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锰钢铸件生产过程中常见缺陷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探讨

2021-12-29邵清华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冒口钢液铸件

邵清华

江苏华兴特钢铸造有限公司 江苏 泰州 225444

前言

各类高锰钢铸件,诸如斗齿、衬板、格子等在实际工况下,多由气缩松脆断导致破坏。对此,在生产高锰钢铸件的过程中,要对常见缺陷进行科学预防和有效消除,促进成品率实现大幅度提高。要严格规范铸造生产涉及的各道工序,并加强对工艺细节的控制,分析常见缺陷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缺陷进行有效预防。

1 高锰钢铸件生产过程中常见缺陷原因

(1)气孔原因。①造型材料:造型材料与高锰钢铸件气孔的产生存在密切关系,例如,加入过量黏土,或者采用不恰当的混砂工艺,一方面会导致型芯砂降低其透气性,另一方面,缺乏均匀混合的小黏土块在接触钢液时,会形成大量气体,进入钢铸件后即产生气孔。②型芯干燥:若未能将砂芯、型芯有效烘干,铸型尚未干透,即对之实施热型合箱,合型完成后,对铸型进行过长时间的放置,未能及时进行浇注等,会导致铸件气孔的产生[1]。③铸造工艺及浇注:浇注系统缺乏合理设计,钢液未能平稳进入铸型,将气体卷入其中,导致铸件形成大量气孔。以过快速度进行浇注,未能及时排出铸型中存在的气体,对铸件造成侵入,进而产生气孔。

(2)粘砂原因。在造型过程中,钢铸件缺乏足够的紧实度,砂型具有粗糙的表面,采用质量低劣的涂料等,导致砂砾间存在的空隙中浸入钢液,钢铸件上嵌附有砂砾,产生机械粘砂。钢中的碱性氧化物MnO含量较多,通常采用硅砂材料制作型芯,型芯中含有SiO2,与MnO 产生化学反应,即生成MnO⋅SiO2低熔点化合物,进而形成化学粘砂[2]。

(3)裂纹原因。①工艺方面:生产铸件涉及复杂性较强的过程,对各环节均须严格控制。若未能恰当开设浇冒口,将对铸件凝固的具体方式和凝固顺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铸件内部对热应力的诱发,造成铸件开裂[3]。②化学成分:生产实践显示,C元素和P元素超标,会导致对铸件进行水韧处理时发生碎裂。P元素是钢中存在的有害元素,容易在奥氏体晶界形成偏聚,造成晶界结合力出现急剧下降,并使晶界发生脆化。当高锰钢中所含的Mn/C<8时,对之实施常规水韧处理,过量的残留碳化物以及网状碳化物会出现在晶界上,铸件本身的塑性、韧性以及强度均会出现降低,导致钢质变脆[4]。③热处理:高锰钢ZGMn13-1的热导率仅是普通碳钢的其热膨胀系数则是普通碳钢的2倍。因此,在对高锰钢实施水韧处理的过程中,若加热时为能对铸件升温速度进行正确掌握,会造成铸件出现裂纹。

2 高锰钢铸件常见缺陷的相关预防措施

2.1 气孔预防措施

①对浇注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并对具有开放式特点的浇注系统进行采用,即∑F内>∑F横>∑F直,确保钢液能保持均匀平稳的状态将铸型充满,防止钢液出现卷气和氧化。采用∑F内>∑F横>∑F直=1:(1~1.1):(1~1.4)开放式浇注系统,按照现场浇包注口的具体尺寸对直浇道尺寸进行确定。②对造型材料的发气量、含水量、透气性、砂芯烘干程度以及砂型等进行严格控制,有效保障型芯形成顺畅的通气,扎出更多气孔,顺利将气体排出。③出炉的钢液,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镇静,促进钢液所含气体的良好上浮。

2.2 粘砂预防措施

①对金属模板进行采用,并结合标准型砂箱造型,有效保障砂型紧实度,并提升其尺寸精度,面砂应对砂粒较细的型砂进行采用,对砂粒间存在的空隙进行有效减少,孔芯对镁砂砖芯进行采用。②铸型摒弃对白泥涂料的使用,使用碱性镁橄榄石粉涂料,并对涂料实际涂刷厚度进行控制,确保涂刷厚度不超过1mm,并避免形成堆积。

2.3 裂纹预防措施

①对铸造工艺进行设计,要减小预留的加工余量,将加工余量控制在3到5mm范围内,对较大件的加工余量,要控制在10mm以内。铸件外形要对负公差进行采用,孔槽要对正公差进行采用,尽量对易割冒口片进行放置,对浇道进行分散放置。②浇注完成后,按照1min/5mm壁厚对时间进行计算,并及时松箱。③对打箱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在风口处放置铸件。对铸件进行搬运,要尽量防止出现碰撞,禁止对铸件进行浇水,避免激冷应力导致铸件发生开裂。开箱后,温度大于400℃的实际情况下,可通过气割热切割对易割冒口片进行处理。④铸件入炉之前,要用锤敲掉毛刺、飞翅和浇冒口系统。若铸件厚度过大,可通过砂轮机对之进行切割,尽量不用气割。对气割进行运用,要确保余量足够,经过水韧处理后,将保留余量埋入水中实施切割。⑤对水韧加热速度以及出炉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将常温状态下的铸件加热到600℃,在此过程中,碳化物存在于铸态组织中,钢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大的脆性,且缺乏良好的导热性,具有较大的线收缩和内应力,因此,要根据铸件壁厚,并考虑其复杂程度,据此对壁厚进行确定。若铸件壁厚小于25mm,可确定加热速度为70℃/h;对于壁厚在25到50mm以内的铸件,可确定加热速度为50℃/h;对于壁厚大于75mm的铸件以及复杂铸件,可确定加热速度为30~50℃/h。当加热温度超过600℃时,钢韧性得到提高,减小了开裂危险,可将铸件相应的加热速度上升到100~150℃/h,直至固溶温度。

2.4 晶粒粗大预防措施

①钢液终脱氧时,可对终脱氧剂A1量进行适当增加,通常可增加至钢液容量的2%。②对浇注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尽量对低温浇注工艺进行采用,将浇注温度控制在1360~1420℃范围内。

猜你喜欢

冒口钢液铸件
铸件美容师
湍流器结构对感应加热中包流动影响数值模拟
大型柴油机机体铸件损伤缺陷分析与控制
梯度冒口在高碳钢轧辊铸件生产中的应用
小型批量球铁件的生产工艺优化改进
外加电磁场作用下铸锭冒口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保温帽结构对钢锭质量的影响研究
呋喃树脂砂铸件技术分析及改造研究
钢液脱氧机理和发展状况
300 t转炉负载状态下弹簧板应力测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