堂。然而通过政治途径进行调节能够起到快速起效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保证彻底治本,要想根除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敌对思潮的影响,还是应当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从学理上彻底破除错误思潮的理论逻辑。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原则性与发展性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解释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开放性进行结合,这一结合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活动。理论的开放既是目的,也是方法。这种开放不仅是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还具有人民性的内涵;不仅具有中国化的特质,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不是小部分知识精英的产物,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结晶。在这一话语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融为一体,也正是人民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具有走向世界的理论底气和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紧密结合,又是人类文明在中国的集大成,符合中国实践的世界各国文明成果都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中得到体现和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化话语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