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2021-12-28邓丽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8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邓丽娟

【摘要】以德为先、以德为重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若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则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德育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德育可从立足文本,科学渗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优良美德;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使学生外化于行等方面切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我国提高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是还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个新时期教育者都应该解决的问题。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明辨是非能力,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为此,接下来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德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全面认识渗透德育的意义,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德育效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很少注重该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其树立优良的思想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和意志。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德育有利于教师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对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的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教学中科学渗透德育。

(一)立足文本,科学渗透

从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不仅宣传真善美,而且也鞭挞了假丑恶,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教材,充分运用教材渗透德育,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且迁移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德育内容。以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为例,我先是让学生学习文章内容,了解并学习小英雄雨来身上的大无畏精神。他为了保护国家和日本人周旋,并将敌人带入到设计的地雷阵中。在此之后他还与其他的小伙伴们共同站岗放哨,配合八路军抗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爱以及强烈的民族精神。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深刻体会了小英雄雨来身上的不畏艰险以及为国奉献的精神。如此,學生在学习中深受小英雄雨来的影响,自觉承担振兴祖国的责任和使命,无形之中渗透了德育。又比如教学《落花生》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种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过程,重点分析了文章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把握作者要告诉读者的哲理,从而在日后的学习中立志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默默无人的人。为此,我开展教学活动时挖掘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优良美德

当今时代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孩子都备受长辈宠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体谅他人,且缺乏独立性,更无法体会生活的不易,浪费粮食的问题比较普遍,并不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美德。为此,教师在道德教育时应立足小学生特点,结合生活培养学生优良美德,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教学《孔融让梨》这篇文章为例,学习本节课内容后我以孔融给家人让梨这件事引导学生学习孔融从小就知道谦让的道理,并学习他身上的为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联系生活让同学们学会与同学、朋友以及长辈等分享好吃的或者是好玩的等等。此外,学习《悯农》时,我拓展了古诗词的内容,以当前时代为基础给学生讲解我们吃的米饭都是勤劳的农民付出很多汗水才能得到,并体会诗词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的内涵,让学生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仍然珍惜粮食。

(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使学生外化于行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且活泼好动,在课堂学习中无法长时间注意力,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想渗透德育就必须立足学生的特点。基于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还要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好,给学生做好榜样。以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为例,我让学生朗读文章,并读出对雷锋精神的崇拜和向往。为此,我以雷锋的事迹为基础,让学生意识到雷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增强学生对雷锋及其精神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教师饱满的热情,对朗读产生较高的兴趣,雷锋精神融入到每个学生的血液中,让学生自觉将雷锋精神外化于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吃透教材,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审美情绪,提升学生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最终成为对社会有帮助且品质优秀之人。

【参考文献】

[1]危彦海.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6):118-33.

[2]周华军. 立德树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课外语文, 2019(25).

[3]周华军. 立德树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课外语文, 2019(9):195-196.

[4]杨玉琼. 浅谈小语教学中的立德树人[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0):25-25.

[5]阳锻英. 立德树人——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读写算, 2018(31):33-33.

(责任编辑:周炎平)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