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东山区野生北乌头林下栽培技术

2021-12-28姚亮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乌头块根林地

姚亮

(辽宁省建昌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建昌 125300)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Rchb.)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7~9 月开花,喜湿润,耐寒耐旱,多生长在山草坡下、疏林中、阴湿地或沟边,分布于内蒙古北部、辽东、吉林及黑龙江等地海拔300~500 m 山坡或草甸上。块根倒卵球形或纺锤形,供药用。北乌头具有重要的医疗用途,其药物开发利用逐年增大。为了能够有效保护好辽东山区优质北乌头种源,合理开发利用好野生北乌头资源,通过人工培育出高品质的可替代资源,满足中草药材市场需求,辽东地区积极开展了北乌头野生种源的林下栽培试验。本研究对目前研究应用较为成熟的北乌头林下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以求为今后本地区植物的种植提供参考。

1 种子和块根采收

1.1 种子采收

北乌头种子的采收适用于“地面收集法”,在其成熟脱落后,在地面上收集,为了便于收集,在种实脱落前要清除林地上的杂草、灌木,最好每隔1~2 d收集一次,以防止兔、鼠食和虫蛀,造成损失。采种最好选择无风的晴天,种子易干燥,调制方便,作业安全;阴雨天采集的种子容易发霉变质,种子采收后,选通风、向阳、干燥的场地,薄薄摊放,利用自然光照暴晒,白天经常翻动,雨天及时堆起盖好,几天后果鳞开裂,种子脱出,未脱出的轻轻敲打,然后筛选出种子,及时晾晒使其干燥,防止种子发霉,去除果皮、果枝、叶片、空粒、土块及异类种子等杂物,将种子装袋后放阴凉、干燥、低温、通风处保存,以便提高种子品质。

1.2 块根采收

“种栽”即采收的块根,要在北乌头的种子采收完成后进行。北乌头为母根、子根生长在一起,用手轻轻掰下子根即是“种栽”,母根可以入药。3 a生的林下北乌头子根即可采收,要选在每年9~10月期间,“种栽”形态大小应基本均匀,外观色泽新鲜,顶芽饱满,无腐烂,无病斑,无机械损伤,保证种源优势,产出高品质种子,用于林下栽培。选好的“种栽”采用沙藏法放在冷库中,待秋末冬初栽植。

1.3 种子储存

秋季采收的成熟种子,经过净种,清除混入种子中的果皮、果枝、叶片、果柄、空粒、石子等,充分晾干、除杂后,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减弱其生理活动的功能,避免发霉变质,达到成熟目的,装成5 kg 小袋,装袋后放阴凉、干燥、通风、不供暖的仓库内保存,以便提高种子品质。

2 种植技术

2.1 林地选择技术

选地是林下北乌头栽培成功的关键,种植地选择小株距、大行距的林地间,海拔300~500 m的阔叶混交林,郁闭度在0.6~0.8之间,坡度不超过25°的疏林地或林间空地、林缘等,坡向为阴坡或半阴坡,土层厚度应大于20 cm,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pH 中性、微酸性土壤最佳。

2.2 清理林地、栽培前整地

清理林地是在整地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在选定的地块上,往往生长着茂密的杂草、灌木和少量的散生树等,在整地前进行及时清理,改善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以便于整地、栽培和其他作业的顺利进行,清理林地的方法有割除、火烧、堆积等。

整地要在栽培的前一季或前一年进行,用机械进行全面翻耕,翻耕深度20~25 cm,翻后及时耙压以免跑墒,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以施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或复合肥,对土壤进行局部改良,栽前挖宽深为20×20(cm)的浅沟,栽时注意把握距地面15 cm浅栽,深翻后做床,床高25 cm左右,畦床间留30 cm宽畦沟,栽植前灌足底水。

