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沿沙区山楂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2021-12-26杨瑞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二铵骨干山楂

杨瑞芳

(古浪县特色林果产业中心 甘肃古浪733100)

山楂适应能力强,对自然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既耐寒又耐高温,既能在平整肥沃土地上栽培,也能在瘠薄的坡地、沙地等处栽培。但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沙壤上生长良好。山楂在栽培管理中要求不高,整形修剪容易,发枝量大,枝条生长旺盛,成花快,结果早。在生产过程中,只要加强栽培管理,定能实现早产丰产、高产稳产。目前,山楂在西北地区种植较少。古浪县种植山楂是通过中西部帮扶合作,从天津蓟州区引进种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古浪县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严重等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居住在南部六个乡镇的6万多群众,以前靠天吃饭,生活困难,就地脱贫难度大。为此,实施了“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为实现移民区群众搬得下、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的目标,结合沿沙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天津蓟州区与古浪县经过调研论证,引进种植山楂,建立示范基地,发展林果产业,为移民区群众探索出一条稳定增加收入的产业之路。几年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示范基地建设等多种方式,山楂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著,已经成为生态移民区稳定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

1 建园技术

1.1 栽植时间

春季栽植,一般在解冻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

1.2 栽植密度

株行距3~4 m,呈三角形定植。

1.3 大穴客土栽植

由于栽植区位于沙漠边缘地区,新开发的土地沙地居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差。为了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果品的品质和质量,早期发挥经济效益,采用大穴换土栽植。栽植穴规格1 m×1 m,三角形定植。栽植前将原沙土挖出,每穴用60 kg腐熟的羊粪与土混合均匀后回填至穴内50 cm处,上面再撒施1 kg磷酸二铵与土混合拌匀,灌水沉实。

1.4 苗木规格及品种

栽植苗木由天津蓟州提供,做到随起苗、随拉运、随栽植。采用3年生苗木,地径4~6 cm,冠幅1.5 m左右,土球直径50~60 cm,用纱布将土球包严包紧。品种有歪把红、大金星等。

1.5 栽植

栽植时沿株行距拉线,主干放置在线的同侧贴线为宜,确保栽植后横竖成行,便于操作管理。苗木轻拿轻放,避免造成土球松散,依据土球大小调整栽植穴深浅,要求在土球上面覆盖10~15 cm厚的土层踏实后与地面持平,沿栽植穴外围起一个土垄,便于灌水。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待水干后,扶正树干,并将渗水引起的裂缝用土填实踏平。随后再进行1次灌水,水干后整平树盘,铺设滴灌线,及时覆盖白膜,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以后视天气降水情况,依据土壤墒情,每3~5 d用滴灌灌溉1次,确保土壤有足够水分。

1.6 定植后树体管理

栽植区与苗木供应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栽植后及时对树体进行修剪,疏除拉运过程中造成的压伤枝、徒长枝、过密枝、重叠枝、并生枝,重截回缩骨干枝和小型结果枝,中短截一年生枝,少留或者不留结果枝,减少因开花结果引起的养分消耗,调整好萌芽抽枝期地上与地下的平衡关系。修剪后的留枝量保持原树体枝量的1/5即可。剪口用人工树皮或伤口愈合剂涂抹,有效防止水分蒸发造成剪口下枝条抽干。树干每5~7 d喷1次300~400倍液抗蒸腾剂,连续喷3次,减少树体枝干水分的蒸发。分枝少或独干树,采用塑料袋套干,起到增加和保持树干的湿度和温度的作用,促进芽体萌发。塑料袋套在枝干上后,先端用绳子扎住,防止因风吹脱落,塑料袋上打3~5个直径为0.5 cm的圆孔,利于通风降温。待树芽萌发即将展叶时及时摘除,以防摘除过迟烧伤叶片。

1.7 行间埋压草方格

沿沙区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将换土挖出的黄沙整平后,行间设置1 m×1 m的草方格沙障,固定行间沙土,有效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苗木的危害。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改良

春季在行间设置的草方格内和树盘外撒种沙米、苦豆子、蒿子等适生性强的沙生植物,生长到秋季翻入土中。结合树体秋施基肥的时期,行间每亩施入畜禽粪、农家肥15 m3和过磷酸钙100 kg。前3年连续施用,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科学施肥

沙地中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低,经过土壤化验测量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方案。

2.2.1 追肥 根据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结合滴灌系统,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技术,采用多次少量施的方法,全年追肥4~6次。第1次3月下旬芽体萌动前,每株施尿素200 g、磷酸二铵150 g;第2次在5月开花前,每株施尿素250 g、磷酸二铵100 g;第3次在落花后10 d,每株施尿素250 g;第4次在幼果膨大期,每株施尿素100 g、磷酸二铵200 g;第5次在果实膨大着色期,每株施尿素100 g、磷酸二铵150 g、硫酸钾150 g。

