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析

2021-12-28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物理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王 磊

高职学校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打造生动的物理课堂,动态化演绎物理实验,呈现抽象知识。本文对于高职物理课堂授课多媒体的运用优势进行分析,以物理实验演示为例,对于物理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详细分析。

多媒体因其交互性良好,使用便利,信息存储量大,可集成化处理信息等优势,在高职物理教学当中受到教师喜爱。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当中效率较高,但是,技术运用过程也存在各类问题。因此,需要教师使用辩证视角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全面审视,并结合物理教学需求,选择有效的方式,以多媒体为载体,传递物理知识,实现高效教学[1]。

1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物理课堂中应用的不足

首先,在师生交流方面,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无论是物理知识的讲解,还是物理实验的操作,都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2]。教师可发挥声音、肢体、神态等语言的功能,和学生交流,反馈疑惑,形成双向情感沟通,增进师生情感。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便于课堂教学,并且拥有交互性,但是交互过程更加体现人机互动,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师生互动关系。其次,传统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课堂上逐渐普及。部分教师对于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依赖性,为了应用技术,按照设定流程,循序渐进完成知识讲解,可能削弱教师对于课堂把控程度,难以锻炼教师灵活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最后,多媒体技术十分便利,对于物理知识现象都呈现更加清晰,在形象化的画面当中,可能削弱学生想象力,如果教学流程过于固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 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物理属于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在高职物理教学过程,实验教学为基础内容,同时也是重点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掌握高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在演示实验教学期间,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实验目的,严格按照对应流程与要求,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以多媒体技术,生动呈现实验现象,让学生快速走进学习活动,对于实验内容有全新认识,提高教学成效。下文对于演示实验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运用价值和具体途径展开分析。

2.1 演示实验中多媒体的运用价值

演示实验的教学,主要由教师对于实验操作进行示范,在此过程指导学生全面观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实验内容。在此期间,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具体价值如下:第一,对于学生进行启发,演示实验教学过程,可让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现象有全新认识,并引导其参与学习活动,全方位观察实验现象。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呈现物理知识图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记忆,使其对于实验目的明确,并对实验内容有透彻理解,课堂上高效学习。第二,促进实验教学的变革,以往高职物理的实验教学,也利用演示实验方式,但是演示过程流程单一,形式固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不连续,难以培养学生兴趣。此时,可利用多媒体,丰富实验演示形式,以动态化、连续化的方式带领学生观察实验,有助于其理解具体内容。

2.2 演示实验中多媒体的应用方式

(1)利用多媒体营造情境。对于部分高职生来讲,演示实验部分知识学习较为困难,为简化学生学习难度,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化优势,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高效完成实验过程的演示,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演示实验课堂效率。

例如:讲授“楞次定律”时,可在演示实验期间,向学生呈现自制的条形磁铁,并将磁铁向上拔出、向下插入,以不同状态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看闭合回路当中的磁通量实际变化情况,对于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展开复习。实验教学过程,需要学生明确“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此知识也是楞次定律核心内容。向学生呈现实验情境,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趣味实验,教师提前录制实验视频,自主制作两个小黑盒与平板小车,并在盒内盛装铝环、磁铁等,使用强力磁铁向黑盒靠近,并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黑盒靠近之后的运动状态变化,最后猜测黑盒内盛装的物品[2]。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之下,呈现生动的实验视频,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学生观看需求,选择视频播放次数、暂停位置、回放功能、放大功能等,在生动的实验情境当中,学生对于“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内容进行掌握,同时,由于铝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且电流磁场、磁铁磁场二者之间能够产生相互作用。掌握上述物理知识,还可对学生思维加以引导,思考问题“感应电流产生磁场和原磁场二者之间存在哪些关系?”为后续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在高职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物理概念、实验现象、知识规律等相对抽象,学生理解相对困难,学习难度较大。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拓展其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学习难点。

例如:物理课堂中“自感现象”难以用肉眼看见,并且概念知识抽象,为学生学习难点部分。对此,可利用多媒体动画,为学生设计演示实验,以生动的动画,帮助学生感受“自感电流”,对于物理概念深入学习,快速掌握。如果线圈当中,电流产生变化,就会导致磁场发生变化,另一个线圈内也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对此可提出问题“线圈本身能否产生感应电动势?”让学生对于此问题进行探究。该问题属于学习难点,为让学生对于感应电动势产生特点深入学习,并理解此自感现象,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千人震”实验,准备实验器材,开关1个,线圈1个,干电池2节,组合成闭合回路,并从线圈两端分别引出2根导线,邀请10名同学手拉手,以并联的形式和线圈的两端连接,2名同学将导线两端握住,将开关闭合,可以看出,学生“无触电感”。实验结束以后,断开开关,学生产生触电感。通过上述视频能够看出,开关闭合时,在人体两端存在3V电压,此时学生不会产生触电感觉;但若开关在瞬间断开,可导致通过线圈电流变小,进而导致经过线圈磁通量也不断变小。此时,线圈当中即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因为自感电动势较高,因此可以通过视频看出参与实验对学生产生触电感觉。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之下,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实验现象和原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高效学习重点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有促进作用[3]。

(3)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实施流程。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实验设备、器材等相对陈旧,因此难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完成实验。对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演示实验视频,使其对实验过程全面观察,按照实验教学目的,组织实验课堂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语

高职物理知识复杂、概念抽象,由于部分高职学生的物理基础薄弱,因此对于部分抽象知识理解困难。所以,需要教师从物理教学实际出发,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以及人才素质培养等问题考虑其中,在授课过程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学习重点知识。利用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对多媒体全面运用,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让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