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怀“明”道拂“惠”风

2021-12-28李熙斌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版画创作

李熙斌

2021年6月,邝明惠新创作的40多幅国画作品,参加在哈尔滨红场美术馆主办的“墨韵八方——共建一带一路文化和谐融合国际艺术名家巡展”。这次巡展是由黑龙江省美协、广东省美协、辽宁省美协、四川省美协、吉林省美协联合主办,是继在广州文联艺术馆、辽宁美术馆巡展后的第三站。邝明惠展出的国画作品以水墨塑造光影,将人物放在浓浓的、动人心魄的时光中,给人以一种怀旧的情绪和一种时光留不住的哀伤和唯美。他将油画、版画、国画溶冶于一炉,采百家之长,积百科学养,比较中西哲学审美意趣,探索中国绘画的境界之“道”,其画作彰显出深厚的人文思想、独特的审美视觉和精炼独创的艺术语言,在国内画坛吹拂一股强劲的清新“惠”风,邝明惠不愧是当代青年美术家中的佼佼者。

邝明惠出生于湖南永兴县,目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府文化领军人才。他曾担任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评委、第二十四届全国版画展评委、第七届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评委等,是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方面都有建树的艺术家。

邝明惠从军入伍来到四川,之后调入原成都军区政治部,有幸在美术创作上结识了不少美术界前辈画家和老师,李焕民、阿鸽、蒋宜勋等版畫名家,让他获益匪浅。他在得天独厚的军营生活中取材,在木板这块方寸舞台上尽情地展现了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在绘画探索中日臻化境,佳作频出,例如版画成名代表作有2003年参展“全国十届美展”的《金色年华》,荣获了优秀奖;2004年参展“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的《童年的阳光》,荣获铜奖;2009年参展“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的《夜未央》获奖;他创作的版画接连参展全国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版画展;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军美术展上,屡有作品获奖;他的数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江苏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他的套色版画作品在全国独树一帜,开创性地将油画的色彩关系引入到绝版套色版画中,用最具民族特色的方口刀为主要刻画工具,使自己的版画色彩鲜亮而明快,刀痕朴拙而流畅。强烈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充分展现出他的创作能力以及艺术才华。

邝明惠在《战旗报》工作期间,也创作了不少油画佳作。在央视的《军事纪录》栏目里《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录片中,曾介绍了他与刘学伦合作的油画作品《万源保卫战》,这幅作品入选“四川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历史题材绘画,反映重大事件,为时代立传,难度可想而知。作品以象征性、叙述性围绕事件反复交织,互相穿插,在对话与融合中形成巨大的历史和声,由此导引出画面的主题性旋律。画面上两军兵械相接,战士和敌人混战成一片。大刀、长矛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厮杀中分不清是枪缨、刀布,还是鲜血。这场保卫战历时2个多月,红军歼敌6万多人,俘敌2万多人,粉碎国民党军队140多个团26万余人的围攻,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是最辉煌的胜利。他创作的另一幅油画《集结》,入围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是反映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一幅作品。作为艺术家和亲历者,对这个重大事件的刻画与表现,他毫不回避自己的使命。画面截取的是众多官兵集结展开“黄金生命”大救援的出征前场景。官兵有正面、侧面、背影、侧影等各异造型,或戴“红十字”袖章,或背肩扛式消毒喷雾机,或穿防化服装,或牵搜救犬,是紧急、肃穆、坚定、力量的大集结。作品显示了邝明惠对色彩造诣的独树一帜:画面笔触的叠加,使不同的色彩组合后生成另一种颜色,暖色调为主的色块间疏密有致,这样的迂回呈现比之平铺直叙的调色更加婉约,形式感更强烈,画面厚重而有肌理感。可以看出,邝明惠善于用色的构成去延伸画面的内涵,这是绘画上一种非常难得的叙述方式别具一格。创作这幅画,来自于他对官兵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积累,这些细节的表现并非闭门造车可得,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面对军营生活的写生、融入生活的激情和沉淀、经过体悟之后去表现。这幅画看似对官兵的肖像塑造不多,而对官兵的体形、着装、道具、背景的笔触满密,有种不为人轻易觉察的精心设计,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是经过艺术家的取舍后最大限度地留存在画面上去表现主旨的,如同园丁打理花园的草木,清新脱俗,意趣天成而绝无杂乱枯败之感。这种表现手法,得益于邝明惠具有某种独立的审美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版画区别于其它画种不止是它的复数性,还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极强的画面把握水准,更重要的是版画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智慧传达的技巧。所以,一幅好的版画作品,不管是表现理性或感性,或现实或理想,或美好或丑陋,都是画家的心路历程,都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自由抒发,他要用心灵缔造世界,用感知构筑空间。邝明惠反映军营生活的系列版画,如《猎》《守望》《金色年华》《金色阳光》等作品,描绘的是当代军人的生活场景,透露出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这些作品将现实主义的审美理念以其唯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有深厚的人文观照,又有极为纯粹的视觉美感。当代军人的形体整体感、军装色彩的和谐感,以及线条的序列感,使邝明惠的绝版版画具有可观细赏的韵味。他的画路宽阔,阴雕阳刻,单刃刀、方口刀兼能。版画作品中显示出的冷静感和秩序感,是其艺术的理性显示,也是画家审美理性和艺术哲思的体现。从其作品《守望》和《猎》中对当代军人形象的处理与线条的运用方式,我们可以窥见画家在造型理念与线条雕刻方面的匠心,从《融雪》《金色年华》等作品的套色运用,可以看到画家在用色方面的大胆探索,塑造出当代军人的坚毅、刚强的气质和高大、伟岸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单纯而神秘,大到整体布局和经营形象的位置,具体到服装衣纹疏密与褶皱的开合,天空、树木、山峦等物象的安排序列,都严谨而精致,整体画面展现出肃穆、凝重之感。

