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谈谈“碳”

2021-12-30姚颖超责任编辑胡珊

宁波通讯 2021年20期
关键词:碳达峰宁波领域

文/本刊记者 姚颖超 责任编辑/胡珊

(上图/易国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让宁波越来越美。

我国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并将其打造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重大标志性工程。9 月23 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宁波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路径,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宁波正式按下“快进键”。瞄准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节能降碳、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碳汇能力提升、全民绿色低碳等领域,如何走出一条碳达峰碳中和实践的宁波路径,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坚实支撑?围绕这个话题,能源、生态环境、交通、建筑、工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企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嘉宾

宁波市能源局局长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保护督查专员

宁波市住建局副局长

宁波市公路运输中心主任

宁波市经信局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制造处处长

宁波市勘察设计协会绿色建筑专家、

宁波华聪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吉利汽车集团宁波区域项目申报高级经理励志纲水旭东夏海明卢照辉周 平

李志磊王国杰

(上图/宁波市住建局供图)宁海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助力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下图/潘绍波)宁波加大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领域的应用。

记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大市,在推进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励志纲:宁波能源结构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电力装机中煤电装机占比达到69%。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的总体思路是:以优化能源结构为抓手,全面推进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体系的多元化、智能化、清洁化、绿色化,力争与全社会碳达峰的协同实现。

首先,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关键。宁波将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进美丽光伏专项行动,建设一批光伏村、光伏社区、光伏园区、光伏大楼等示范项目,推进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规模应用,支持“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和生物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重大清洁电源项目。

其次,宁波将积极扩大气电利用规模。满足全社会刚性增长的电力热力需求,发挥天然气相对低碳的特性,将气电定位调整为主要的过渡支撑电源,进一步扩大燃气发电规模,提高电力热力供应保障能力。谋划新建高效燃气发电机组,逐步提高现有气电机组发电小时数。加快推进浙江LNG 三期,推进甬绍干线东段(宁波段)、杭甬天然气管道复线(宁波段)等LNG 接收中心外输管道项目。

(图/杨江琦)宁波舟山港加快高压岸电建设,打造绿色港口。

此外,宁波还将严格控制新上煤电项目,推进大型燃煤机组能效提升和深度调峰改造,加强发电供热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先保障清洁高效利用燃煤的统调和热电机组发电供热煤炭。

为了实现集中供热升级发展,宁波将继续推动大型发电机组供热改造、现有供热机组升级改造和“抽凝改背压”工程建设。2025 年底前,宁波将完成次高温次高压热电机组改造。推进热力管网信息化、智慧化,鼓励区域供热网互联互通,提高供热网的保供能力。

记者:推进试点示范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都在加快谋划推进开展低(零)碳试点工作。宁波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水旭东:宁波低(零)碳试点建设将按照“条块结合、双管齐下”的原则,构建“县镇村”低(零)碳和重点领域低(零)碳两大试点体系,推进全区域、全领域低(零)碳试点建设。

在打造多层级低(零)碳试点示范体系方面,宁波将以区县(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为主体,积极探索差异化低(零)碳建设路径。到2025 年,建设一批低碳试点县、低(零)碳试点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其中,低碳试点县分为产业低碳转型、低碳能源发展、碳汇能力提升和综合四大类,低(零)碳试点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分为低碳发展和零碳先行两大类。目前,余姚市已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综合类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2 个镇乡(街道)和20个村(社区)拟申报首批省级低(零)碳试点镇和村。

在加强重点领域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方面,宁波正积极谋划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控碳等六大重点领域和固碳增汇方面的低(零)碳试点建设。到2025 年,能源领域建成若干个省级整区县(市)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县(市);工业领域建成一批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工厂;建筑领域建成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省级“零碳”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和省级绿色数据中心等试点项目;交通领域推进主城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提高低碳公路服务区覆盖率;农业领域建成一批省级低碳农场;居民生活领域建成一批省级绿色家庭、低碳医院和低碳学校;碳汇领域建成若干个林业增汇试点县,扩大省级林业碳汇示范基地面积。

记者: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方向。宁波将如何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夏海明:建筑领域是高碳产业之一,推动建筑领域碳排放有序达峰,既是支撑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宁波将按照省市有关要求,重点从城市低碳空间结构优化、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新建建筑低碳化等方面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和乡村。

在城市低碳空间结构优化上,宁波将加快实施“拥江揽湖滨海”战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优化城乡空间发展布局,实现城乡低碳建设全覆盖。同时在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基础上,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引导“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建设,全域系统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宁波还将提高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标准,对既有建筑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提高其能效水平。自2022 年起,宁波将根据浙江省建设厅的统一要求,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有关设计标准,将低能耗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修订完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开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

此外,宁波还将进一步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力度,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全面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提高民用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比例,力争在“十四五”达到8%,“十五五”达到12%,同步推进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改造应用。