2.3 种子、块根播种

2.3.1 种子播种

林下北乌头一般选择春播,在每年4 月中旬进行,春播时间宜早,土壤化冻后既可播种。林下北乌头的播种适用于点播方法,直接用一只尖锐的铁棍或木棍在地里扎眼,再放入种子的播种。在苗床上或大陇上按一定的株行距开沟或挖小穴播种,株距5~10 cm,行距15 cm,播后覆土、镇压。注意种子应横放,以利于发芽出土。在播种前一天应灌注底水,第二天播种前用平耙搂出麻面,随后播种、覆土,覆土厚度要适当,覆土过厚则土壤通气不良、土温较低,种子发芽时间长。覆土过薄则种子容易暴露,受风吹日晒,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水分,并易于受鸟、兽、虫害。覆土厚度以种子厚度的2~3倍最为适宜,通常为“一扁指”厚,用脚踩实,能够达到出苗率高而且整齐,易于后期管理。

2.3.2 块跟栽植

块跟栽植,就是把贮藏好的“种栽”,在秋末冬初,及时栽植,有利于北乌头快速繁殖。可以采用“窄缝栽植法”进行具体栽植,10 月中下旬,二人一组,一人用植树镐,插缝深20 cm 左右,前后推拉别缝后,另一人将块根插入原土缝,上下推别靠紧后,用脚将缝踩平、踩实即可,此法较穴植法可提高工效2~3 倍,成活率达85%以上;栽植前将“种栽”用50%多菌灵500 倍溶液,浸泡1~2 h 左右,捞出后及时晾去表面水分,即可栽植,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0 cm×30 cm为宜。

3 栽培管理

3.1 管护

要有专人常年看护,封闭管理,看护、作业时不要踩苗,尽量走作业道,及时除灌除草,清除林带间的杂草、割除闲枝灌木,作业时要求里浅外深,不伤根、不伤苗;及时进行追肥,补充苗木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促进其茁壮成长,时间从6月初开始,7 月末结束,过晚则贪青,尿素浓度为0.2 %~0.5%,每公顷每次15~2.5 kg,相隔15 d 左右,共追肥3次。

3.2 修剪枝

采取不短截、不回缩、不留背上枝和利用疏树法、缓放法、开张角度调控树势、下垂枝组的“三不四利用”修剪方法,简化整形修剪技术,以轻剪、缓放为主,疏除主枝背上枝组,留1~2 个平斜中庸枝。下垂结果枝组修剪,采用疏枝、缓放、不回缩的方法,剔除密挤枝、病虫枝、细弱枝,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如果上层林木过密,也要进行修枝,保持郁闭度0.6~0.8 之间,一般在冬季作业,防止对林下北乌头造成损伤。

3.3 花期管理

雌花开放,柱头分泌黏液并发亮时,即为授粉适宜时期,授粉要在无风的早晨进行,可用喷粉器、毛笔或棉花球等黏着花粉,涂抹在柱头上。由于雌花开放时间不同,授粉量要适当,定期观察发育情况,适宜采取多次重复授粉。

另外,花瓣要注意防霜,环境条件对花粉生活力有很大影响,主要是温湿度,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栽培基地的闲置地块,堆放秸秆、杂草、灌木丛等,形成烟堆,每公顷施放30~45 堆,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广播,在降霜前一天晚上,进行点烟作业,以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

3.4 越冬盖土

用草炭灰或细土等在苗床上或播种沟内,垫上一层,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又起到防寒越冬作用,还能够隔离病菌。盖土厚度要适宜,盖土小于3 cm不能满足施肥量,无法有效防止块根冻拔,盖土过厚会造成春季出苗晚,影响北乌头生长量。第二年春季,要在土地化冻前后,提早进入田间观察,如出现土裂、冻拔等现象,要及时培土,防止块根裸露,影响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要定期进行经常的虫情调查,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药剂防治以波尔多液等保护性农药为主。要进行翻耙整地、精耕细作,破坏地下害虫的生活环境,进而达到预防的目的,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病害感染率与虫害发生率。另外,应用营林措施,适时修枝、间伐和卫生伐,逐渐把单纯林改造为混交林,也是较为有效的科学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乌头块根林地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3种功效成分和3种毒性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金果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
Summer Is Coming
不同地区草乌种子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