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多方资源之优势,促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2021-12-28谢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8期
关键词:资源班级活动

谢茵

东川路小学创办于1905年,原名东关学堂,座落于繁华的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上,是一所远近闻名的百年老校。依托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地域资源,有助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班级文化指的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班風、学风的良性发展。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高度”。

我们五年(1)班“春晓中队”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根据学校“至善至美”的育人目标,我们融多方资源之优势,进行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展示了东川人的智慧、善美、阳光与创新。

一、融地理位置之优势,开拓地理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越秀区东川路,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好地方。学校附近有各种各样可利用来开展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资源。如:红色资源——附近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省总工会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医疗资源——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眼科医院、光华口腔医院;警务资源——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广州市越秀区交警大队;地铁资源——有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和六号线;场馆资源——广东省体育场、广州少儿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少儿部;传媒资源——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金融资源——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广府资源——北京路步行街、广东粤剧院等等。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因此班级可根据资源,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开展班级活动。如利用红色资源——到广州烈士陵园进行每年的清明扫墓活动、参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近代历史博物馆;利用医疗资源——邀请中山医科大学药学部的药师们送课进课堂;利用警务资源——开展“小手拉大手,共走文明路”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地铁资源——开展“红领巾进地铁”活动;利用场馆资源——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川亲子运动会”;利用传媒资源——让孩子们走进电视台参与拍摄活动;利用金融资源——开展“我是小小理财师”活动;利用广府资源——让孩子们参与广府庙会的演出等等。

由于资源的丰富、可选择范围广、利用率高,因此班级的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和“用中学”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

二、融人文文化之优势,开展人文资源

我们学校由地理位置之优势,顺带来了人文教育的优势。

(一)体育冠军的榜样

我们学校附近有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东湖棋院,很多体育冠军的子女都入读我们学校,这些家长也顺带成了我们的资源。如:中国象棋大师吕钦、国际象棋大师文根洪、国际象棋大师文卓沂,等等。

在2018年的3月31日,我们班有8位同学参加“2018年越秀区中、小学生三棋锦标赛”,全部都获得好成绩。其中男子乙组前三名都是我班的学生。

(二)各类名人的影响

社会上很多知名人士都是对教育事业特别关心的。学校以及班级经常都会邀请社会各行各业的名人、专家等到校进行讲座。如科学家徐邦年、徐文耀,作家王一梅老师等。这一系列的讲座、互动,让求知的种子从小就播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让他们朝着更大的目标前进。

(三)知识分子的渲染

我们学校的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少还是高学历、高素养的知识分子。如:法官、医生、教师、警察等。我们会经常利用这些资源,邀请他们走进我们的小学堂讲课,从而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拓展他们的视野。

(四)名校长、名教师的引领

我们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强大,有特级教师、名教师和名校长。如:越秀区人大代表张婥恩校长、特级教师李娟副校长、南粤优秀教师马健副校长和夏健君书记等。因为有这些名校长、名教师的引领,我们的班级活动才开展得多姿多彩,让孩子们的学习听得到、看得见、用得着。

三、融特殊教育之优势,开拓特殊资源

(一)与特殊孩子同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常态,并伴随有适应性行为方面的缺陷。虽然有不同,有缺陷,但在爱里,我们有共同的世界;但在爱里,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但在爱里,我们尊重彼此,共享幸福。在我们班上,有一位随班就读的孩子,名叫元元。元元,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有视力,却不和你对视;他有言语,却很难和你正常交流;他有听力,却常常对你所说充耳不闻;他有行为,却总是让你迷惑不解。但是,当“了解”与“理解”进行“爱的融合”后,再多的“疑惑”和“不解”,都变为了“接纳”跟“帮扶”。因为这一个特殊成员的存在,使得我们的集体更加团结,孩子们相对于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同理心,更懂得管理自己,更懂得关爱他人。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就自发组建了一支“救元队”,目标是保证元元在校的安全,帮助元元养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习惯。每次的活动中,大家都会热情地邀请元元参加到他们的小组,尽可能多地让元元有机会与人交流。元元的家长也会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活动,通过讲述《一个小魔怪与一群小天使的故事》,让孩子们认识自闭症、了解自闭症,也让孩子们知道“爱”是治疗自闭症的一剂良药。经过四年多“融爱”目标的践行,我们班的孩子跟同龄的孩子相比,都富有了更多的爱心、耐心与同理心。

