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2021-12-28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刘晓宇李成明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家庭院校高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刘晓宇 李成明

家庭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系统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的家庭教育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缺失”状态。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的完善和学生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1 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组成现代国民教育,其中家庭是基础,家庭教育是建立在婚烟、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融于家庭生活中所进行的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直接接触,接受耳濡目染的教导,潜移默化中接受其一举一动的影响,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作用是长久的、持续性的,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无法超越的优势所在。另外,高校的教育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覆盖学生生活细节、心理健康、谈朋交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虽然高职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与家庭,过上了集体生活,但依然要寻求家庭教育的配合,只有依靠各种教育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取其合力,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2 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初始家庭教育缺失

我们把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称为初始家庭教育。从与家长的日常接触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长还是非常关心自己孩子成长的,但由于受价值观、文化水平、家教能力、行为习惯等多因素的影响,所给予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未必符合现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使得很多学生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有甚者在入校之前已经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抽烟、喝酒等,而家长对于如何管教束手无策,更有个别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竟然未曾发觉或熟视无睹。

2.2 现有家庭教育不足

有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只是知识上的提升,对孩子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脱离了轨道式高中、高考的重担,家长和学生们都轻松很多。当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近乎完全放置在教师身上,同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特别想摆脱家庭的束缚,非常不喜欢父母千篇一律地说教,这时践行家庭教育的难度不断加大。而刚入校的第一年,是学生心理敏感期与情感低迷期,是非辨别能力较低,模仿能力和逞强意识特别强烈,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道德教育引导,会使很多不良习惯在宿舍、班级中渐进式漫延。

另外,大多数家长错误地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无限制地满足孩子所提要求就是关爱孩子,与孩子沟通最常有的内容就是孩子的生活费够不够,吃得好不好。而将孩子的自理能力、心理健康、交友情况、自控能力、情绪变化等细微之处排除在教育之外。甚至出现孩子不打扫卫生,家长亲自到校打扫;孩子上课玩手机被没收,家长亲自到校索要;孩子被教师管教、处分,家长到校与老师争吵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管理教育。

2.3 家庭教育情感的缺失

一个家庭的破碎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大的。通过长期接触与观察,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带着不同程度的忧伤和创伤来到学校。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家庭教育上的缺位,直接导致孩子性格的不健全,或冷漠自大,或敏感叛逆,或多疑自闭等。作为班主任,倾其所有去感化孩子,只能带来短时间的抚慰,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早已形成的性格行为。还有些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辛苦劳作,把孩子过早地扔给爷爷奶奶或寄宿学校,以物质满足去不断补偿孩子。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仅仅是共同交流的语言,还有相濡以沫的父母亲情。

3 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仅凭借过往经验,而缺乏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引是不行的。首先应该充分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制定明确合理的行为规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家庭教育。其次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作为家长,更熟悉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及情感关怀对孩子施以正面积极的影响,帮助孩子养成并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等。例如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家长要做的不是一遍遍地帮助孩子重复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想办法开阔孩子视野,有条件的可以为孩子提供实践场所,让其理论联系实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所选专业。这样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才愿意去接近自己的专业,才会有利于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再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有各自的培养侧重点,二者不能舍本逐末,甚至取代对方的职能。学校教育应以智育为主,家庭教育应以德育为主,切不可出现课堂上要教师花大量功夫去强调手机管理、纪律管理、卫生打扫等本该家庭承担的德育责任。

3.2 搭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桥梁”

班主任应该与每位学生家长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基本情况,包括生活、学习、劳动、思想、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问题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实施“跟踪式”管理,多与家长沟通寻找教育突破口。而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抛开古板权威的家长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苦闷,了解孩子近期动态和细微变化,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同时,家长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榜样的力量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3.3 情感关怀,给孩子以温暖

对于家庭教育情感缺失以及性格较为自闭的学生。这部分孩子性格已然,短时间的关注、关怀很难扭转根深蒂固的隔阂。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要不间断地长期跟踪观察,多与学生促膝长谈,捕捉其闪光点,找机会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让他们表现,放大他们身上的优势,让这些孩子重拾生活的信心。另外,多与家长沟通,汇报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表现,告知家长孩子对家庭温暖的渴求,教给家长与该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技巧,用激励的方式和情感的感化来促进孩子的进步,用最真诚朴实的行动来温暖孩子的内心。

猜你喜欢

家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家庭“煮”夫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