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患者的疗效及对其NLR、HIF-1α及VEGF等指标的影响评估

2021-12-29李维玲

转化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栓塞支气管肺癌

林 川,李维玲,张 静,游 昕

肺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多发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且多见于男性,同时随着生活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增加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人数的80%,且就诊时多数NSCLC 患者已处中晚期,因此常失去手术治疗的先机,而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常给予化学药物治疗,但因多数中晚期NSCLC 患者为老年人,故常难以耐受化疗,若单纯行化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复发率高[2]。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逐渐被应用于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其中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肺癌患者的疗效较佳,其使用的栓塞微球作为常规的栓塞剂,已在肝癌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在近几年被用于肺癌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了热点[3-4]。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 患者的疗效及对其NLR、HIF-1α 及VEGF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进一步提供临床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20 年6 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华西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5 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0 例,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治疗,男30例,女10例;年龄为53~71(65.2±8.0)岁;体质量指数为19.5~24.2(22.8±4.3)kg/m2;临床分期:IIIb 33 例、IVa期7例;病理类型:鳞癌21例、腺癌18例、其他1例。对照组患者45 例,采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男33例,女12例;年龄56~75(65.9±8.2)岁;体质量指数为(20.6~24.9)(23.5±4.6)kg/m2;临床分期:IIIb 35 例、IVa 期10 例;病理类型:鳞癌23 例、腺癌20例、其他2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穿刺诊断为NSCLS 且分期为Ⅲb-Ⅳ;②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③基因检测为阴性不能行靶向治疗;④PS 评分为0~2 分;⑤具备介入手术适应症;⑥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肺外转移或肺内多发转移且无法测量大小者;②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及基础疾病,如循环衰竭等;③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④失访的、介入治疗失败的及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第一周期先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5-6],即用Seldinger法行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并用对比剂碘克沙醇造影,注意辨认脊髓前动脉,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细小分支。3F 支气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到肿瘤靶血管。造影明确后,将顺铂(75 mg/m2) 灌入靶血管,再把400 μm 栓塞微球混和少量对比剂在透视下通过微导管注入,当肿块完全染色同时对比剂反流时停止注入。随后,行紫杉醇(135 mg/m2)静滴,3 个月后复查评价肿瘤变化情况。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35mg/m2) 及顺铂(75mg/m2)方案行全身化疗,21 d 为一周期,持续4~6 个周期,3个月后复查评价肿瘤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直径;②根据RECIST 标准[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的疗效差异;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 氧 诱 导 因 子(Hypoxia - 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差异;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差异;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年生存率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3 个月后的肿瘤直径及疗效差异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直径分别为(4.3+0.9)cm 和(4.5+0.8)c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5,P>0.05),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的肿瘤直径为(3.6+0.5)cm,小于对照组的肿瘤直径(3.9+0.6)cm(t=2.486,P<0.05)。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72.5%)高于对照组患者(42.2%),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差异比较[n(%)]

2.2 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检验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HIF-1α、VEGF、NLR 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验指标差异比较

2.3 治疗后并发症的差异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35.6%)(P<0.05),表3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差异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年生存率的差异比较

图1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生存曲线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常见呼吸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罹患肺癌的人数快速增加,其中NSCLC 是最为多见的肺癌类型,其发病较为隐匿,早期诊断常常受限,因此多数肺癌患者一经诊治往往已处中晚期,若不及时治疗,势必危及生命健康[8]。而目前针对此病,临床上常以化疗为主,但患者常出现耐药现象,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9]。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被用于肺癌的治疗中,其主要是由于通过CTA 发现肺癌供血动脉为支气管动脉,而在肺癌内部及周围均无供血动脉[10]。另外研究发现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较全身化疗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疗效,但相关报道仍较少[11]。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 患者的疗效及对其NLR、HIF-1α 及VEGF 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进一步提供临床参考。

本研究中,研究组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成功率为100%,与Han 等[12]98.8%的技术成功率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结果表明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 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研究发现,药物洗脱珠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NSCLC 患者术后2、4、6 个月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50.0% 和66.7%[13],与本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客观缓解率72.5%相近,疗效较好。分析原因可能为:①微球作为一种永久性的栓塞剂,具有一定的可压缩弹性,当其通过微导管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使会恢复原有的圆形形状,栓塞效果非常好且可起到持久栓塞的功效;②顺铂经靶血管直接注入肿瘤内,从而可强力杀灭肿瘤,同时部分进入血液循环的顺铂还可抑制体内的小病灶,并可逐渐缩小肿瘤组织,从而为此类患者创造手术机会[14-15]。VEGF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呈现高表达,并可促进肺癌血管生成。HIF-1α 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呈高表达状态,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转移活跃。NLR 作为一种炎性指标可准确反映多种肿瘤的预后,被证实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16-18]。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NLR、HIF-1α及VEGF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相关检验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此从血清学角度进一步表明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患者的疗效较佳。研究发现,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NSCLC 患者术后没有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19-20]。同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考虑可能与介入治疗过程中将顺铂直接注入靶血管,从而使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相关[21]。最后,我们发现治疗后一年,研究组的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进一步体现出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患者的优势所在。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总体样本量较少,可能无法全面指导临床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可能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需要专业的介入治疗医师操作,难度系数较大,临床应用对操作医师的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序贯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S 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可降低肿瘤相关指标水平及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栓塞支气管肺癌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