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鹤琴教育思想在城市幼儿园中的运用现状及推广研究

2021-12-27杨福梅张歆柳

学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教育陈鹤琴实践操作

杨福梅 张歆柳

摘 要:陈鹤琴先生运用教育实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而符合中国幼儿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理论教育方法体系,一切以“做”和实践为基础的方法论为我们进行儿童系统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价值,本文在将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幼儿园实施推广角度出发,旨在分析出一系列城市幼儿园中的活教育实践操作方法,将我国幼教精华渗透到幼儿园中,为培养出更加健康优秀的幼儿提出一系列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 城市幼儿园;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1-018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1.088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从未离开过“灵活”和“实践”两个方向,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幼儿教育实施“活”的教育、目的和课程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基础资源。

一、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概述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活教育”目的论,“活教育”课程论和“活教育”方法论几个方面。其目的论主要集中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以及发挥人的属性促进社会进步的“人”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要有不论种族、国界的对“人”的热爱。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生为人就要有雄心壮志,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努力和做出贡献,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另外,人类要有大局观,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谋求全人类进步和发展而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看出,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是站在全人类进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找出方法,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1]。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論中提出“活课程”课程论,它反对传统课程过度迷信课本和书本知识,认为应该将课程、课堂内容与生活、身边大自然相联系,知识应该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生活、自然、社会就是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活教材。儿童与生活、社会接触的过程当中获得直接经验,可以很明确、直接地对认知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书本知识结合生活知识能够很好得到对知识的印证,也会更加深刻地让幼儿学习到真真切切的东西,弄懂知识原委,有利于知识的正确获取和积累。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中提出,教育就应该在实践中进行和发展,“从做中学,从做中教,从做中求进步”,其中的“做”就是实践,只有自己亲自做了、动了,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也才会真真切切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东西和教育意义。所以,学校的教学应该摒弃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应该将问题提出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自己动脑思考解决的就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思想的主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就是希望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多问、多看、多实践,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进行实际的思考和直接经验的积累,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创造性、有思想的人[2]。

二、陈鹤琴“活教育”在现代幼儿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一)能够促进教育立足民族特点和着力国家特色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从中国儿童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从小生活的环境、儿童的心理状态的发展到对儿童的期待和要求“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要求上,都是希望和建立一种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的,能够体现我国儿童实际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幼儿特点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方法体系。因此,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可以明确、具体地建立一种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坚定的思想体系,在思想建设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国家的繁荣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促进意义和价值[3]。

(二)能够使传统课程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并使现代教育起带头作用

以往的教育是建立在书本知识上的教育,主要是让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将课本上所述知识教授给幼儿的一种比较古板的教育,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不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主张引入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教育方法。在借鉴传统的教育方法优点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思想以及生活中“活”的教育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观察、多发现、多调查,将课堂和幼儿的生活、大自然、大社会相联系,从狭隘的课堂带领幼儿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舞台去探索世界,发现其中的乐趣并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是一种更加符合幼儿和社会发展的好方法。

(三)能够促进新思想下的现代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跟不上时代的知识注定要进行更新和淘汰,对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和做法也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改变。陈鹤琴“活”教育思想,要求“做”,这就促进了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就是逐渐将幼儿的地位设立为主体地位,让幼儿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主动、向上的行动力和心理状态。在积极地参与“做”的过程中,通过幼儿亲自摸、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能够将知识很快、很轻松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实处。因此,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能够促进各个学校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方向进行合理分析和研究,使教育体系趋向于合理化、规范化、优质化,使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科学合理,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能够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直接经验和“做”。祖国的未来需要的是心理、身体健康、品德优良,各方面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只注重分数的人成为考试的奴隶,而这将使幼儿失去个性,教育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和方法就从根本上要求和培养知识丰富、重视德育、学有所长、思路清晰、主观能动性强、价值观正确、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素质人才[4]。

三、陈鹤琴“活教育”方法论在城市幼儿园中的运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持续重视,不管是社会、教师还是家长,都对新一代的幼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学习方法、培养内容也有了更科学、更高的方向,传统的按课本照搬照抄的方法已经落后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手段、教材等更加趋向于培养“现代人”,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优秀的人。从现在城市幼儿园中看,运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以及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的整体设计方面

在课程整体设计方面,更加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了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其中户外活动、室内活动时间都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和设计。不管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每个学期的课程计划、活动计划表、月计划表、周计划是必须要列出并将全部内容进行公开化展示,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而进行的一些合理规划和设计,并且在幼儿习惯的培养、家园合作和联系方面也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二)户外活动内容丰富而充实

