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优3216”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简介

2021-12-28邱晓良魏新琦孙子彬陈光亮孙成宏

南方农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秧田父本母本

邱晓良,邓 丽,魏新琦,孙子彬,陈光亮,孙成宏,金 良

(1.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江阳 646000;2.四川省泸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泸县 646100;3.四川省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四川泸州 646000;4.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四川江阳 646000;5.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

杂交水稻由于其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到广大农户的喜欢[1]。但杂交稻与常规稻相比,制种上存在风险,易出现花期不相遇、结实率低、杂株率高等问题,这要求杂交稻品种具有“双高”,既要求本身产量高米质优,也要求制种产量高,这样生产企业才有效益,制种农户才有收入[2]。

“泰优3216”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母本泰32A 与泰恢9516 为父本配组,米质达二级的新品种,2018—2019 年参加国家长江上游水稻区试验,两年区域试验每公顷产量为10 005.15 kg(每667 m2产量667.01 kg),于2020 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0114。“泰优3216”在制种中,要求均匀、稀播种子,培育壮苗,适时移栽,严格去杂,防治病虫害,防止杂株率超标,适时收获等技术。父本秧龄在40 d 左右,母本秧龄在30 d左右,不栽老苗,父母本花期要相遇,母本早抽2 d左右为宜。

1 产量情况

泰优3216 参加2018—2019 年两年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10 005.15 kg,比对照F 优498 增产6.2%;米质检测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5%,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标准。

2 亲本特征特性

2.1 泰32A特征特性

泰32A 在泸州4月中旬播种,播抽天数80 d左右,分蘖力强,株高90 cm 左右,主茎叶片13 叶,剑叶短直,叶缘、叶鞘、颖尖紫色,穗长19~21 cm,穗着粒115 粒左右,中长粒型,粒长8.5 mm,长宽比3.0,保持系千粒重27 g。泰32A 育性好,以典败为主,败育彻底,不育度为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泰32A遗传性状稳定,AB农艺性状整齐一致。

2.2 泰优3216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6 d,比对照F 优498 晚熟1.3 d。株高116.6 cm,穗长26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32.5 万穗,每穗总粒数180.4 粒,结实率85.6%,千粒重30.0 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稻瘟病7级,褐飞虱9 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一般,耐冷性较强,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3%,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72 mm,碱消值7 级,长宽比3.5,主要指标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标准。

3 高产制种技术

3.1 田块选择

选择有制种经验农户,交通方便,水源优质、土质好的镇、村作为制种基地。制种面积在规划中按集中成片原则,减少零散田块;距制种田300 m 内严禁种植酒谷、粳稻、两系中稻品种。

3.2 培育多蘖壮秧

3.2.1 选好、备足父母本秧田

每公顷制种本田须备足0.2 hm2左右秧田,选择浅脚、向阳、肥力中上、杂草少、水源好的田作秧田,切忌选择深、冷、瘦田作秧田。

3.2.2 早培肥熟化秧田

播种前10~15 d,每公顷秧田施磷肥600~750 kg、钾肥75~112.5 kg、碳铵600~750 kg 或尿素75~112.5 kg,施后翻挖1~2 次,每公顷使用40%含量的复混肥600~750 kg。

3.2.3 精耕细作、提高秧厢平整质量

盖膜父本1.67~1.83 m 开厢、净厢面1.33~1.50 m;母本2.33~2.67 m 开厢,净厢面2.0~2.33 m。播种前3~5 d 作毛厢时以浅水验平,做到厢平沟直,厢面无积水。

3.2.4 安全催芽、适时播种

父本以村社为单位统一催芽,分户播种,母本采取分户催芽。泡种前须晒种2~3 h,泡种48 h,每天必须用清洁水早晚换水2~3 次,不能用沾有油、盐、米汤、酸、碱等的水和工具。催芽时用40 ℃热水侵泡5~10 min,捞起沥干保温至破胸后降温炼芽,破胸后注意防止高温烧芽。催芽至“芽半谷”“根一谷”时摊凉待播,分蘖差的父本用多效唑拌芽后再分户播种。种子播种时要稀播匀播,播后必须塌谷入泥。秧田开好平水缺口,做到厢面湿润无积水,以防烂种烂秧。

3.3 父母本适时移栽

3.3.1 本田底肥施用

本田底肥采取“一道清”方法,在母本移栽前施用;每公顷复合肥375~600 kg,加钾肥75 kg、磷肥375 kg,具体到户到田可根据田块肥力情况适当增减。

3.3.2 父母本移栽

父本7.0 叶左右抢栽。单行比2.33~2.67 m 开厢,一、二期父本退窝0.4 m 左右;每窝栽足20 苗左右,按“三围栽培”方法栽插,“三围间距”5~7 cm。栽后5~7 d 追第1 次肥,每公顷尿素75 kg 左右;第2 次追肥根据苗架情况决定。