(二)用好社区、姐妹学校资源促辐射

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所特殊学校——启智学校。通过不定期带孩子们到那里与特殊孩子一起玩游戏、表演,培养了我们孩子的爱心、耐心与恒心。在我们学校附近,还有一所街道属下的社区老人院——鳍福护老院。每逢重阳节,我们的孩子都会到那里陪老人家聊聊天,表演一下节目,这时的老人家们就会表现得特别的开心与安心!

四、融多方资源之优势,结班级精神文化之硕果

(一)七彩春晓,多元绽放

由于对地域、文化、特殊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使到我们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班会、队会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并且都是以系列活动形式开展,如:

“安全教育”系列,我们开展了“走进警营”“大手拉小手 共走文明路”“正确使用网络”“安全用电小讲堂”“我是小小食品安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小讲堂”“交通安全讲座”“我是懂法小公民”等活动。安全系列活动涉及食品、电力、交通、法律、网络、警民等多个维度,把点的活动串联成面,构筑成体系完整的初步知识体系。

“爱国主义”“传统节日”系列,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我们的节日——中秋”“弟子规”“中国节重阳诗”“争当东川五好学子”“敬老孝亲话重阳”“雷锋精神伴我行,争做东川好少年”“讲英雄,学英雄”“弘扬长征精神 做新时代好儿童”等活动。在系列活动中,孩子们认识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认识到国家富强崛起的坎坷,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之心。

“做书香少年”系列,我们开展了“让阅读成为习惯 书香满美丽东川”“从小爱阅读 长大最幸福”“携手经典,品味书香”“写作三件宝”(作家王一梅讲座)“沿‘一路一带’去旅行”等活动。该系列活动,主旨是让孩子们提高阅读写作的能力,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和眼界,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提高他们阅读的品位。

“生活小能手”系列,我们开展了“小小厨师”“小厨神再战江湖”“有趣的眼镜”“小鬼当家”“一班大厨  非同一般”“小小点心师”“水果拼盘大赛”“小小分享会”等。这一系列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收获满满的成功感。

“环保教育”系列,我们开展了“我劳动 我快乐”“我给地球穿上美丽的衣裳”“能工巧匠”“环保制作分享会”“模拟商场”等。系列活动变废为宝,废弃的日用品或创新设计或重复利用,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热情。

“我的舞台我做主”系列,我们开展了“班级课本剧比赛1”“班级钢琴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新年音乐沙龙”等。

每次的班会或队会,我们都要特别注意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的思想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和有所收获,

我们班一共有44位孩子,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带到现在的。从2014年9月到2018年7月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班的班级活动遍布广州市11个市辖区,校内活动累计4500人次、校外活动累计1126人次。我们班的孩子在国内外、校内外还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比赛、表演,获奖共计328项,其中艺术类55项、體育类124项、学业类149项。在2017年10月,被评为“广州市少先队先进中队”;2018年10月,则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先进中队”。

(二)累累硕果,齐齐分享

我们是一个爱分享、会思考的学习型班级。在我们班的图书角里,每个月,大家都会把自己前段时间阅读过的,最喜欢的课外书拿回来与大家分享。此外,我们还成立了我们班的“小报社”,不定期地出版我们的班报《春晓》。我们还利用假期,印刷出版了第一本记录中队成长历程的书籍《春晓》。以及《春晓》系列书籍——《春晓·家书集》《春晓·情书爱诗集》也装订成册付印。QQ群相册里,记录了我们每个孩子成长的足迹,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美好的集体回忆,传递出暖暖的情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今天的“春晓”中队,或许只是出生的小树苗,但在阳光和雨露的沐浴下,我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大家、为小家,贡献更多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梁慧婵)

猜你喜欢

资源班级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无课日”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