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高新区:以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2021-12-25《成都日报》《成都商报》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板高新区成都

6月8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欧林生物在科创板鸣锣上市。从“科创板西南第一股”成都先导开始,仅仅14个月,成都高新区5家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从不缺少高光时刻,早已不耽于享受高光带来的满足感。立足成都、对标全国、放眼世界,追求卓越已经成为成都高新区一种习惯。

“揭榜挂帅”是另一个印证。6月15日,成都高新区举行“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揭榜暨第二批需求榜单发布会,现场发布首批六个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项目,总计给予支持金额约4.5亿元。这一举措开全省先河,亦是成都高新区迈向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当下,如何践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当好成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主支撑,奋力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成都高新区正以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抢占行业细分赛道

成都先导DEL技术扎根全球第一梯队,是新药研发创新环节的细分领军者;苑东生物走出了从高端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进阶之路;纵横股份是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的头部企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在移动平台上的精确全自主起降;极米科技是国内第一智能投影品牌,构建了以整机、算法及软件系统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模式;欧林生物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销售,聚焦于填补世界空白创新产品……

细看成都高新区科创板上市企业,他们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新兴领域,持续突破创新,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创造出全球一流的产品,实属产业细分领域龙头。

实际上,这些细分行业不只是未来的风口,更是成都高新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赛道。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细分领域比的就是“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成都高新区从事硬科技的企业,主要分布于“芯屏网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等几大产业。这些企业普遍具备科学家深度参与、新研发支撑孵化、技术商业突破、资本持续注入等特征。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成都高新区科创板上市的5家企业中,有3家为生物医药企业,均在细分赛道上“出圈”。刚刚上市的欧林生物,已熟练掌握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多肽疫苗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细菌高密度培养技术和脱毒控制技术等6大核心技术,且围绕核心技术,拥有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7项,累计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市区课题项目。

致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中西部创新资源最富集、创新活力最充沛的科创“排头兵”,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牵引,助力成渝地区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高新区自然责无旁贷。

以“揭榜挂帅”为形式的“岷山行动”计划应时而生。“岷山行动”计划宣示了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立足“高原”筑“高峰”的决心,旨在通过“揭榜挂帅”,积极引入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构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构筑主导产业新的动力源。

聚焦项目技术先进性、产业化前景性、落地可行性,经过部门初审、专家评审、实际调查、项目磋商等环节,首批6个支持项目正式发布,涉及碳中和、半导体、细胞工程等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将给予约4.5亿元资金支持,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近1亿元。

首批6个项目由业界领军人物发起、以优质创新平台为支撑,致力于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將围绕碳中和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上下游技术,突破平板型高温电堆、热管理相变流体材料、有机液态储氢技术、高压氢罐瓶口阀等技术瓶颈;成都岷山华西医疗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则将围绕医疗手术机器人产业技术方向,形成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望弥补国内在胸腔穿刺手术、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康复科以及放射检验科机器人产品上的空白,实现关键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

生长不停歇,创新无止境。第二批12个新型研发机构需求榜单正式发布,涉及宽带通信网络、柔性电子、脑科学、合成生物学、数字孪生等多个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无一不是聚焦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挖掘发展新的动能,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调配资源,向更多空间提供服务辐射,成都高新区用更高站位倒逼自我提升。

助力企业上市是审视这项工作的指标之一。

创新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但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要向资本市场借力。“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完成资本积累与要素集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长王小宁说,上市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实现要素配置与整合,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对接,能开展优质项目并购,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强链。

此外,上市公司依托自身优势,建立产业功能性平台和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利用平台开放性、专业化、市场化的竞争优势,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比如欧林生物就将建设疫苗研究院和中试平台,帮助区内疫苗企业研发和试验,助力‘天府疫苗谷’建设。”王小宁说道。

这与“岷山行动”计划目标一致。一个科技,一个金融,形成一对“隐形的翅膀”,推动成都高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成都高新区正不断完善科创企业成长培育机制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产业服务等若干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打造科技企业培育生态高地。

从先行一步到领先一片,成都高新区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成果转化从“0”到“1”到“N”,正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据《成都日报》《成都商报》)

猜你喜欢

创板高新区成都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科创板一周年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科创板已开通约270万权限账户
一图读懂科创板
包容不能鱼目混珠,勿忘科创板定位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