母本6.0 叶左右及时抢栽;2.33 m 开厢的栽8 条左右,2.67 m 开厢栽10 条左右;母本退窝20 cm 左右,每窝栽3~4粒谷苗。

4 做好攻粒工作

4.1 物资准备

提前准备好农药、喷雾器、竹竿、绳子等攻粒战必须的物资。提早联系和落实赶花、除杂所需人员,并做好时间和分工安排。

4.2 除杂保纯和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制种全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及时去杂,特别是始穗后是关键时期[3]。第1次重打“九二○”前后2~3 d,必须逐田逐厢除杂3 遍以上。母本中的保持系必须在母本重打“九二○”前1~2 d 除干净、除彻底;其他异形异色杂株在打“九二○”前后各除2 遍,母本或父本中的杂株须整窝割除,并且输出田外去。

高度重视稻瘟病、稻粒黑粉病、螟虫、稻飞虱的防治,分别在打九二○前和赶花结束后进行防治。

4.3 科学施用“九二○”和割叶技术

根据父母本对“九二○”的敏感度、父母本花期状况、母本群体发育状况、气温状况等确定“九二○”总量及喷施方案,既解决卡颈,又防止倒伏。父本割叶的留叶长度10~12 cm;母本根据情况适度割叶,割叶时间为母本打“九二○”前2~3 d。

4.4 正确赶花提高结实率

晴天11 点前赶露水1 次,以后父本有花粉就开始赶花,气候特殊可提前或推迟赶花;初花和尾花每天赶2 次,盛花保证每天赶3~4 次。绳子拉花的每天保证4次。

5 加强田间管理

5.1 秧田管理

1)匀苗补缺:1 叶1 心时要及时匀苗补缺,母本喷施多效唑,2 d后才能掺花泥水(大户可以采取多效唑拌芽的方式)。2)科学管水:秧苗长到1.5 叶前保持厢面湿润,2 叶后渗浅水。盖膜父本必须在1.5 叶后及时在晴天揭膜两头炼苗,2 叶后要全揭膜。3)追肥促蘖:秧苗2~3 叶及时追肥,每公顷秧厢用1.5~2.25 kg 尿素撒施,每隔5 天施追肥1 次。4)防治病虫:应加强对秧苗蚜虫、蓟马及稻蟓甲的施药防治。5)秧田除草除杂:秧苗中的杂草和异色异形株应及时清除干净才能移栽。

5.2 大田管理

1)浅水管理:移栽后本田保持浅水,水深的田块要及时排放,不能淹深水。2)赶花走道:母本栽后及时提赶花(拉花)走道。3)氮肥过量、生长过旺田块的管理:氮肥过重,苗架长势过旺的田块必须把水彻底排干晒田。4)坐蔸田块的管理:首先把水排干晒田,再施磷、钾肥或复合肥,最后结合蒿秧活泥和喷施叶面肥。5)病虫害防治: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特别是抽穗前做好预防工作,此时期雨水多、温度适宜,极易引发稻瘟病发生,因此现阶段主要预防稻瘟病和纹枯病,兼治稻蓟蚂、螟虫,农药可用三环唑和杀虫双等。

6 种子收晒及时入库和整理结算

母本8 成熟后必须抢晴天及时收割,收后须连晒3 个晴天以上并保证一次性晒干,晒干后科学保管;收晒过程中严防种子堆渥、发热、发芽和霉变,严防人为混杂。农户种子晒干后及时抽预检样,进行芽率预检和海南纯度鉴定。组织农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种子运到收种地点进行交售。农户在交种时,必须将种子晒干风净后,再送到收种地点交售,种子水分不得超过国家标准,所有种子必须经清选机清选合格后再打包过称;清选1次不合格的种子必须进行再次清选,净度合格后才能交售。种子入库后及时安排室内检验,对不合格的种子再次进行风选整理和处理,确保种子质量到达要求;做好结算工作,保证种子款在12月30日前结算到制种农户。

7 管理流程和生产总结

每年聘请专职技术员负责对制种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采取公司负责或者指导人员对基地技术员和制种户进行分阶段分批的技术培训,要求制种大户讲经验,以及制种中的注意事项。通过生产合同管理制种农户的种子质量,公司生产管理团队负责各项技术的落实和检查,完善生产技术档案,做好生产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为下年生产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秧田父本母本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