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东兴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1-12-28内江市东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培育创新能力

◇内江市东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李 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东兴区科技创新工作在平台建设、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与先进县区相比,我们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关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和感悟。

1 东兴区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分析

1.1 创新能力较弱

2020年,东兴区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仅为10%,创新主体数量少;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9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5%,同比增长2.3%;全区企业多为家族式传统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有限,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

1.2 创新投入不够

近年来,区级科技项目资金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同步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难以在产业支撑、培育科技增长动能、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作用。

1.3 创新人才缺乏

近年来,东兴区为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甜城英才引进计划等行动,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先后引进17名相关领域有重大突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但是我区的科研创业人员主要分布于农业、自然规划等部门,没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团队仍然相对缺乏,有突出成就的中青年专家非常少,研发人才存在“引进难”和“流失快”的双重压力,难以形成高水平的成果。

1.4 创新载体发展缓慢

东兴区现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科技孵化器各1个。产业发展联系较弱,产业结构发展存在较多短板,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规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居多,且相互关联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农业布局比较散,集中连片园区缺乏,农业服务业种类、数量较少,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足。

2 关于科技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东兴区委七届十五次全会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区。”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突出做好以下几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1 强化政策引领,培育科技企业

以政策体系为引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培养研发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财政资金扶持为引导,支持企业创新技术、优化工艺、开发产品,推动我区机械汽配、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和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引领行动,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创新骨干和龙头企业。

2.2 优化资源布局,夯实创新载体

加快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提升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等服务功能;支持东兴经济开发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争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两个新城”、“三大园区”,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重点,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举办或组织参加好各类成果转化对接交流活动,联通各类资源和信息,推动政府、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多方联动,实现政产学研用投深度融合,助力全市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实现科技支撑产业、科技引领社会、科技赋能生活。

2.3 营造创新环境,集聚科技人才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秉持“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的精神,大力倡导和鼓励各个层面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在全区形成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局面,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呈现新面貌。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各项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推动科技创新。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家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的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内培外引、双向联动,不断提升人才支撑。结合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企业小秘书制度,加强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帮扶服务,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培育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