2.2.2 叶面喷肥 沿沙区开发的土地,立地条件较差,管理不当容易引起树势衰弱。因此,在栽植的前几年,加强肥料的施入,为树体的健壮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6月喷施2次0.3%尿素溶液,8月每间隔10 d喷1次磷酸二铵或其他微量元素叶面肥,连续喷施3次。

2.2.3 基肥 果实采收后至封冻前施入基肥,沿树干两侧距离主干50~60 cm处,挖长1.2~1.5 m、深40~50 cm的施肥沟,每株施入腐熟的羊粪80 kg、磷酸二铵2 kg,肥料与土混合均匀后回填踏实,土要高出地面,灌水下沉后变平。以后,施肥沟方向每年轮换,随着树冠的扩大,施肥沟逐步外移。施肥后灌足冬水。

2.3 合理灌水

定植当年,由于形成的新根数量少,吸收能力弱。在夏季随着地上部蒸腾量增大,如果灌水不及时,容易造成叶片萎蔫,所以除了每次施肥后进行灌水外,应根据天气降水情况,适时进行灌水。山楂在每年的生长周期中,新梢生长期和幼果膨大期、果实生长期对水分需求量最大,应保证供应。秋施基肥后,在封冻前利用管灌灌足冬水。

3 整形修剪

3.1 培养合理的树形

树形采用高纺锤形,干高50 cm,中心干上每间隔15~20 cm选留1个强壮枝培养为骨干枝,骨干枝在中心干上呈螺旋状着生,采用单轴延伸。全树选留11~13个骨干枝,树高控制在3 m以下。

3.2 修剪

3.2.1 夏季修剪 抹除主干下部、骨干枝距中心干20 cm以内萌发的树芽和枝条,以及中心干上位置不好、不能用来培养骨干枝的枝条,疏除背上枝、内膛的徒长枝和竞争枝。6月当骨干枝上斜向上的枝条长到25~30 cm时摘心,对生长旺盛且直立的枝条进行扭梢、拿枝,调整树体营养,改善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形成,培养结果枝组。7月对选留培养的骨干枝或旺长的营养枝用别、顶、拉等方法将枝拉平,缓和树势,促进成花。

3.2.2 冬季修剪 沙地有机质含量低,树体的生长势会减弱,在定植的前2年内,采用多短截、少疏枝的方法修剪。对骨干枝的延长枝及其着生的侧枝进行重短截,促进多发枝条,增加枝量,疏除并生枝、病虫枝、交叉枝。3年后进入结果期,只保留生长充实的枝条,上部的几个树芽都可分化为花芽,此时修剪少用短截的方法,对延长枝、生长过旺的枝进行短截,疏除过弱枝、竞争枝、内膛枝等,其他枝条甩放,促使其花芽分化,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控制产量。对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条,因其生长势衰弱、果品产量和品质下降,应及时回缩至具有强壮直立枝的交叉处,进行枝条更新,以增强树势,提高产量。

4 花果管理

山楂为伞房花序,每个花序以6~40朵小花居多,坐果率高。为保证果品的品质和质量,果实在拇指大小时,及时疏除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每个花序保留10~15个果实,以确保果实高产优质。

5 病虫害防治

种植区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病虫害发生较少,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同时,加强树体管理,结合清园,清除落叶、残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蚜虫,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生理性病害。

5.1 桃小食心虫

4月初在萌芽前1周,全园树体及地面喷施3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喷3%啶虫脒1 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1 500倍液;8月喷施10%高效氯氰菊酯2 500倍液和5%吡虫啉2 000倍液。

5.2 蚜虫

多发生在7、8月的高温季节,喷施10%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和5%吡虫啉1 500倍液,或25%噻虫嗪2 500倍液和2%阿维菌素1 500倍液,防治时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间隔7 d左右喷施1次。

5.3 白粉病

春、夏、秋季均可发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 000倍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2 000倍液,15 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

5.4 生理性病害

山楂在沙漠地区种植,在沙地土壤中缺乏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缺素症,表现出生理性病害。因此,在加强土肥水管理中,同时要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防止发生生理性病害。

6 越冬管护

冬季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低温寒潮的出现容易引发持续性极端低温天气。因此,山楂落叶后,用人工涂白剂或国光膜态涂白剂,对1.2 m以下的主干、中心干、骨干枝2/3进行涂白,防止鼠兔为害和日灼,确保苗木安全越冬。

猜你喜欢

二铵骨干山楂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基于ASON的高速公路骨干通信网升级探讨
磷酸MER值对磷酸二铵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山楂花
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冰糖山楂
磷肥秋市开场 言说价稳或早
化肥:钾肥价格上行趋势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