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地区洋葱—番茄周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1-12-26胡曙鋆杨海峰鲍继友王用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分苗百菌苗期

杨 静 胡曙鋆 杨海峰 鲍继友 王用虎

(1.连云港市园艺蔬菜技术指导站 江苏连云港222000;2.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连云港222000;3.五图河农场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222000)

洋葱具有境内外适销性、丰产性、耐贮性等特点,在国际贸易市场是畅销的蔬菜品种,淮北地区的洋葱生产基地主要在徐州市和连云港市。番茄是连云港市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生产上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已经基本实现,但是由于高度集约化、复种指数高、多年连作和大量施用化肥等原因致使番茄病虫害日益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和农民收益,制约了番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淮北地区洋葱、番茄的生产水平,解决番茄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等现状,以及降低种子成本、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笔者通过生产实践,摸索总结出洋葱—番茄周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既可提高番茄的抗病性和口感,又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第一茬洋葱,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播后15~20 d分苗,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翌年5月中旬开始采收,全生育期240~250 d。第二季番茄,于翌年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套种于洋葱植株间,6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全生育期180~210 d。两茬作物的田间共生期为30~40 d。

2 效益分析

洋葱产量1 800 kg/亩,产值5 000~6 000元;番茄产量4 500 kg/亩,产值11 000元。扣除生产成本,两茬亩纯收益1万元以上。

3 品种选择

洋葱选用适宜露地栽培的连葱16号 (黄皮早熟)、连葱15号(黄皮早中熟)、连葱11号(紫皮中熟)等圆球形优质高产品种。番茄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如金棚系列、苏粉系列、圣罗兰、新凯胜等。一般每穗留3~4个果,每株留4~5层果穗,单株结果重2 000~2 500 g。

4 洋葱栽培管理要点

4.1 育苗

4.1.1 苗床准备 苗床耙细整平,随施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45 kg/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

4.1.2 播种 播前晒种,于9月10~15日撒播,用种量3~4 g/m2,也可采用128孔穴盘育苗,播后皆覆盖遮阳网防晒保湿,待苗破土率50%时,揭去遮阳网。

4.2 苗期管理

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定植前7 d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苗期如果叶片生长过于旺盛,可用剪刀剪至高度15 cm左右。苗龄45~55 d,2叶1心至3叶1心,株高15~20 cm、假茎粗0.5~0.6 cm时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天浇足水分,以减少起苗伤害。

4.3 定植

选用近两年未种过葱蒜类及茄果类的地块,最好选用壤土或沙壤土地。定植前整地施基肥,亩施复合肥50 kg、有机肥1 000 kg,采用起垄机起垄做畦,畦面整平,畦面宽110~120 cm,畦高20 cm左右,亩施48%氟乐灵乳油150~20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杂草,畦面铺设简易滴管带后覆盖厚度0.01 mm以上的强化地膜。为降低棚内湿度和方便田间操作,垄间可铺设塑料薄膜。10月25日至11月5日定植,定植密度18 000~22 000株/亩,行距15~18 cm,株距13~30 cm(每畦只有设定番茄种植的3行中洋葱的株距为25~30 cm,其余各行株距为13~15 cm),深度2 cm左右,以埋住鳞茎盘为宜。定植后浇透定植水,3~5 d后检查苗株成活情况并用细土封口。

4.4 定植后管理

4.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温度控制白天宜在20~25℃之间,夜间宜在14~16℃之间,设施内温度尽量保证不低于10℃。

4.4.2 肥水管理 定植后一般不追肥,入冬前浇1次封冻水防止发生冻害。翌年2月末3月初植株返青时随水亩施尿素15 kg、复合肥10 kg促进植株生长,3月下旬至4月中旬植株进入叶部旺盛生长期及鳞茎膨大期,需要加强水肥供应。在洋葱整个膨大期间保持土壤见湿见干,7~10 d浇1次水为宜,期间结合浇水3次追施海法1号水溶性复合肥 (N、P、K为20∶20∶20)5 kg/亩,为有利于洋葱贮藏,采收前7~10 d控制浇水。

4.5 病虫害防治

洋葱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紫斑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蓟马、甜菜夜蛾、种蝇、蛴螬等。

4.5.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预防昆虫传播媒介,发现病毒病、软腐病等植株及时清除,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

4.5.2 物理防治 通过悬挂黄板、性诱剂、杀虫灯及覆盖防虫网等防治方法防治虫害。

4.5.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扑食螨、寄生蜂等。

4.5.4 化学防治 严格遵守农药产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0 d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常见病虫害和化学防治方法如下。

(1)霜霉病:发病初期用6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2%丙森·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发病普遍时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视病情5~7 d喷1次。

(2)紫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发病普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视病情5~7 d喷1次。

(3)灰霉病:发病初期用50%腐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多·乙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500倍液防治;发病普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30%异菌脲·环己锌乳油900~1 200倍液防治,视病情5~7 d喷1次。

(4)疫病: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防治;发病普遍时用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3%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防治,视病情5~7 d喷1次。

