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工匠精神 助推产业振兴

2021-12-27刘慧扬

当代工人·精品C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刘慧扬

摘要: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提升产业工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自信,为产业工人树立目标和榜样。充分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实用型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工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对沈阳市的产业振兴、经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乃至沈阳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工人 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近年来,沈阳市致力于打造东北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多方位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沈阳地区全面振兴。沈阳拥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如何充分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实用型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工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对沈阳市的产业振兴、经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乃至沈阳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应由匠心、匠行、匠品三部分核心内容构成。“匠心”强调的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匠行”即工匠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每一个产业工人工匠思想状况的基本准则。用一辈子打磨一个零件、提升一项技术、练就一份手艺,潜心钻研岗位业务,提升职业技能。“匠品”指的是产业工人的职业操守、职业品质。匠品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品质,才能培育出“匠心”和“匠行”。弘扬工匠精神,助推产业振兴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价值观引领

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树立。产业工人有足够认同感、自豪感,才能充分发挥潜心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理念,通过多渠道媒体和自媒体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讲好工匠故事,树立工匠形象。让发扬和践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职业院校是培育产业工人的摇篮,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在职业院校中,努力打造崇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校园文化。同时,将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打造成“国家工匠之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引导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见贤思齐,对于崇尚劳动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毕业后能够积极投身到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尽快实现从“普通工人”到“匠型人才”的飞跃。

二、关注和满足产业工人的个性化需求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付出汗水和智慧。在企业的生产中,保证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充分激发出其无限的创新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工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收入的提升,在精神方面,渴望得到公司的尊重和关注,期待能够参与到公司发展和未来目标的讨论与协商中去。尤其是80后、90后工人,作为个性张扬的一代人,他们关注自我,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打造以人為本的企业文化,保证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关注产业工人的个性化需求。在企业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倾听一线产业工人的诉求和愿望,减少沟通层级,避免层级过多所导致的信息传递失真现象,让产业工人能够更好地表达他们日常工作中所关注的问题,解决他们的难题,提升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产业工人将个人目标融入组织目标,促使其在实现工作目标的同时,实现人生目标,从而让产业工人更加有归属感。

三、完善激励机制

产业工人队伍层级特征是金字塔形,多数产业工人是普通产业工人,劳动模范和企业工匠只是一少部分人。然而,“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和制造强国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爱岗敬业优秀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想要吸引更多技术型人才加入到产业工人队伍,并且能够长期稳定地潜心钻研技术,就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因此,工会和企业应大力为产业工人搭建工匠型产业人才的价值展现平台,来实现对优秀人才的激励。举办一些高规格、高水准的技能比赛的同时,应将产业工人分梯队,按职级分成小组进行比赛。高职级的比赛中,工人们通过备赛提升技能水平,现场展示中,得到评委老师的指导,同时也能与同行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青年产业工人的比赛中,一批青年优秀产业工人将脱颖而出,通过相应地奖励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青年工人在成长中也能够获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该文系2020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Q202003L,课题名称:关于加强新时代沈阳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