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的先声

2021-12-27唐小雪

东方收藏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风格

摘要:18世纪是欧洲静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荷兰小画派对整个欧洲绘画艺术的影响还在继续,小品式的风景画、人物肖像等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成为民众家居生活的重要装饰品,这种需求反过来又刺激了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物品成为他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一批新的风俗画画家应运而生。此期欧洲风俗画、静物画的发展除了来自低地国家的影响外,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关键词:夏尔丹;静物画;风格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工商业的壮大与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兴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欧洲大陆的封建国家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文化领域出现了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到来后,平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平民意识愈加高涨,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民本意识和民权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随着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延伸和深入,反映自身生活的现实主义潮流逐渐成为部分艺术家热衷的主题,他们乐于再现生活中一切平凡的对象,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作品自然真实。这些艺术家深受“第三等级”民众的欢迎,也得到启蒙思想家们的强烈支持,夏尔丹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年出生于巴黎,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来成为柯依佩尔的助手。1728年他的静物画《鳐鱼》展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也因为“拥有描绘动物和果实才能”当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这是法兰西艺术史上第一个以静物画身份入选院士的画家。

夏尔丹的作品和“第三等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从各个方面表现底层人的生活和情感,如《厨娘》《午餐前的祈祷》等,画面恬静真实,有着深刻的思想性。他的静物同样出类拔萃,《铜水壶》《景物和水银》《食膳总管的桌子》《吸烟者的箱子》及《精致的烹调用具》等,厚重凝练质朴无华,传递出作者朴实深沉的情感,被视为18世纪欧洲最具价值的静物画杰作。不同于荷兰小画派静物画的精致质感、炫目的色彩和光线,夏尔丹忠实地再现对象所有的特征,包括其存在的缺陷,如作品《铜水壶》,厚重硕大形体上岁月留下的沧桑清晰可辨,灰垢斑斑的壶顶,摩挲得光洁而略显变形的环形把手,无声地言说着时光流逝后带来的种种变化。艺术家以真实的乃至虔诚的态度刻画对象,极具感人的力量。为了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夏尔丹采用自然的、几乎未加处理的散光表现光影,柔和而丰富的笔法将铜壶、陶罐和环境融为一体,异常真切。《吸烟者的箱子》《鳐鱼》等也都是如此,浑厚质朴的氛围完整地再现了对象的历史感和现场感,将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予以真切再现。一位法国评论家曾说:“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物的生命。”事实上,夏尔丹的作品不只是“静止”生命的再现,也不只是技法的卓越,除了观感的新异外,更多的是他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对于这类作品,黑格尔有着这样的论断:“在深刻的思想之外再加上真实的表现,这类作品就会成为任何艺术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显示出灵魂攀登到最高的神福,最热情最富于亲切的内心生活的境界。” 1由此可见,夏尔丹的作品无疑就是最杰出的那一类了。

夏尔丹的静物画除了形象的真实和思想的深刻外,还有着很强的叙事特征。在意味深长的画面组织中,很多故事蕴含其间,给观者以无穷的回味和联想。那些斑驳陆离的器皿、满布油渍灰垢的瓶瓶罐罐、斑驳的桌面,作品中没有任何修饰,而是以一种缜密方式描绘出的家庭用具,真实的状态让人觉得似乎就放置在观者面前,有着能够与之交流的生命意象,静止的对象被他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将平凡事物升华至理想化高度的能力深深打动了狄德罗,他赞叹道:“观看夏尔丹的作品,我们只需要保存自然给我们的眼睛并好好使用它就够了。”这种画法完全实践了他的理论认识:绘画不仅需要色彩,更重要的是需要情感2。

夏尔丹的成名作《鳐鱼》光感清晰,色彩淡雅,中间色丰富,画家通过多层组织和协调明暗关系,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处理得有条不紊、清晰可辨。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了轰动,狄德罗对这幅作品和夏尔丹的评价是:“这才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一个非常善于设色的人”。后世的印象派画家德加看到这件作品时,对作品的色彩运用也非常钦佩,曾对别人说:“夏尔丹的白色运用,我很难学到这一点。”《鳐鱼》中的白色丰富多变,鳐鱼的强烈反光是画面的高光所在,白色衬布的柔和光线提高了整个桌面的亮度,左侧猫身上的白颜色和白色牡蛎之间的渐次过渡,弱化了白色的纯度,但视觉效果更是丰富和多变。这种错综复杂的白色处理所具有的高度技巧性,这也是让德加自愧不如的地方。

不过,在夏尔丹的静物画中,像《鳐鱼》这样光色斑斓多变的作品只有少数,他的多数作品色调以灰褐为主,毫无例外地呈现出浑厚朴实的特征,这一点是受了荷兰小画派尤其是伦勃朗技法的影响。伦勃朗的绘画强调色彩的厚实和对比,色彩表现忠实于造型的需求,夏尔丹深为其风格折服,他早期的很多静物画包括人物画,伦勃朗的元素无处不在。

除了荷兰小画派外,夏尔丹绘画思想的另一个来源是法国的传统,他完整地继承了勒南兄弟的现实主义风格,将乡土现实主义题材予以发扬光大,这在“洛可可”极度发达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选择。除此之外,夏尔丹作品中传递出的对人的情感观照,也为他赢得至高的口碑。司汤达曾说:“绘画不过是道德的一种构成方式”,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视之为对以夏尔丹为代表的艺术风格的诠释。当然,除了道德外,还有热情和对生活的尊重。波德莱尔云:“艺术本质上是对美的事物的表现,这种表现基于感情、热情或是个人理想的再现”3,大师们的观点足以证明夏尔丹的伟大与不朽。

在18世纪,静物画依然被人们视为处于历史画、宗教画、风景画乃至肖像画之后的末端画种,并不被重视,那些画静物的艺术家,即使取得很大成就,同样会遭到种种轻视和不公。夏尔丹在1728年入选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后,为了适合与自己院士匹配的位置,开始了风俗画的创作,《洗衣妇》《市场归来》《午餐前的祈祷》就是这段时期的作品。题材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夏尔丹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很多订单,让他一直以来的拮据生活因此有所缓解。

1750年之后,夏尔丹重新转向静物画的创作,一系列杰出的作品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但18世纪60年代以后,表现历史和宗教题材的新古典主义在法国日渐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为画坛主流风格。尤其是新古典主义画家马里·皮埃尔1770年当选皇家绘画雕刻院院长后,极力提倡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认为艺术应当表现宏大严峻的历史或现实题材,他不仅希望重振17世纪普桑的古典主义风格,并力图恢复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庄严与朴素。这种与夏尔丹艺术方向截然不同的观点对其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他的声望逐渐降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以前。但夏尔丹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不为潮流所动,淡泊名利,保持着一贯的平民气质和作风,歌颂底层人民的美德,这种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情操给19世纪的农民画家米勒、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等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法兰西绘画艺术在新世纪的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779年 12月6日,夏尔丹在罗浮宫自己的居室里去世,享年八十岁,12月7日,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圣日尔曼洛克塞洛瓦教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 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262

2.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

3.迟轲. 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古希腊到20世纪[M].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41.

作者简介:

唐小雪,1993年2月生。碩士研究生,单位:湖北省美术院。职业艺术家,研究方向:绘画艺术和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风格
装饰中的禅意风格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