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原则与施工管理探讨

2021-12-27刘磊

南方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公园景观

刘磊

(淮北市园林管理局,安徽淮北 235000)

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间全年或者间歇被水淹没的区域,是水生生态环境和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过渡带。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提供绿地、保护生态环境、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能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然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湿地被破坏,导致湿地退化、消失,造成城市局部气候失衡、水质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恢复城市湿地,将城市湿地融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容载量和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原则

1.1 美学原则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美学原则。湿地景观随着季节、昼夜、气候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城市居民营造自然美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空间层次变化,植物虚实配合,自然景观的高低、色彩、近景、远景的配置,让植物层次和色彩更加丰富,增加景观的可观赏性和设计性[1]。

1.2 生态原则

城市湿地景观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局部气候、防洪护岸、降解环境污染等作用,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1)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对环境破坏最小的目的,维持湿地局部地区的生态平衡。2)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区域生物生命规律,合理利用湿地的土壤、植被、光照以及水资源,选择合适的植物或材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以盛泽湖湿地公园为例,盛泽湖湿地公园位于苏州相城区,主要处于盛泽湖水域的东南区域,占地9.06 km2,其中水域面积为3.85 km2。湿地公园包括公园、绿化带、湿地等。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湿地公园出现了退化现象,通过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可以达到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在规划设计时,要以保护湿地环境为主,保留自然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根据盛泽湖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和原有的地形地貌、用地情况,盛泽湖沿湖岸边设计了3 大湿地展示区域,在不改变原有地貌的情况下,增加了异质空间,满足生物多样性。3)保留湿地公园附近少量的构筑物,将其打造成为盛泽湖湿地公园的小型博物馆,砖厂留下来的烟囱改造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标志物件,公园部分水面、滨水区域根据景观设计要求,灵活运用植物、抛石护岸、草坡护岸等形式[3]。

1.3 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湿地景观的开发建设,还要注重生态景观的恢复和保护,这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城市湿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水系,保持湿地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利用城市的水网系统,让城市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构成一个连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作为城市山地和水系的纽带,为城市的水生生物、陆地生物、湿地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的空间。整体性原则要求城市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将湿地的建筑、山石、林木等要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城市人文景观和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体,造型设计采用非线性设计,并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资源的浪费[4]。

1.4 乡土原则

乡土原则指城市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和乡土知识,体现地方人文特色。在建设湿地景观时,要做到以下3 点。1)考虑当地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增加湿地景观的人文属性。2)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品种,减少外来品种,外地品种移植后,可能无法适应异地环境,造成植被死亡,或者一些品种生命力比较强,造成繁殖过度,会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3)湿地人工构筑物可以选择原木、石材等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损耗[5]。以安徽淮北的南湖公园为例,南湖公园位于淮北相山东南部的塌陷区,该地区由于大量采煤塌陷成湖,湖外围是塌陷坑塘,北面、东面和南面主要是露地,露地以荒地为主,存在少量农田和树林。其中乔木的数量比较少,主要是杨树和柳树,水生植物为芦苇、荷花,园林绿化面积比较少;塘坑主要作为养鱼池使用,由于大量养鱼导致水质恶化,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南湖公园在建设时,基于淮北相山实际情况,将北边湿地坑塘比较多的地区作为湿地保护恢复区,主要培育植物、水陆生物,减少人工活动;东部和南部沉稳区作为公园亲水区域,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南湖地区现有的植物,在大量采用乡土树种杨树、柳树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观赏的楸树、五角枫、栾树、青檀等植物,丰富了植物的种类和景观的层次性,增加了景观的可观赏性。在北部湿地种植大量的林下植物,采用自研花卉和地被植物,减少人工草坪,目前南湖公园种植的乔木超过5 万株,地被植物6 万株,水生植物10 万株,将南湖公园打造成为集自然风光、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2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施工管理

2.1 前期准备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前,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1)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地下情况,地下管线的位置、数量,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地下管线。2)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以免影响现场的正常施工。3)做好人员和设备准备,在施工前,必须让施工人员了解到湿地景观建设的要点和要求,避免施工人员在现场造成生态环境二次破坏。4)施工单位要组织工人进行培训,树立工人的安全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严格落实文明施工要求[6]。5)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如果设备性能出现故障或者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修。材料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立即联系生产厂家,将材料退回,以免影响到湿地景观质量。

2.2 过程质量控制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涉及山、水、植被、动物和人等各个因素,在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湿地景观的美观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1)施工单位必须设置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的施工情况和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由于湿地景观施工过程中,涉及土方、植被、栈道和建筑等各方面的内容,存在各个工种交叉作业的情况,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避免现场混乱及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等。2)施工过程中,湿地景观最终呈现的效果可能与设计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既要尊重设计方案,又不能盲从设计,为了让湿地景观达预期的效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植被,从而达到丰富植被层次和色彩的目的,提高景观的可观赏性。

2.3 后期维护管理

城市湿地景观后期维护管理至关重要,如果后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可能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湿地景观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变化,在秋冬季节,植被枯萎凋零,管理人员要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避免枝叶腐烂,造成污染;夏季植物生长茂盛,湿地可能滋生其他杂草,影响湖中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及时清除生长的杂草。城市湿地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场所,是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场所。随着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的开展,各地湿地公园数量越来越多,客流量越来越多,尤其在节假日,湿地景观可能存在超负荷运行。因此,需要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在人流量比较多的节假期进行限流,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 结语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确保湿地景观设计的可观赏性、科学性、自然协调性,满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景观建设各个时期的管理。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公园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景观平面图》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