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21-12-29唐春霞薛玉喜

临床荟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急性血清水平

唐春霞,薛玉喜,王 维

(无锡市人民医院 特需科, 江苏 无锡 214023)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犯肾盂、肾实质引起的炎性疾病,头孢噻肟钠属临床常见的一种抗生素药物,常用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可与细菌内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灭菌抗炎效果[1-2]。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加之部分医师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致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多,故而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情况,降低头孢噻肟钠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治疗预后较差。因此,积极寻找影响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及时给予对应处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是一种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纤维形成生长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3-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是一种促炎因子,其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炎症反应可促进组织纤维化[5-6],提示血清TGF-β1、IL-17水平可加重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病情,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可能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关系。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采用孢噻肟钠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7]中急性肾盂肾炎相关诊断标准;(2)接受相同剂量头孢噻肟钠治疗,均治疗2周;(3)入组前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用药禁忌;(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3)合并泌尿道畸形或功能异常;(4)近4周接受尿道有创性检查;(5)多重耐药均感染者;(6)近4周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药物治疗。6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男7例,女53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96±8.72)岁;体重指数18~2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2.06±1.14) kg/m2;患病时间1~5 d,平均患病时间(2.39±0.62) d;医疗付费形式:职工医保17例,居民医保13例,新农村合作医疗18例,自费2例,公费2例。

1.2方法

1.2.1预后评估 治疗2周后,参照相关标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8],将泌尿系统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定量<10 mg/L,尿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患者判定为预后良好;将泌尿系统症状无明显改善,尿蛋白定量≥10 mg/L、尿细菌学检查均为阳性,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肾衰竭或复发的患者判定为预后不良。将预后良好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将预后不良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

1.2.2血清TGF-β1、IL-17水平检测 治疗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4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GF-β1、IL-17水平,检测试剂盒选择上海酶联公司产品。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相关操作。

1.2.3基线资料 详细记录患者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体重指数(<24 kg/m2、≥24 kg/m2)、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合并糖尿病(采集患者非同日2次指尖血,经欧姆龙215型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非同日2次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则判定为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非同日连续2次经欧姆龙HEM-7130型血压仪检测显示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则判定为有高血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高中以上)等资料。

2 结 果

2.1预后情况 预后不良8例(13.33%),预后良好52例(86.67%)。

2.2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TGF-β1、IL-17水平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GF-β1、IL-1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TGF-β1、IL-17水平比较

2.3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将血清TGF-β1、IL-17水平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将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作为因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IL-17水平高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污钠治疗预后不良相关(OR>1,P<0.05)。见表2。

表2 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4血清TGF-β1、IL-17水平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ROC曲线 将血清TGF-β1、IL-17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作为状态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GF-β1、IL-17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AUC>0.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见图1,表3。

表3 血清TGF-β1、IL-17水平评估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价值

图1 血清TGF-β1、IL-17水平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ROC曲线

3 讨 论

头孢噻肟钠是临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常用药物,属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效杀菌效果,药物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可使细菌膨胀、裂解,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灭杀细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发挥治疗效果[9]。多数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经头孢噻肟钠治疗后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未能获得理想效果,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或肾衰竭,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不良8例(13.33%),预后良好52例(86.67%),提示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整体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预后不良。积极探寻相关指标,早期评估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情况,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TGF-β1属TGF-β家族成员,几乎机体所有细胞均可合成,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免疫功能[10-11];IL-17是一种致炎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可促进前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对靶组织产生刺激,放大机体炎症反应,加重患者病情[12]。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TGF-β1、IL-1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预后不良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TGF-β1、IL-17水平呈异常升高表达,可能与预后不良相关。本研究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IL-17水平高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污钠治疗预后不良相关。分析其原因,TGF-β1是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关键因子,TGF-β家族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s可直接转导TGF-β信号介导的相关蛋白至核内,活化的Smads家族蛋白形成三聚体进入细胞核,升高转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细胞组织纤维化,降低头孢噻肟钠治疗效果,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率[13-14];此外TGF-β1还可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增殖、抑制淋巴细胞分化、限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影响机体免疫调节、抗病毒感染能力,为病原微生物侵袭创造良好条件,影响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效果[15-16]。IL-17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加重细胞纤维化[17-18];同时机体炎症细胞水平不断升高,还可浸润肾脏组织,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加重肾组织损伤,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导致头孢噻肟钠治疗效果不佳,影响患者预后[19-20]。本研究进一步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GF-β1、IL-17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AUC>0.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在未来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TGF-β1、IL-17水平评估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L-17水平越高,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越差,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两项指标水平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急性血清水平
急性心包炎1例
张水平作品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