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和至美,和而不同

2021-12-28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恒新课程改革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于 川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如此,广大中小学还是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改革,来推动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其中,衡水市新苑小学以“和”文化来熏陶和感染广大师生的实践,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样态。

新苑小学基于“和”文化的教育实践,意在追求学校干群之间和谐互敬、教师之间和谐互学、学生之间和谐共处、师生之间和谐共长、家校之间和谐互助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诸要素的美好发展。其最终、最高价值就表现在它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上。

那么,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呢?我认为,就是要发挥学校“和”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需要和追求。在构建学校“和”文化的过程中,张恒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校思想,其“无为”恰恰是从大局着眼,要求管理层不搞“一言堂”,应在思维的碰撞与选择中形成文化认同,唤起深层次的管理自觉,求得以文化人,以“和”润心,收获和谐而“治”的效果。为充分发挥学校“和”文化的育人功能,张恒带领团队探索出自主合作课堂,确保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契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和”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以“和”众筹教育力量,从当地的高校、棋院以及其他优秀的办学机构中选择优秀的人才,组建起一支专业多、业务硬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保障。

《管子·兵法》中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张恒将“和而不同,和谐发展”作为该校文化的基本原则和突出特点,是基于“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教育就是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这一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乐学求知中发展,在快乐发展中成功,将“苦学、厌学”变成“巧学、爱学”,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之中和谐健康地发展。

当然,新苑小学对“和”文化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学校应将“和”文化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其注入新举措、新内容;另一方面,广大教师也应深入领会和谐教育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变成实施“和”文化的自觉行动,使“和”文化建设更加生机勃勃、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苑小学在“和”文化方面所开展的有益探索,一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更多中小学探寻素质教育新路径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张恒新课程改革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Penguins Are in Danger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文竹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雾和霾的十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