中国美学思想追逐与崇尚以形写神、不似之似、情景交融、审美境界。邝明惠作为一位对社会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认为作品应该不断地引导观者进入高雅艺术的殿堂。能够打动人的、看了使人过目不忘为之震撼的国画作品,一定被赋予了来自于自己的真情感受。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能创作出打动观者的美术作品,让观者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他把这作为创作国画的动力和目标。邝明惠创作从油画、版画,然后到国画的“跨界”,没有落入僵化的艺术俗套,而是触类旁通,博采众长,走中西结合之路;西为中用,洋腔中唱,扬长避短。他创作的水墨人物画,有对本土文化的新思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将素描、光影等语言形式,融入到自己创作的水墨人物画中。他画的水墨人物画,墨之果断,用笔凝练,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对营造意境的把握恰到好处。水墨画通过笔墨的表现,在画面中营造“内美”的潜质,从而在刚柔并济和兼容中表现笔墨的力量。画里有学问,画里有情怀,画里有境界,是他的水墨人物画的主要特征。2019年10月由长城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名家巡展”之《墨韵八方——邝明惠作品集》,收集了40多幅水墨画,其中描绘当代女性和物象的多达30多幅,造型严谨,技法精道,意境雅致,充满诗意;这批作品注重笔墨结构和趣味,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笔墨的运用有新意,带有显著的探索性,为现代女性的水墨人物画增添了一种新的样式。他描绘的场景是为了抒情,抒情是为了渲染、烘托当代女性追求自由及真率、活泼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信仰,让欣赏者对邝明惠塑造的当代女性的理解有更高的提升。《茶新春暮》《书卷多情似故人》等作品,散发着温厚婉约文人气质和朴实清新的时代气息,将保留的文人画传统与古雅的诗意相结合,创造出秀雅沉酣、清逸婉约的艺术风格,恰似令人吟诵朗朗的唐诗绝句,布局疏朗,意蕴深遂,笔简而味长,极具表现力的笔墨功夫,让这些当代女性意趣斐然,各尽其妙。这本作品集,我尤其喜爱《椅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水墨人物画:典雅的中式布局,屏风上的唐装仕女、插屏上的江南水乡、花窗外朦胧月色下的芭蕉叶,从窗户外洒落的月光,洒向书案,洒向心灵,月色里沉入梦境中的女孩,温馨而圣洁。整幅画未说江南,处处是江南,“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澄怀观道”,本是指禅的境界。能关注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之后在艺术作品中升华,是每位成功艺术家的永久命题。从《墨韵八方——邝明惠作品集》中,我们品读领略了邝明惠对中国画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实践的心路历程。邝明惠正值创作盛年,相信他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定能澄怀“明”道,在国内画坛“惠”风煦煦,不断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版画创作
版画作品选登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张瑞超版画作品
蒋园媛版画作品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