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研究

2021-12-28南阳市宛北中等专业学校李小锐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作品德育

◇南阳市宛北中等专业学校 李小锐

中专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补充了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职业应用知识的空白,然而当前的中专教育由于学生的配合不当产生了一些问题,在音乐课堂上更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中专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课堂教学的建议。

中专音乐学习中的音乐欣赏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必须学习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对提高中专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的教学水平很重要,老师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音乐欣赏的乐趣,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探讨,享受音乐的美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音乐育人的最终目标,促进中专学生的成长。

1 中专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

1.1 感悟情感,提高审美

在音乐欣赏教育中,通过学生感知力的应用,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的共鸣,在音乐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内在情感的思考、感悟、理解可以对在音乐的欣赏中得以表达,然后在日积月累的欣赏中提高自身对于音乐的认识,增进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的理解,从而能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甚至是音乐作品鉴赏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1.2 陶冶情操,促进德育

音乐欣赏是促进德育推进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于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音乐欣赏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得德育能够更好地实施。音乐欣赏教育与德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对美的感悟是音乐欣赏的关键,音乐欣赏教育最终服务于对人的教育,通过欣赏感悟优美的音乐,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有助于学生丰富情感表达的方式、感悟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生活、对于国家等的爱,进而培养高尚人格,实现德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德育的开展实施。

2 中专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效手段。当前很多的中专学校侧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的学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而在少数开设音乐课程的学校中,音乐欣赏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教材、由老师自由讲解或者是让学生随意播放歌曲、随意演唱歌曲等无序的现象较为普遍,然而当中专学生走入社会后,音乐欣赏水平不仅能影响到学生对于生活的享受,而且也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专音乐欣赏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改进提高中专音乐教育具有必要性。

3 在实践中推进中专音乐欣赏教育

3.1 合理选材,提高素养

(1)合理选材的必要性。中专学生音乐欣赏取材通常是古典音乐,近年来,随着课堂形式的丰富,流行音乐的鉴赏越来越成为主流,中职学生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音乐有从众心理、惯性思维等特点,从而使他们偏爱流行音乐,而对于古典等经典的音乐没有太大的学习欣赏兴趣,但是以他们现有的思维处理方式以及知识储备使他们很难辨别流行音乐的适合与否,不能深入理解和领悟音乐的欣赏,对于时下流行的歌曲只会跟风选择,而不论内容的优劣,这种现象不利于中专学生的身心成长甚至不利于未来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正确欣赏流行音乐需要音乐教师根据实际生活合理选材,保证音乐欣赏课堂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让学生盲目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2)深入学生生活,合理选取教学曲目。具体而言,中专音乐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当前学生追捧的流行音乐的教育思想、总结它们的内容,从里面挖掘课堂音乐教材,同时了解中专学生对流行音乐艺术的真正需求与偏好,以此建立教学的架构。然后,中专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掌握流行音乐的相关信息,了解其思想内涵,从众多流行音乐曲目中甄选积极、健康、适合中专学生欣赏的曲目与学生一起进行欣赏。例如,可以选择李玉刚的《贵妃醉酒》、周杰伦的《红尘客栈》和《菊花台》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浓浓中国风的曲目,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中,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3.2 创新方法,启发思维

根据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是音乐课堂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情景教学,感受情感美。相关研究发现,创设问题进行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进行主动的探索思考,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然后,再通过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另外不同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提问题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产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情景教学应用在音乐欣赏中主要是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环境中,产生艺术性思维,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感,轻松掌握运用音乐基础知识,产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基础的欣赏鉴别能力。情景教学方法形式的应用多样,因此也比较能轻松应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在课堂上放映相关的音乐剧、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等,通过这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产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兴趣,自觉主动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一种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例如,举办一些音乐节、歌唱比赛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轻松的活动中拉进学生与高雅的音乐作品的距离,拉近与教室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不仅满足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也符合学校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还有一种,主要是通过语言与生活进行情景的创设,具体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巧妙引入学习内容,将音乐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音乐表现与情绪》的学习中,通过不同的音乐的放映让学生说出或悲伤或喜悦的经历,促进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提高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器乐教学,感受节奏美。具体而言就是学生通过一些在课堂上亲自演奏一些乐器例如一些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在节奏中来进行自身与音乐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最重要的是通过律动能加深其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对音乐的理解。中专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对于音乐的欣赏大多数停留在流行音乐上,甚至没有接触过一些乐器。因此,通过演奏一些诸如电子琴、吉他等乐器无疑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反思教学,感受“余音绕梁”之美。反思总结教学模式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成果,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同样也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过的乐曲在上完课之后的几天还有印象,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更有必要让学生注重音乐课的反思总结了。让学生在学习过后写下简短的自己对于某首难忘的乐曲的感受,可以是听到这首乐曲想到了某个画面,例如在听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仿佛看到了在夜晚的竹林中如同傣族美女起舞般随风摇曳的凤尾竹的画面。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反思总结中也对于所学的乐理知识、乐曲乐器等进行了复习和回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结语

中专音乐学习需要教师的新型教学方法指导,需要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之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以此为中专学生未来就业攒下竞争力的资本,为未来长远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进步注入源泉活水。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音乐作品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