记者:交通运输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又和每个人的生活出行息息相关。宁波在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卢照辉:目前,宁波交通运输仍处于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宁波将着力推进交通装备、运输结构、组织效率、出行活动、基础设施等交通全链条迭代升级,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更高层次需求。具体地说,我们将重点推进五大行动。

一是交通装备低碳升级行动。优化交通装备结构,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完善供电、加气等配套设施,提高交通运输装备生产效率和整体能效水平,继续加大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港口等领域应用。

二是运输结构优化行动。重点突出集装箱海铁联运,加快建设“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及“全国海铁联运示范工程”交通强国试点;不断推进“公转水”“公转铁”,持续优化运输结构。

三是运输组织效率提高行动。加快道路货运转型升级,重点突出货运车辆的大型化、厢式化、专业化,推进网络货运等新业态发展,提高车辆通行和物流效率,实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

四是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以及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租赁等共享交通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碳汇水平,以普通国省道和重点农村路为重点,打造一批沿海、沿江、沿湖、沿山美丽公路示范工程;推进低碳枢纽建设,打造梅山二期低碳码头、杭甬复线低碳服务区等一批具有宁波交通特色的标志性项目。

记者:宁波作为工业大市,下一步在推进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中有何打算?

周平:宁波是制造业大市,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42%,是一个典型的工业主导城市。制造业领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做好制造业领域碳达峰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制造业领域碳达峰的关键是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技术改造,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工作是工业节能,推动能耗的下降是实现制造业碳排放下降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

在结构降碳方面,宁波将通过明确产业导向和严把产业准入,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高碳低效产业整治提升,推进制造业淘汰落后攻坚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高效低碳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推动高碳高效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推进高效低碳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在节能减碳方面,宁波将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严控石化、钢铁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大力实施屋顶光伏发电。深入实施节能改造能效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用能管控,加强节能审查工作,深化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

在模式降碳方面,宁波将推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创建,建立分层分级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石化、化工、铸造等高碳行业规上企业绿色工厂评价全覆盖。着力打造绿色产业链,引导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绿色转型。

(左图/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供图)吉利汽车正在生产纯电车极氪001。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碳达峰碳中和给各行各业带来新考验,也提供新机遇。在节能降耗方面,企业和行业有哪些经验做法?下一步又将如何接受新考验、把握新机遇,进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王国杰:吉利汽车一直以建设绿色生态环保工厂为目标,全面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坚持走绿色化、循环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以宁波杭州湾工厂为例。在设备使用上,选用优质高效的电动、气动工具,提高整线的劳动生产率,减少在线的其他设备辅助运行消耗的能源,选择容量合适的电动机和节能型高效电动机,并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以降低能耗。在原材料使用方面,为节约天然气消耗量、缩短涂装工艺流程,涂装车间取消了 PVC 涂胶密封工序的烘烤,将其与中涂烘烤合并,从而减少一道烘烤工序,并大量采用“一模两件”设计工艺,提升板材利用率。在产品设计方面,开展生态设计,遵循易拆解和可回收利用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结构和功能设计。选择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绿色环保材料,应用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易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制造技术。同时,宁波杭州湾工厂建有光伏电站,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减少汽油、柴油等引起污染物排放的不可再生能源使用。

(右图/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供图)纯电车极氪001底盘模型。

当前,吉利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即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和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其中,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李志磊:作为建筑企业,从2008 年开始,我们成立一个团队专注研究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技术,以提高建筑效能。2012 年开始,国家提倡节能减排,我们逐渐认识到,节能只是一个手段,而最终目的是减排。这就要求我们在意识上、专业素养上将节能和减排联系起来。2018 年开始,我们着手研究碳排放节能评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手段能达到的节能减排效果有限,必须运用数字化手段。因此,2019 年开始,我们成立智慧建筑团队,用数字化手段挖掘和节能减排相关的维度。

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升新建建筑标准,二是更改建造方式,三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四是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数字化手段能让建筑企业从传统设计、制造型企业转化为服务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我们除关注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外,更关注以人为本及可感知的技术要求,包括全装修、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等领域以人为本的技术要求以及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筑信息模型、健康建筑等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这既体现了新时代建筑科技绿色发展的要求,又重构了新时代条件下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将对促进宁波绿色建筑发展乃至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在纵向上串联起设计、材料等整个行业,为行业内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和支撑,在横向上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协会定期组织讲座、论坛、沙龙等,向企业宣传当下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等。以建筑材料行业为例,协会定期告知建筑材料现行标准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及行业发展当好参谋。协会下设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每年在宁波节能宣传周组织节能宣传和展览,向群众宣传绿色建筑、雨水回用、海绵城市等概念。今年,协会计划成立未来社区产业联盟,从旁观指导转为切身参与,与企业一起研发符合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材料、技术及体系等。同时,作为行业协会,还将呼吁更多协会企业开发更多装配式建筑,向可持续市场模式转型。■

猜你喜欢

碳达峰宁波领域
碳中和·碳达峰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一图读懂宁波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拖起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