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袖的伟大作用

2021-12-29

领导月读 2021年7期
关键词:革命家洛夫列宁

列 宁

组织无产阶级群众,组织劳动人民却始终是这个革命无比深刻的、久恒的特点,始终是革命胜利的条件。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正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个特征,在斗争进程中就涌现了这样一些领袖人物,他们最能体现以前的革命从没有过的一个特点,即组织群众。也正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个特征,出现了雅·米·斯维尔德洛夫这样一位首先是和主要是组织家的人物。

…………

如果我们看看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生走过的道路,马上就能发现,他的卓越的组织才能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出来的,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具有的大革命家的一切优良品质,都是他在各个时期最艰苦的革命工作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在活动初期,他还完全是个青年,那时,他刚有了政治觉悟,就全心全意地从事革命了。在这个时期,即20世纪初,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已经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突出的典型:他抛弃了家庭,抛弃了资产阶级旧社会的舒适生活和习惯,全心全意投身于革命,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从监狱到流放地,从流放地到监狱,磨炼出了使革命者能经受住长期考验的那些品质。

这位职业革命家一时一刻也没有脱离过群众。沙皇专制的条件曾迫使他和当时所有的革命家一样主要从事秘密的地下活动,但就在秘密的地下工作中,斯维尔德洛夫同志也始终同先进工人肩并肩、手携手地共同前进,而这些先进工人恰好是从20世纪初就开始接替知识分子出身的老一代革命家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先进工人成百成千地参加了革命工作,磨炼出了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没有这种坚强意志,没有同群众的牢固联系,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胜利的。斯维尔德洛夫同志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长期进行秘密工作,但像他这样一个人还一直参加斗争,从不脱离群众,从来没有离开俄国,始终同优秀工人一起行动。尽管对革命者的迫害迫使他同实际生活隔绝,他仍然把自己锻炼成了不仅是受工人爱戴的、对实际工作十分熟悉和精通的领袖,而且是先进无产者的组织家。有些人,特别是我们的敌人或动摇分子,常常认为,职业革命家一心一意地进行秘密工作的这种特点会使他脱离群众,可是雅·米·斯维尔德洛夫进行革命活动的榜样,正好向我们表明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其实相反,正是那种通过多次坐牢,多次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所表现出来的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造就出了这样一些领袖,我们无产阶级的精华。有了这种忠诚,再加上识别人才和进行组织工作的秉赋和才能,就锻炼出来了大组织家。雅·米·斯维尔德洛夫只是通过秘密小组,通过革命的地下工作,通过秘密政党(谁也没有像雅·米·斯维尔德洛夫那样完整地体现了这个政党),只是通过这个实践的学校,通过这一途径,才成了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头号人物,才成了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头号组织家。

同志们!凡是和我一样天天同斯维尔德洛夫同志一起工作的人,都特别清楚,全靠他的非凡的组织才能,我们才取得了我们至今都引以自豪而且完全有理由引以自豪的成就。他使我们完全能够同心协力地卓有成效地进行无愧于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群众、符合于无产阶级革命要求的真正有组织的工作,没有这种团结一致的有组织的工作,我们就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就不能克服过去和现在所遇到的无数困难中的任何一个困难,就经受不住过去和现在所遇到的无数严重考验中的任何一次考验。

【题解】

本文选自列宁1919年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紧急会议上的讲话《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一文,标题为编者所拟。雅·米·斯维尔德洛夫1885年出生于一个手工业家庭,年轻时受工人运动影响投身革命斗争,并亲自组织了多次政治示威游行,且被沙皇政府多次监禁,在苏共历史上的很多重要关头都坚定地站在列宁的一方,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布尔什维克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19年因西班牙大流感逝世,终年34岁。斯维尔德洛夫逝世后,列宁亲自发表演说悼念这位革命战友,并将其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斯维尔德洛夫最为出色的领袖特质就是他的组织能力,列宁在文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这位20多岁便参与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中央代表,很早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群众的特质。在《斯维尔德洛夫传》中记载,凡是他出现过的地方,工人们都会十分坚决和有组织地进行革命斗争,即便警察和密探拼命追捕,工人们都自觉维护这位领导者,使他们总是抓不到这个出色的“暴动”组织者。即便如此,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依然有14次被捕,前后有12年多过着牢狱和流放的艰苦生活。

列宁指出,组织无产阶级群众始终是革命无比深刻的、恒久的特质,始终是革命胜利的条件。这个特质是从哪里来的?列宁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他“一时一刻也没有脱离过群众”。只有真正地深入群众,成为与群众水乳交融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唤醒群众,让群众联起手来战斗,这是群众对“自己人”的信任之源,也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之源。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可以说是对列宁这一观点的现实延续。(王纵横)

猜你喜欢

革命家洛夫列宁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世界著名小镇克鲁姆洛夫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华裔女性传奇:美国革命家陈玉平
向党旗宣誓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