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让人永远年轻
——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迎来建校35周年

2021-12-29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长青老龄深圳市

35年前,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挤出”的两间课室里,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初创起步,首届设有文学、书法、花卉3个班,招收学员79人。

时光荏苒,今天的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校园景色优美,已拥有8个系、24个专业、135个教学班、3151名学员,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办学网络,共有488所分校,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结构、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35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学员12万人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逐步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

艰苦奋斗中砥砺前行

20世纪80年代,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拓荒牛”陆续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历过革命年代血与火的考验,但是依然关心、支持着特区改革发展事业。“老同志们对党有很深的感情,就向组织反映,希望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发挥余热。”黄扬恩当年在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处工作,他回忆说,经过一番调研,老同志们提出“不给市里添麻烦,不需政府出钱、给编制、另建校舍,我们自己办老龄大学”。

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深圳老龄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了特区“敢闯敢试”“特事特办”的烙印,包含校长、副校长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中,除了两个是在职同志外,其余全部都是离退休干部,且没有任何报酬。

在老干部处的帮助下,老同志们在市区四处找课室、请老师。他们的执着与热情打动了当时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负责同志,同意让出两间课室给老龄大学用于白天上课。老师来自深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部是兼职。

1986年3月18日,深圳市老龄大学正式开班上课,这是长青老龄大学的起点,也是深圳老年教育的开端。成立校董会、设立教育基金,在无人员编制、无财政拨款、无专用场地的情况下,老龄大学越办越红火,来上学的老同志越来越多,成为深圳老干部的精神家园。1996年,由于校董普遍年事已高,老龄大学交由市老干中心管理,由过去以老同志自主办学为主转变为以市老干中心管理为主。

黄扬恩说,老龄大学创办初期,这种“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方式,探索出了一条“老有所学”的可行之路,为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深圳经验”。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花甲之女与耄耋母亲,去圆年轻时渴望的大学梦。”“加油!女儿与您是同班同桌……我们在长青老龄大学越学越年轻!”这是学员侯东辉在自己的诗作《圆梦的路上,女儿与您风雨同行》中,描写的与妈妈侯淑梅同上长青老龄大学的幸福场景。

“我和妈妈一起上了6年大学,不仅圆了我们年轻时候的大学梦,而且越学越年轻,走进校园,就像走进春天”,说起在老龄大学和妈妈一起上学的幸福日子,学员侯东辉感触良多。

侯东辉的幸福感受代表了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众多学员的心声。35年来,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以“明德、至善、好学、乐群”为校训,35年风雨无阻、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

——办学规模居深圳之最。市长青老龄大学是深圳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老干部大学。目前有注册学员7933人,每年增幅超过10%,老龄大学的学位经常“一座难求”,目前在读学员3151人。

——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目前学校共开设人文社科、美术、声乐等8个系,包括文学、书画、钢琴、舞蹈等24个专业,69门课程,135个教学班。

——教学模式新颖适老。2012年起,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开设基础班、提高班、研修班,由学校统一组织升班考试,打通学员进阶学习通道,做到精准施教。

——师资队伍相对稳定。目前学校共有兼职教师79人,教师团队5个,师资队伍涵盖老中青三代,平均年龄44岁,任教时间3年以上的53人,10年以上的13人。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现有书画协会、摄影研究会、钢琴协会等12个社团,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诗词交流会、教学成果展演等活动。其中,“同乐舞台”教学展演已连续举办27年,《长青诗刊》自1989年创刊以来已编印62期。

35年来,许多特区老年人通过老龄大学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潜能的开发,实现了“求知、求乐、求健、求为”的美好愿望,不少还“成才”“成家”。

今年71岁的路莹,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坚持在老龄大学学习,从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成为深圳摩登时光艺术团的创始人,已经熟练掌握模特、演唱、表演的专业技巧。现在的她,不仅是抖音上的网红,拥有64万粉丝,还带领艺术团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和深圳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一展特区老年人的风采。“我打心眼里爱我们的老龄大学,感激老龄大学。”路莹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退休后还能开创另一番精彩,不仅让自己健康快乐,也能服务社会、有所贡献。

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深圳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同样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目前,深圳常住老龄人口已超过110万,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长。如何养老,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圳市委老干部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双区”建设任务,聚焦“先行示范”目标,坚持“学习是最好的养老”理念,针对全市老年大学普遍存在的办学标准不统一、资源不均衡、发展不同步等瓶颈问题,以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长青老龄大学体系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与老龄事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相衔接、相协调的工作机制,推动老干部教育引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与特区脉搏同频共振的改革创新之路——

以机制创新推动老干部教育引领老年教育发展;以模式创新联合高校开展合作共建;以内涵创新促进分类教学体系研学并举;以科技创新赋能老年智慧课堂;以文化创新助力城市基因融入课程建设;以路径创新助推老年教育与基层治理双向互促。

岁月如风,时光不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将继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探索率先建立健全现代化老年大学治理体系,以抓好老干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点,加快推动老干部教育引领老年教育提升,促进老干部工作引领老龄事业发展,为深圳“双区”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长青老龄深圳市
闪念大柳塔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八一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