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使用现状研究

2021-12-28李宏哲

南方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铁岭市保护性播种机

李宏哲,于 娜

(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铁岭 112000)

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我国农业相关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工作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免耕播种机的投入使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积极影响,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行。

1 免耕播种机的特点

免耕播种机是一种先进的播种设备,其核心在于免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耕作的土壤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免耕播种技术主要作用于种植土壤,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土层松动问题,减少土壤中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保证土壤中有机质的留存,在保持水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种植区利用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耕作,有利于降低耕作成本和劳动强度,降低耕作设备对耕作土层的压实程度,为作物的生长保存了适当的空间,便于通风,使土壤保持良好的蓄水能力。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裸露扬沙问题,对种植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了种植园区的生态环境。

2 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使用现状

2.1 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发展现状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对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5 个方面。1)保护土壤,如减少土壤的耕作次数、降低坡耕地的耕地频率,有利于改善种植环境,对部分耕地起到保持水土和防风沙的作用。2)可以对农作物残茬进行覆盖,对保护性耕作区进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保证耕作区耕作覆盖形式的多样化。3)通过对作物进行合理布局,完善轮作倒茬、间作、混作、套作和复种等流程,增加农田的覆盖面积,防止风沙侵蚀,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利用率,对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农田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4)为种植区提供保护措施,如山坡地水平梯田建造法、区域耕作法、沙地衬膜种植法。5)建造农田防护林网和防风屏障,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维持农田土壤结构,保持水土,避免农田土壤受到风沙侵袭,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保持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保证土壤中有机质丰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1]。

在目前的农田保护工作中,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在保持农作物持续高产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详细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辽宁省的具体应用过程。

2.1.1 层层分解落实耕作面积

铁岭市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地处辽宁省北部,耕地面积广阔。近年来,铁岭市结合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利用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科学的农田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市农业农村局的组织和带领下,铁岭市保护性耕作总推广站对铁岭市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和土壤条件后,制定了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将免耕播种机应用到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确保铁岭市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得到稳步提高。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各项目的主管部门将工作落实到各乡镇,再到村委会,通过层层的责任落实,将铁岭的实际保护耕地面积进行划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设置项目落实的相关奖惩条例。

2.1.2 引进玉米免耕播种机

铁岭市地理环境优越,在玉米种植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农业农村部下发文件,督促农户开展玉米种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通过对市场上的机械设备进行分析,农户在玉米种植方面引进了玉米免耕播种机,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种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节约了种植时间。在玉米收获期间,积极引进玉米收获机,降低玉米收获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玉米的生产和种植提供了新的利益增长点。

2.1.3 对玉米进行科学培育

农田的耕作和保护工作一直是制约铁岭市玉米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农户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利用先进的播种和收获设备,主抓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播种环节,将玉米播种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农业部门的政策补贴优势,弥补自身在玉米种植环节中的劣势[2]。

2.2 保护性耕作区使用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对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同时,对铁岭市的农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将免耕播种机应用到铁岭市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区使用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2.2.1 免耕播种机出现质量问题

铁岭市作为免耕播种机的试验区,在农作物种植期间,大量引进免耕播种机。在机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农业农村部和相关监管部门对免耕播种机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内,免耕播种机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播种机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容易造成播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免耕播种机存在器具设计不科学的问题,导致机器无法调节农作物的播种量,造成农作物种子的严重浪费。实际生产过程中,免耕播种机的实际使用率低,对农作物播种区域的适应性不强,在不同的播种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播种状态,造成播种流程不畅。针对这种情况,铁岭市相关部门对免耕播种机进行了返厂处理,加大对设备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控,提高了设备在播种环节的工作效率,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2.2.2 保护性耕作区对设备的使用方式不正确

当前,铁岭市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将免耕播种机应用到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免耕播种机的作用和优势,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问题。现阶段,免耕播种机的主要类型有3 种,分别是圆盘切刀免耕播种机、尖铲免耕播种机和带状旋耕免耕播种机。铁岭市在对3 种免耕播种设备进行使用期间,由于对设备功能和工作方式不了解,在农作物播种环节出现严重失误,造成播种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播种设备时,播种工作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明确免耕播种机的相关技术要求[3]。

2.2.3 缺乏免耕播种机质量检测体系

免耕播种机在秸秆地容易出现堵塞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种子的播种;机器在黏土地进行播种时,会出现种子无法进入土壤内部的现象,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机器断条,严重制约了播种工作的进行。免耕播种机在设计上也存在问题,在播种过程中,虽节省了人力,但种子排布不均匀,导致种子间距不一致,不利于作物的通风和生长。技术检查人员在对免耕播种机进行内在动力检测时发现,免耕播种机的内部配套动力不足,严重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拖延了整个作物的生长期,不利于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发展和进步,增加了免耕播种机的使用和推广难度,对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带来了不良影响。针对上述问题,铁岭市在将免耕播种机投入使用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反馈体系,了解设备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建立完善的设备监督体系,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将质量不合格的机器设备及时淘汰,保证农作物播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我国在将免耕播种机应用到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过程中,要对免耕播种机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保障农作物产量稳定提高提供设备支持。铁岭市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对自身农业发展情况作出分析,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优势,针对免耕播种机的优点和劣势,有选择地开展农作物播种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体系,为全市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用经验。

猜你喜欢

铁岭市保护性播种机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铁岭市烈士陵园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养心暖阁春意煦 时花新句上墙来 养心殿内檐书画保护性修复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