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体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工艺要求概述

2021-12-29刘宏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船体原材料钢结构

刘宏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20

引言

钢结构尤其适用于建造各类超重型结构,而且可以使得船企减少资金投入,节约生产成本。然而在船体钢结构建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其质量控制与工艺要求,以便建造出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船体。因此对船体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工艺要求进行研究对于提高船体建造质量,增强船企的行业竞争力,进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下料控制

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由于原材料的质量对于后续钢结构能否进行顺利且有效的建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船体钢结构建造过程中,船企必须将原材料质量控制放在整体质量控制的首要位置,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建造过程中严格执行其工艺要求,从而切实有效地保证整体的制作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要求船企技术人员在采购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原材料的生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如钢材、焊接材料、紧固件、涂装材料等,决不能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而降低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选择不符合船体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的材料。与此同时,要重点关注原材料是否具有质量证书且质量证书中内容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运输材料进场时,做好原材料材质证书的审核和存档工作,为后续工作提供质量保证。在原材料进场后,投入生产前,船企的技术人员及质量控制人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检验,如检查原材料的材质是满足规范要求;检验原材料的标识;查验并了解材料允许的偏差,其中尤其要加大对船体特殊部位所需的材料以及部分非常规材料的检验,从而达到100%的检验效果。在材料复验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人员发现钢材的表面具有缺陷,如锈蚀、划痕等,则应当对缺陷的深度进行测量,一旦发现其深度超出钢材厚度负偏差数值的一半,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将此不合格材料信息予以记录并做好相应的不合格标志,隔离处理,避免不合格材料不受控而流入正常的生产流程中。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材料的质量,船企应当基于甲方以及第三方的见证下,组织相关技术及质量控制人员进行材料复验或者抽检,进而有效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以及规定的要求[1]。

1.2 下料控制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船舶行业已经在下料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软件,如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以及有关板材套料的相关软件。然而,部分小型钢结构企业在下料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只是凭借人工经验进行放样,如在钢板上手工画线而后进行切割作业,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也难免出现千虑一失的情况,传统的手工方式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现场施工条件等,从而导致零件的精度不满足要求,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这就需要船企加强先进技术软件的利用率,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同时利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如多头火焰切割机、自动组立机、剪边机、气体保护焊机、超声波探伤仪、自动油漆喷涂机等,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装配作业时便可直接检测画线是否准确,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取缔了冗余的环节与部门,进而在真正意义上降低企业的成本(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 加工控制与装配控制

2.1 加工控制

根据多年相关现场经验发现,在造船的过程所需的零件形状多种多样,针对钢结构零件形状而言不尽相同。在以往的工作中,在进行钢结构项目时,对于所需的零件并不会基于零件绘制出额外的加工图纸,一般只是从零件图获取所需的信息。然而此种方式不利于日后开展细致而全面的造船工作。因此,就需依据建造船体的模式绘制有关零件的加工图纸,进而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清晰地面对复杂线性的零件,以此为后续制作样板的工作过程提供便利,为进行现场施工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检验条件,以便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准确的区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在工作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必须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检验的制度,并基于一系列相关检验程序及ITP的要求执行检验步骤,并在检验的过程中彼此监督,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确保整体的工作质量,则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零件或者是不符合相关设计要求的零件,必须予以剔除,防止此零件进入后续的工作环节,进而确保整体的工作质量,降低装配的调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2 装配控制

将钢结构的建造理念应用于船体建造过程,可以依据船体的建造模式进行开展,以便船企更好地进行发展与升级。因此,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与设备水平,将钢结构的制作过程合理化、规范化,其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装配作业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精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精准度能够符合偏差范围内的要求,从而避免船体的后期建造过程产生错位、螺栓孔难以对合的状况,以此为船体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的整体质量产生有利的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装配工作:首先,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图纸信息,以便熟悉零件的编号,切实有效地核对零件的尺寸与规格,进而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在实际的工作中,结构装配线难免会与图纸理论尺寸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这两者的标准进行装配,即符合±1.4mm的标准;其次,在实际修割的整体工程中,修割人员需要依据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反变形措施,严禁对零件进行不符合相关规范的处理,以此减少后续进行焊接工作时的校正工作;最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用的全部仪器设备必须拥有相关资质证书、合格证以及专业的鉴定证书[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企可以在造船的过程中运用钢结构建造理念进行生产,并保证在建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严格执行所需的工艺要求,进而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促进企业进行升级与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船企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船体原材料钢结构
典型截面大尺度船体梁水下爆炸响应特性数值分析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安装的优化施工工艺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基于NURBS曲线与曲面光顺理论的船体设计与优化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钢结构厚板及中厚板的焊接
观点
知识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