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增效策略 提高教育质量

2021-12-29巨鹿县教育局教研室高绍科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办学教学质量作业

巨鹿县教育局教研室 高绍科

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双减”文件的重磅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双减”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环境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另一方面,在新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家长有焦虑、教师增压力、学校遇挑战等问题。作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化解矛盾,推动政策落地,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正本先要清源。很多学生问题,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很多教育问题,表现在学校,根源却在社会。学生学业负担与家长经济负担过重,既是学校管理问题,又是教育治理问题,更是社会均衡问题。其症结,就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部分县域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城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不均衡,县城学校扩张,农村学校缩小,出现上学难现象;二是民办学校资本无序扩张,办学管理不够规范,高收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三是公办学校自身管理问题,教学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发展空间有被私立学校挤压的趋势。这些原因,助长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病态繁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过去10年间,民办教育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促进教育均衡、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的确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义务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公办学校作为义务教育主力军,在保证社会公平、引领意识形态、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民办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与“五项管理”的落地,就是要纠正办学方向,调整教育格局,优化教育环境,回归教育本质。

“双减”是一套组合拳,“五项管理”是过程与方法,学生健康成长是目标和目的;“五项管理”是具体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是根本保障。这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精准施策,齐抓共管,开拓创新,整体推进。

笔者从事教育与教学管理工作多年,对减负问题深有体会。比如“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管理,减少作业的时间与数量只是表面形式,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才是关键因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是问题表象,教学质量低才是问题根源。要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让家长从课外辅导中解脱出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均衡区域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是减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晴雨表”。如果把教育比作大树,教育质量是花和果,教育管理是枝和叶,办学条件是茎与根,教育资源则是空气、阳光和水分。教育质量和“五项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扣住纲要,才能纲举目张。

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对义务教育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作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夯实“五项管理”,推动“双减”落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负不能减质,减负必须增效。一是加强课程管理。学校要开足开全课程,尤其是上好音、体、美、劳、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学校课程齐全,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身心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加强课堂管理。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内教学效率,才能有效减轻课外学习负担。学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三是加强教师管理。教师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应建立和完善与教育责任、教学质量相挂钩的教师管理机制,真正奖优罚劣,激活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作业管理。作业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视学情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开放作业和智慧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要为学生减负,首先为教师减负。一是要改进中高考和平时考试办法,把音、体、美、劳等学科纳入评价内容,建立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建立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强调立德树人标准,突出教师工作实绩,让优秀教师从唯升学率、唯成绩论英雄的顽疾中解脱出来。三是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机制,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激发校长的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社会治理,减轻学校负担

学生要回归学校,教育要回归本质。一是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对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审批,规范办学,强化监管,重拳整治。二是减少学校的社会事务,规范评比考核,精简报表文件,严控抽借教师,还学校一个安心教书、静心育人的环境。三是整治跨学校、跨区域招生乱象,破解“名校独大”难题,解决上学难、升学乱问题。四是加强课后服务管理。据笔者调查,不少学校课后服务存在学生活动场地和硬件设施不足、教师补贴不到位、作息时间与家长上下班时间过于不同步、教师服务技能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整体规划,协调推进。

总之,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五项管理”,就是要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形成合力,让教育回归本质和自然,回归本真和理性,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办学教学质量作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作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