在幼儿园的学期计划、月计划等各个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是幼儿园必须要进行的内容,随着生活条件以及幼儿园越来越好的办学条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设施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来越多样,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更是非常尽兴,一系列回归大自然的游乐区更是尽力模仿大自然的本真面貌,给幼儿提供了探索世界的机会。在幼儿园就可以感受如同进入大自然中一般的惬意,爬山、挖泥巴、抓蝌蚪等亲近大自然的场所和活动越来越丰富(例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幼儿园,在户外活动设计方面堪称典范),结合“活教育”理念,让教学活动灵活化,从玩到学自然过渡,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成长。

(三)注重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培养

传统教育中,往往把幼儿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够考试得100分作为评判幼儿是否优秀的标准,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大家对幼儿教学认知的一个发展,幼儿园特别是城市中大力转变了单一对幼儿的评判体系和标准,加之国家要求幼儿园不能进行小学化的进一步要求,城市幼儿园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幼儿意识、能力方面的提高和发展,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阶段改变喜欢看电视、玩游戏的不良习惯,形成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户外活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一般的生活技能、习惯和喜欢运动,体魄健康,培养好习惯,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也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

城市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努力摈弃和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观点和倾向,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和内容,有的放矢、分层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建立一种师生互动且以幼儿为主体的课堂活跃模式,让幼儿“动”起来,课堂氛围比较和谐和融洽。

(五)课程教学资源和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丰富多样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学设施、资源的丰富化和快速发展,幼儿上课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不再仅仅只限于课本知识和课本模式,课本只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引领,更多的知识来自网络,各种资源包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促进和丰富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使知识简单易懂,学到的知识更加全面,让幼儿更加有效地的提高学习效率。

四、陈鹤琴“活教育”方法论在城市幼儿园中的实践操作推广方法

(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适合幼儿发展的诸多小游戏、儿歌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体现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理念,城市幼儿园虽已经做了一些关于游戏等方面比较“活”的形式讓幼儿来玩,但是从陈鹤琴“活教育”的方法论方面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游戏和儿歌方面,大部分主要是根据教师小时候的游戏,如丢手绢 、击鼓传花等各种传统游戏来进行,儿歌方面更是比较老旧欠缺、形式比较单一,且主要是教师教授。根据陈鹤琴幼儿游戏的观点,认为游戏除了能够带动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发展,还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基本能力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他认为除了“动作游戏”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民间游戏”,游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最最重要的就是让儿童通过一个单一的游戏自己想出另外一种游戏的玩法,自己开发游戏,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讨论和制定游戏规则,逐渐形成理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形成果敢、尊重、公平、自律、合作等优良品质。在儿歌方面,也可以带领幼儿自己编一些儿歌,比如一些规矩、要求等把他们改编成儿歌来唱,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也可以更好地培养能力。

(二)促进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教育、学习内容可以由幼儿产生,来自幼儿且回归幼儿

国家对幼儿园不能小学化的进一步规定,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阻止家长和教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看法和做法,避免把幼儿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在学习内容方面更加注重学习常识、基本能力;在幼儿园课堂学习内容方面,可以把幼儿平时感兴趣、有疑问的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来进行讲授和探讨。

这种建立在幼儿问题上的课程内容将会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鼓励幼儿广泛地搜索相关知识视频、听大人讲解,把课堂还给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获取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存在分歧的地方再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建立在“活”的基础之上,将幼儿的课堂激活,将幼儿的兴趣激活,让整个幼儿学习生活也“活”起来,也可以较好地体现和实施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三)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成为“老师”

将我们的课堂交给幼儿,让幼儿就最近或者今天发现的问题讲给班级的小朋友听,在讲述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锻炼幼儿上台的基本心理素质。“小小故事家”“小小教师”等角色是针对全班幼儿来进行的,每一位幼儿都是可以塑造的好苗子,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的眼神都可以促进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因为活的课堂需要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切实起到一个“指引、引导”的作用,放手让幼儿去表达,去诉说,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快乐的乐园,成为属于幼儿自己的乐园。

(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是真正属于幼儿的成长空间和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幼儿有自己充分的自主权利去利用园所里的每一处空间和每一个设施、设备。幼儿园中的游乐设施也可以鼓励幼儿广泛地利用当地资源去自制玩教具。陈鹤琴先生也是我国儿童玩具开发的先驱,在他的思想里,也提倡和鼓励幼儿自己去做,有了对教室环境布置的一些想法的时候,就可鼓励幼儿大胆去布置,在做好安全保障和设施基础上,让幼儿亲身操作和实践,让幼儿做幼儿园真正的主人,积极向上、探索发展。

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就是要儿童“活”起来,课堂“活”起来,环境“活”起来,让幼儿园“活”起来,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摈弃传统的教师为主的观念,逐渐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主人,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且需要做较大的努力才可以实现持续性和恒久性,因此,需时时注意,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高谦民.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2(2):21.

[2] 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王俊奇.陈鹤琴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1):7.

[4] 苏刚,庄云旭.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2008(6):98.

猜你喜欢

活教育陈鹤琴实践操作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教育大师陈鹤琴的教子经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