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1-12-25袁柱钦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水水质

袁柱钦

(湖南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现象,由此对环境污染造成了一定影响,对农村居民的人身健康也构成了威胁,农村环境形势亟待改善。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环境建设,采取城乡同治,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1]。

1 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1 水污染

我国广大农村因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外排时,有条件的地区经过了化粪池初步处理,其余一般就地排放至池塘、沟渠、河流等。同时,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家畜家禽养殖场的偷排等,都导致了农村的水体污染。

1.2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除污水以外又一个大的污染物。不仅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还有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家畜家禽的粪便等。另外,相较于城市,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对环保的意识比较模糊,尽管目前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每个乡镇每个村组都设置了垃圾收集专员,每村每户都设置了垃圾收集桶,但乱丢乱扔的现象还很严重,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固废污染依然困扰着农村的人居环境。

1.3 其他污染

农村焚烧秸秆、稻草的现象一直存在,不完全燃烧造成了区域的大气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受到污染。

2 农村环保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在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的同时,需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统筹生态保护,加强成熟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减小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确保已建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2]。

本文重点针对农村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形式的选择提出一些想法。

3 农村污水治理对策

3.1 农村污水基本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可分为黑水与灰水两大部分,黑水是指拥有高浓度混合的生活污水,例如冲洗厕所的污水;灰水则是指厨房、洗浴或是管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污水量较小、排放系数低。农村居民在生活用水量上与城市居民比较更低,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城市居民用水量200L/d,农村为50~100L/d。在排放上分为直接泼洒地上的无明渠排放方式与通过明渠排放至户外的有明渠排放方式。农村污废水的排放系数一般是<0.5。

(2)成分复杂,生化性较强。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合成洗涤剂、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的含量较高,可生化性较高。

(3)排放时间较为规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是一个排放的高峰期。

(4)来源较为广泛。新农村建设带动着农村经济与生活方法的发展,因此也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多。在污水的排放来源上,主要包括家庭卫生设施、乡村旅游、禽畜喂养等。

3.2 污水处理工程案例

为了更为直观地对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解,以某村污水处理工程为例。此工程是按照1 000人的规划,平均流量100m3/d的规划,采用的方法是“三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的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内容是包含了整座村庄北片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利用三个部分。

在连续运行了两年的时间内,其运行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在:

(1)降低了污水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

该村为水库区上游地带,污水进入水库后,因为污水本身中的氮、磷、细菌等等物质,会对水库中的水造成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水库的水质。该工程的净化处理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对于水库造成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改善水库水质。

(2)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

在该村实施了该污水处理工程后,通过该项目对河道进行整治,并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该种方式对全村的排水系统都进行了改善,从而达到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的,对农村“脏、乱、散、差”等环境现象进行改变。

(3)发展了农村生态效益

该工程中有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的项目,通过将污水净化,保留污水中的养分,将污水中包含的氮、磷作为营养成分对林地进行灌溉,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林业的产量。

3.3 农村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难题

3.3.1 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存在的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这些农村在用水方面使用山泉水与河水的比例比较大,一些居民是将污水直接泼洒在地面上,一些居民则是将污水接入了雨水立管,但是该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污水的使用率与收集率。很多新农村污水处理因为缺乏设计规范与经验,选择的多种工艺均不能够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例如其中氮总量、磷总量不达标等,这对污水处理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3.3.2 村庄规划滞后

虽然某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其他一些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与经济并不发达的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因为村庄规划滞后的缘故,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在选址上就无法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与方案也无法确定。就比如村庄的房屋较为陈旧、村庄内部有河流进行阻断,地形差等等情况,这些都无法让污水处理工程开展下去。

3.3.3 农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介入,也需要得到村民的帮助。但是处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技术等,这就务必会涉及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是一些农村的村民只在乎自身土地、家庭收入,对于环境的优劣则并不在乎。认为污水处理工程是公共事业,因此自身没有环保素质,污水处理工程得不到支持,因此工作难以开展。

3.4 解决对策

3.4.1 需注重设施选型与建设

针对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污水处理工程不佳的地区,在设计上首先可以选择占地较少以及容易维护的节能型工艺,通过该种方式达到降低污水处理工程各项基础费用的目的。在选择工艺时,还需结合各地的实际运行的效果,在工艺上可选择同类型的,可方便统一有效管理。对于施工单位也有所考究,需选择经验丰富、资质高以及信誉好的单位,在源头上就做好处理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管等工作。

3.4.2 整治规划

要在农村开展污水处理工作,首先需要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将其作为污水处理的前提基础。其次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在整治规划中做好排水规划,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模式,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型。

3.4.3 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污水处理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双方配合才可完成的工程。因此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可采用多媒体向村民宣传环保公益、制作宣传标牌或是印刷宣传册等方式。

3.4.4 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

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工程用电单独计量的方式,监督分散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率。

3.5 污水处理工艺及形式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当根据处理规模、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用地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等条件进行慎重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优化,提出适合于具体项目的工艺。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选择宜遵从如下原则:

(1)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污水进水水质情况及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流程。

出水水质应根据当地规划及环保要求确定,确保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规定的国家DB63T 1777—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见表1、表2。

表1 农村污水设计进水水质表

表2 农村污水设计出水水质表

2.出水水质表中数值按DB63T 1777—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2)污水处理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合理。这两点是工艺流程选择的重要因素(图1)。这就要从地形、温度、经济情况、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处理的水质、水量,选择可行的几种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先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稳妥可靠的工艺技术,既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又要做到尽可能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图1 几种典型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从施工难易程度上看,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就不宜选用深度大、施工难度高的处理构筑物。

(4)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充分考虑水质特点以及选用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慎重选择处理工艺,确保出水各项指标达标排放。

(5)农村污水治理按规模可分为散户(单户或多户)和村庄污水治理,在进行技术选择时宜根据污水处理规模选择适宜的技术。对于便于统一收集污水的村落,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和环境影响评价后,宜采用村落集中污水处理站[3]。如村落住户比较分散,不适合采用管网收集,集中处理的传统方案,则需采用分散式单独处理的方法,一般采用小规模成套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

(6)南北方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应区分对待。低温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需要根据其特点,选取适应的处理技术。一般情况下,在实际应用中,为解决北方低温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2种方案:第一是埋设在冻土层以下,根据北方冻土层深度,可以采取预埋在冰冻线地下式建筑物,并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以保证系统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第二种是采用供暖房,将建筑物建在供暖的板房内等。

4 农村污水处理运行阶段建议

项目实施运行阶段,为达到预期的水处理、运行管理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由于项目投产后不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维护,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产后,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排放污水的单位和居民实行排污收费。

2)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必要的公用设施使用条例,监督和约束用户合理使用排水设施,以提高设施的使用年限。

3)考虑到污水处理工程的长久生态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建议各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5 结论

1)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污水进水水质情况及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流程。出水水质应根据当地规划及环保要求确定。

2)农村污水治理按规模可分为散户(单户或多户)和村庄污水治理,在进行技术选择时宜根据污水处理规模选择适宜的技术。对于便于统一收集污水的村落,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和环境影响评价后,宜采用村落集中污水处理站。但需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避免造成工程量大量增加的同时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与组合,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单项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当地地形、土地资源等环境条件进行选配。

4)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要注重景观美化,场站各建构筑物、整体布局与周边环境协调。

5)尽可能地利用地形,确保重力自流,节省运行费用。

6)需考虑地域因素,对南、北方污水处理模式区分对待,北方地区污水处理建设考虑低温气候的影响。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污水水质
污水磷资源回收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污水罐坍塌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