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重之光为中国工业注入沸腾的血液

2021-12-27

当代工人·精品C 2021年4期
关键词:铁西区钢水厂房

夜幕降臨,沈阳市铁西区重型文化广场的1905文化创意园里,亮起了文艺的灯光。

来往于此的大多为时尚的男女青年。这里是年轻人的乐园,咖啡厅、书店、酒吧和餐厅,各种文艺手作小店,时常还会有音乐会和展览,每一处景观都充满了文艺范,是沈阳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从外观上看,这座沾染着文艺气息的文化创意园,却是建在一处占地4000平方米的老厂房内。老沈阳人都知道,这座老厂房的名字叫沈阳重型机器厂(简称沈重),正是在这里,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当时的沈重,可谓是马粪遍地,一片狼藉。然而,就是在这片积雪覆盖的废墟上,为重建工厂,恢复生产,意气风发的工人们热烈响应沈阳市政府提出的“让工厂冒起烟来”的口号,仅用8个月的时间,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奇迹,修复了炼钢平炉。

194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30天,在沈阳重型机器厂的炼钢车间二号平炉,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那一刻,整个厂区一片沸腾,飞溅的钢花映照着炉前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工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是工厂的主人。”饱受欺压的工人们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人翁的身份回到生产车间,开始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纪录。

时间来到1952年,朝鲜战场激战正酣,因为敌我实力差距悬殊,为保存我方有生力量,志愿军在前线广泛开展“坑道战”。当时,正值深冬,皑皑白雪覆盖坚硬土石,志愿军官兵修筑坑道,急需一大批军镐。任务落在了沈重身上。工人们昼夜奋战,仅用19天便完成了材料准备、工艺创新、制造军镐等任务,集智攻关解决了人力不足、技术改进等诸多难题,最终将10万把军镐如期交付前线部队。

纪录仍在继续,1952年12月24日的《沈阳日报》的头版上,刊登了一封沈重职工给毛主席的报捷信。信中这样写道:现在,我们向您报告一个胜利的消息,在12月16日,我们试制的巨型机器——五吨蒸汽锤成功了。

在当年,五吨蒸气锤的试制成功,解决了国家不能锻大型部件的困难,给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继续试制大型工作母机创造了技术条件。

之后,水轮发电机转轮、斗轮挖掘机等一系列国之重器从沈重中走出,如同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为中国工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沸腾的血液。

2009年5月18日,已重组为北方重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沈重,用最后一炉钢水浇铸了“铁西”两字并留在原址,随后搬到了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区。

就在沈重旧址之上,2012年,1905文化创意园项目改造启动,让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老厂房蝶变成一万平方米的国际化艺术生活聚集地。1905这个年份,正是中国第一个工业企业萌生的年份。

在铁西区卫工北街与北一西路交汇处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你踏上台阶进入大厅时,你会看到地上镶嵌着一块锈迹斑驳的钢板,上面刻着这样几个大字: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1949年10月31日,沈阳重型机器厂。

猜你喜欢

铁西区钢水厂房
最美中国话
读《我需要一个朋友》有感
帮奶奶的鸡减肥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大包钢水净重采集模拟方法的应用
沈阳市铁西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光影视界
钢水钙基脱硫剂的应用探讨
电子厂房多种接地连接方式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