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詹 静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提到了“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那么,怎么办好呢?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制订了短期的政策,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文件明确了时间和目标,截止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所谓“三全”是指教学应用、学习应用、数字校园建设要覆盖全,“两高”是指教育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素养要高,“一大”是指“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应潮流,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1]

一、信息化给学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走进庆阳市东方红小学,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在探索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创客教育等,并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开设了许多学生社团,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相信有一天,学习生态建设完成后,大多数学校的孩子们学习知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更多的是在虚拟课堂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可以获取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足不出户便可提升自己。

这几年通过参加“国培”“省培”项目,我经常在南方一些学校看到,随着信息化的加快和教育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已经不存在了,新的学校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了智慧教室、创客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形式的虚拟课堂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了个性化的教育。这种全新形态的学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仅更灵活,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

可以预见,未来有一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实现和推广,类似虚拟课堂、网络空间教学、远程直播课堂这类教学模式以及更多我们无法想象的教育新形态会成为未来教育的大趋势。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课堂上运用智能化系统,学生借助“智慧课堂”终端便捷地查阅音频、视频资料,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素材的储备,教师们的教学手段也多样起来,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实现沉浸式教学。

二、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

不得不说,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教育层面上体现为:它借助于“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把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转变为更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更简单和方便,学生获取知识变得更高效。信息化走进课堂,使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学提供了便利。

不过,当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存在理解偏差,在课堂上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华丽色彩,通过外在形式来吸引学生,导致教学主体地位受到侵犯。其次,教师比较守旧,不容易接受新鲜事务,思想上无法转变。最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足,尤其是非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教师,操作技能不足,不能和谐流畅地操作教学软件。

目前,庆阳市已启动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开始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稳步推进。该计划通过“三通两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人人通空间、教学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模块的融合。该公共教育平台基本完成了对全市大部分学校的覆盖。但我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根据广大学生居家学习的实际,教育部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停学不停教”的方案,积极推进线上教学。然而,或许大多数教师都忘不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些边远山区的孩子由于信号不好,不得不走几十里的山路,到山顶上寻找手机和网络信号进行学习。虽然我市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基础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发展并不均衡,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差距显著,离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还很遥远,继续完善“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建设,把“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覆盖到每一个地方显得尤为迫切。[2]解决当前问题,我们可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开展竞赛活动

学校可通过举行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方式,改变教师观念及其对传统教学的认知,促进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教学信息化评比、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等活动,让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二)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教育信息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去遵循,我认为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先局部再全面的方式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来建设一批“智慧校园”“数字校园”,推动形成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三)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

教育信息化需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信息素养会影响到推进进度。不得不承认,就我市来讲,教师信息素养较低且缺乏培训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每年国家、省上的“国培”“省培”“市培”项目,各种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覆盖范围,确保取得实效。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实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将很难满足新要求。推进信息化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实现。

(一)建立学生选课系统

传统的选课方式不仅耗时更久,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通过建立学生选课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满足新高考背景下走班选课的要求。选课系统的信息化不只是简化选课流程,还能更好地管理学生以及分配教学资源。选课完成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独属于自己的课表,实现提醒功能。

(二)开通课堂考勤系统

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教学会让学生班级出现改变,依靠传统方式不容易获取学生到课的情况,开通课堂考勤系统后,让学生刷卡上课,能实现学生、教师与上课时间的信息化,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更方便地查看,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并且,这些日常信息存入数据库后可以为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提供参考。

(三)开发多维成绩分析系统

现行的高考招考制度下,只分文理科,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总分,学校的成绩分析更是简单,往往只有一个分数排行表。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选班走课把学生分散到不同的班级中,再采用之前的成绩分析模式没法进行。我们必须重新设计多维度的学生成绩分析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让学校管理层、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查询到不同情况下的成绩分析结果,了解到每一个行政班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对教与学效果的跟踪分析。教师通过多维度学生成绩分析系统,能够多角度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学业成绩轨迹,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3]

(四)建立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自主权。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和学习,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选考和普通学考的考试要求并不相同,新高考方案也采用了“专业+学校”的方式,根据专业平行投档来择优录取。在这种背景下,每个学生都能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来学习。这就导致选择的多样化,就算采用选课走班的模式,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现实的教学模式之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要求,和新高考方案相匹配。

总之,信息化教学的魅力,不仅促进了学科课程和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深度融合,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必将改变整个未来教育的生态。作为一名信息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包括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适应这场伟大的变革。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