(5)蓟马:用5%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3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7~10 d喷1次。

(6)种蝇:幼虫用90%的敌百虫原药120 g/亩灌根,成虫用25g/L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7~10 d喷1次。

(7)甜菜夜蛾:用200 g/L虫酰肼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3.6%苏云虫酰肼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7~10 d喷1次。

(8)蛴螬:用3%辛硫磷颗粒3 000 g/亩沟施防治。

4.6 采收

5月中下旬洋葱叶片变黄、地上部自然倒伏5~7 d后即可采收,洋葱采收最好在晴天进行,采收后将鳞茎摆放田间晾晒1~2 d,切下洋葱头可直接上市。如需贮藏则不完全去除茎叶,采收时留假茎2~3 cm,放置或悬挂在干燥、通风、阴凉处,并定期检查,剔除腐烂鳞茎。

5 番茄栽培管理要点

5.1 育苗

5.1.1 苗床准备 选择前茬不是茄科作物、排水良好、地势高燥的菜园地作苗床,营养床土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及菜园土6∶4或7∶3充分混合过筛,播种床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 g加0.5 kg干细土混匀后施用,随后覆盖厚度为0.01 mm以上的塑料薄膜,3 d后可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5.1.2 播种 为提高发芽率,选择晴天晒种2~3 d,随后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温汤浸种法,也可用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药剂处理法,催芽至80%种子露白,苗床浇足底水选晴天上午播种,播种量10 g/m2,随后覆盖营养土1.0~1.5 cm。

5.2 苗期管理

5.2.1 分苗 出苗至2叶1心时应及时采用直径为8~10 cm的营养钵分苗,为了保温保湿分苗时钵与钵之间一定要用土填充,分苗后要浇足水,保证幼苗成活率。

5.2.2 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宜在25~30℃之间,夜间宜在15~18℃,棚内温度高于30℃要放风,出苗后至分苗前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10~15℃,不得低于10℃。分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3~30℃、夜间14~18℃。

5.2.3 肥水管理 苗期基本不追肥,若幼苗后期肥力不足可随水追肥,宜在早上见光1~2 h之间进行。水分管理播种水、分苗水和定植前出嫁水要浇足,出苗后如发生病害可随水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5.3 定植

番茄苗带土定植于洋葱植株间,每畦3行,行距50~55 cm,株距25~30 cm,亩密度为4 000~4 500株。

5.4 定植后管理

5.4.1 温度管理 缓苗前棚温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5~18℃,超过30℃要适当通风,并保持较高地温,缓苗后棚温控制在白天23~25℃、夜间15℃左右,开花结果期棚温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7~15℃。

5.4.2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期间用0.4%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利于发根,在新根长出且心叶开始生长时再补充水分,营养生长期控制水分防止徒长,但不宜过干,以免形成僵苗。盛果期尽量保持土壤湿润,果实成熟时先采收后浇水,以防造成裂果。结果前期随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可使用腐熟粪稀2 000 kg或硝酸铵及钾素肥8~10 kg,此后每采收一穗果后结合灌水施肥1次,每亩用二铵10~20 kg。也可叶面喷施天丰素、农家宝等叶面肥作为辅助措施。

5.4.3 植株调整 整枝一般采用单秆法,及时整枝打杈、绑架或绕秧,使植株生长有序,不相互遮挡,确保植株获取足够的阳光,更好吸收养分提供给主枝。如植株生长前期特别旺盛或者第一和第二穗之间出现4~5片叶时,可留一侧枝在第一和第二穗果之间,一穗果后留至少2片叶,然后把头掐掉或者双秆整枝。开花结果期及时疏花和疏小果,生长中后期及时剪掉徒长枝。采收盛期后,枝叶郁闭通风透光差,尽早剪除向内伸长、长势较强的侧枝。

5.5 病虫害防治

5.5.1 番茄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为苗期主要病害,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7~10 d喷1次。

5.5.2 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会发病,定植前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淋幼苗进行预防。成株后可用50%腐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异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7 d左右喷1次。

5.5.3 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采用烟剂、粉尘剂和喷雾交替防治,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或5%百菌清粉尘剂1 kg喷粉,或用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1 0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每7 d喷1次,连喷3~4次。

5.5.4 番茄早疫病 防治番茄早疫病用50%福美双·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7 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5.5.5 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 d喷1次。

5.5.6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采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期可用25%吗胍·硫酸锌可溶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卷叶时喷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使叶展开,每间隔7~10 d喷1次。

5.5.7 番茄炭疽病 番茄炭疽病可用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或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 d喷药1次。

5.5.8 棉铃虫 棉铃虫可用200 g/L虫酰肼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间隔7~10 d喷1次。

5.5.9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1 500倍液防治,视虫情间隔7~10 d喷1次。

5.6 采收

番茄果实红透及时采收,但若长途运输,则采收微带红色的果实。

猜你喜欢

分苗百菌苗期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苏利股份:欧盟暂未发布百菌清的正式禁用公告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