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

2021-12-27

当代工人·精品C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全国总工会决议案工人阶级

【背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事件】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时间】

1925年5月1日至7日

【地点】

廣州

【代表人数】

281人

随着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正式开始,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革命需要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为此成立了职工委员会,并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以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开始从“二七”惨案后的低潮期逐步复兴,先后爆发了上海日本纱厂大罢工、青岛日本纱厂大罢工以及胶济铁路罢工。

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25年5月1日至7日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281人,代表着166个工会、54万多名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工农联盟、经济斗争、组织问题及加入赤色职工国际等30多个决议案。其中,《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决议案》中指出,“为改良生活,必须不断奋斗,但工人阶级要达到完全自由,只有在工人阶级推翻资本制度,自己掌握政权之后,”明确了未来工人运动的方向。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标志着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全国各工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团结与统一,把中国工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大会闭幕不久,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彻底点燃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怒火。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和刘华等组成行动委员会,组织领导全上海民众罢工、罢市、罢课,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阶级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在血和火的考验面前,表现出无比英勇悲壮的革命气概。在这场全国范围内的反帝怒潮中,地区性总工会和全国性产业工会纷纷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中,超过5万人参与、持续了16个月的省港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厚重一笔,使革命高潮继续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中华全国总工会决议案工人阶级
决定中国命运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案》
女中豪杰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王沪宁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调研时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 解决突出问题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授予获得2015年度全国行业技能比赛各工种第一名选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批复
适应新常态 建功“十三五”——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议聚焦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